[历史衍生同人]给满朝文武转播苏轼的贬谪生活[历史直播](13)

作者:撑伞躲猫猫

当朝以文治著称,身为一个读书人,谁不想以一首锦绣文章遗留千古,偏偏眼前这苏家小子,一下子还留了上百篇不止,真是同朝不同命!再看旁边一脸泰然的苏洵,突然觉得下了朝去请教一下教子之法也不是不可以,毕竟他们这代不行了还可以靠儿孙们啊!

当事人苏轼对身后的打量浑然不觉,转头看弟弟,也和自己一样神态自若地站在皇帝身边,并没有什么倨傲或过于谦卑的姿态。

嗯,看到弟弟没有因为神迹的事情改变心志,他这个做哥哥的就放心了。毕竟来皇宫之前,他真的很怕弟弟逮着皇帝继续骂,拿神迹中的事情为自己讨个公道。虽然小时候打架兄弟俩向来是为对方肝脑涂地的,但把他丢进监狱的又不是眼前这个皇帝,子由还是不要迁怒的好。

至于神迹里说的什么粉丝,苏轼不懂,听意思是追随者的意思,不过他也不在乎。他苏子瞻一辈子只愿意和天下人做朋友,不需要什么追随者。

【其实乾隆对苏轼诗文的了解是要胜过直播间的我们的,苏轼的《病人游祖塔院》是一首相对来说不怎么出名的诗,乾隆皇帝却喜爱有加。这首诗呢主要是苏东坡病中出游的记叙,其中“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写自己因病得闲,发现安心才是最好的良药,乾隆皇帝读完以后拍手称绝,说苏轼笔下一定有神力护持,才会写出这么好的文章。】

【至于其他的,当然就要提一下乾隆皇帝喜欢盖戳这件事了。乾隆在七十岁的时候给自己刻了“古希天子”的印章,然后,他把收集到的有关苏轼的作品全部盖上了这个戳。苏东坡的《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现在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没错,乾隆把自己能盖的章全部盖上去了。】

明意继续道:【史料记载,乾隆皇帝曾说,每次打开苏东坡的书文,就好像我自己写了个痛快,并表示对《寒食帖》倾倒至极。所以“大清第一苏粉”这个名号,颁发给乾隆还是实至名归的。】

【123:什么叫做好像自己写的,他怎么不反思一下自己写的四万多首诗怎么一首也没被编进教材。】

【乌鸦睡觉:楼上这还用说,质量不行呗,看来他学了苏东坡这么多年也没学出什么成效。】

明意尴尬地咳了咳:【这位观众说得有一定的道理,乾隆皇帝虽然确实多次模仿苏轼诗文中的韵脚,但如今好像确实没给我们留下什么脍炙人口的名句。不过今天是东坡小剧场啦,乾隆在这里也只是和我们一样仰慕苏学的一个学生,并且以他皇帝的身份推崇苏东坡,对于苏轼诗文的发扬光大还是有积极作用的。】

眼见时间差不多,明意停止了这场即兴闲聊,和大家说了再见。

天幕外的乾隆看着自己刚刚写好的关于咏神迹的一沓新诗陷入了沉思......

作者有话要说:

1.马梦德的故事来自《东坡志林》

2.乾隆的故事来自百度百科

下章去黄州挖笋吃!

第8章 黄州(一)

时值春日,紫宸殿外阳光正好,宋仁宗和群臣为了听这天幕说书方便,干脆命人在殿外设了桌案酒水,一干人一起坐下来听这苏家大郎的传奇风云,也不失为一件雅事。

那个自称能够与神迹对话的沈括还在赶来汴京的路上,宋仁宗即便是有一肚子的疑问亟待解决,也只能暂时压下去,想来想去,他还是准备先安抚好近在眼前的苏家父子三人。

“苏老携二子不辞辛劳自蜀地至京,遥奔千里为江山社稷进献人才,这份赤城报国之心朕甚是感动。方才朕已经问过永叔了,此次春试,苏轼苏辙二人确实如神迹中所说的那般,才华横溢,当得起辅国之材。”宋仁宗说话语速不快,端的是一个平易近人。

欧阳修听皇帝提到自己,也站了出来,先是看了一眼身后坐着的一干大臣,又笑着对着苏家父子三人点了点头,这才向皇帝鞠躬行礼,恭敬道:“回禀官家,此次省试文章,是老臣先狭隘了,以为苏轼的那篇锦绣文章出自学生曾巩之手,这才将其判作了第二,至于苏辙的文章,言语恳切激烈,臣欲推其为二等文章,但恐朝中多有人反对,此事还需官家定夺。”

宋仁宗内心汗颜,此事神迹都已经开口说过了,苏辙的文章犀利敢言直指他自己,他要是因为人家在考卷中骂了自己几句就不让人当进士,岂不是给天下人看笑话。

仁宗尽量让自己笑得自然一些,目光和蔼地看向苏轼身边那个略清瘦一些的书生:“宋朝自创立以来,便推崇君主与文臣共治天下,约束皇帝品行,指正皇帝过失本就是尔等读书人的责任,朕岂能因为年轻人在文章里说了几句话就生气?今日便指给苏家兄弟二人同登进士第。”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