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存游戏开始[无限](68)
叶一帆的拳头捏了松,又松了捏,早知道——不对,其实没有早知道。
昏迷活下来的人,100个当中有好些个。
但叶一帆哪怕再来一次,再恐惧,也不会放任自己失去意识,不知道为什么,她总觉得失去意识于她而言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仿佛昏迷就会必定死亡。
要问有没有什么根据?
也没有。
纯属于女人的第六感。
“或者,”叶一帆扯了扯嘴角,自嘲,“可能是我太过于怕死了。”
才会幻想这么多。
所以不管重来多少次,她都会清醒着,绝对不会放任自己晕过去,哪怕提前知道有下一轮又一轮的体测。
参加下一轮体测的人其实不少,但像她这样狼狈的真没几个。
“谁死不怕?”秋典顺了顺她的头,也不在意上面沾有的血污,他出言安慰,“加油,你并不比任何人差。”
从另一角度来看,体质普通的叶一帆,毅力却比他们绝大多数人都强,不屈不挠的灵魂像宝石一样闪闪发光。
叶一帆和秋典都需要进行下一轮体测,因此并不能马上离开,好在他们排队比较前面,中间休息的时间相对会长一些。
第34章
◎脑机技术(二更)◎
接下来的体测不比增强CT室简单, 地点都在门诊所在的南面。
第二个项目是一个系列。
与其叫检测体质更像是飞行员、特种兵等特殊工种入业前体测科技高配版,跑步机、平衡仪、眩晕器、通感室、反应测试等。
叶一帆全都吊着尾巴通过,表现最好的是反应测试, 但由于身心原因, 这个表现不错相对于自己而言,和其他比差一截。
与叶一帆不同的是,尽管秋典这一次参加体测, 所有项目都表现在人均中等左右, 极个别中等偏上、中等偏下。
第二个项目淘汰的人并不多,比增强CT室少, 很多溃于心理防备,死亡率也不高。
第三个体检项目叫小黑屋。
小黑屋取名源自一个著名实验,“将6名志愿者分别关入一个与外界几乎隔绝的密封室中, 观察他们在被剥夺视觉、听觉及触觉后产生的一系列变化。”@1
整形医院的小黑屋和这个实验差不多, 不同点在于会戴上一副耳机,耳机很安静, 但会突然有人说话,下达指令。
比如找寻某个东西、原地转3圈、说出自己所在位置等。
这个项目看似简单,淘汰率比增强CT室还多,叶一帆和秋典都通过了,前者主靠记忆力, 后者现实世界中训练过。
第四个项目又叫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对于人的大脑极不友好。
除去采用机器检测以外,在检测过程中, 还会有随机的几个问题快问快答, 诸如色彩、S类规则、世界历史、地理坐标等。
叶一帆对于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仪的反应和其他人没看出什么区别, 但回答问题正确率100%, 成为她目前为止,检测分数最高的一个项目。
这个项目的淘汰率高居榜首,有人没死但疑似疯了或傻了,出现幻觉已经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
神奇药剂可以治疗生理性病因,但治疗不了心理性的后遗症,疯了的人无需进行下一个项目。
这一次,换叶一帆关心地问:“还好吗?”
秋典属于吊着尾巴通过这一个项目的,他闭眼休息了足足十分钟(若非时间来不及,需要更长),睁开眼睛,对她微微一笑,“没问题,下一个项目快开始了,走吧。”
“嗯。”
第五个项目也是最后一个项目,参加的人不到500人,且全部在同一个测试室内体测,测试室的名字叫脑机测试室。
叶一帆看得资料多,开口科普:“脑机技术指在人脑与计算机或其它电子设备之间建立的某种交流和控制桥梁 ,通过桥梁 ,人可以直接通过大脑操纵科技设备。”@2
秋典没怎么听懂。
“听起来很高大上是不是?”叶一帆用简单的话语说,“事实上,现实世界中已经在某些方面有借脑机科技,多在医疗方面,辅助治疗脑中风、癫痫等失能患者,举个例子,人工耳蜗,就是最简单的一种脑机模式,电信号与声音信号的相互转变。”
秋典揉了揉酸涩的太阳穴:“感觉突然跳到科幻频道了。”
“或许我们从一开始就在科幻频道。”叶一帆抿唇回答,奇迹整形医院是神奇了点,但又不是完全空想。
脑机测试室内像一个阶梯教室,里面有上百个特殊座位,每个座位上挂着一个像是头盔的机器,头盔上有五颜六色的贴片。
叶一帆将头盔戴在头上,稍微有点大,但根据“阶梯教室”最前面的彩图将贴片一一粘在大脑上的正确位置,可以固定到刚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