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秦帝国教书的日子+番外(80)

作者:花灯见

顾衍也蹲下身子,眯着眼睛尽力去看赵高手中的记录册,说道,“只是想到了那些老臣。”

“军侯们欺负先生没有军功傍身,倒是给了王上一个抬举先生的理由。”赵高插嘴道,和顾衍认识久了,他也清楚顾衍骨子里是个温和的人,有时也会说些无伤大雅的闲话,“好在蒙骜将军也欣赏先生,王上让您随军,将军也没什么不满。”岂止是没有不满,当时蒙骜将眼睛不好顾衍接到军队里,没让他做一天正事,直到将晋阳平定,建立太原郡,才让顾衍象征性的进城受降。不过出乎蒙骜意料的是,顾衍用太保的身份勒令进城的军队不许滋扰百姓,然后尽力安抚百姓并且开仓放粮,广施恩惠,释放了奴隶,平分土地,同时宣布建立学馆,教导新的耕作方式。

因为军队的存在,当时太原郡百姓无论有没有在心里承认这些事,都安定下来。甚至在往后的一月多里看到秦军果然不似传闻中残暴,更像是戏剧里的天兵,渐渐也恢复了往日的生活。

这是蒙骜从军数十年,第一次没有经历被占领地大范围的反抗和暴动。

他如实将这些信息传回国,还没等大军回国,晋升爵位的王令已经传到了军中。顾衍从没有爵位到拥有第六级军功,成为大夫,只用了不到半年。

当然,这是夺城之功,正常的随军官员都会连升二到三级,所以顾衍除了年轻些,在军队里也不算打眼。

这也让第一次尝到仁政甜头的嬴政有了灵感,此后再出兵都会让将军们带上能说会道的博士官,按照顾衍这一套来一遍。不得不说,效果拔群。嬴政相信过不了多久,那些所谓秦军残暴的传闻就会不攻自破,——至于还有反抗意图的当地贵族,自有被秦国的利好政策所俘虏的百姓替他收拾。

顾衍摇摇头,“这些都是细枝末节,能如此放肆施以恩惠也是因为巴蜀和关中的粮食丰收。若是粮食不足,别说我,就是王上也不敢如此大胆。”毕竟曾经的秦国也算的上是以战养战,如果不是国内粮草丰收,就是将军们也不会答应他开仓放粮的。他说罢拍了拍赵高的肩膀,示意他再仔细看看统计的数据,“所以,你的工作非常重要。”

“若是此番田亩产量真的如农官们所言,增了两倍有余,那可真才是解了王上燃眉之忧。”不管怎样,派兵出征还是非常消耗粮草的。如果这此亩产增加,嬴政就更有底气向东征伐了。

“也不知道阿罗如何了?”张苍将水肥再量了一下,拿出本子涂涂抹抹,有些担忧的说,“王上也真是信任先生,他不过是十二岁的稚童,哪里能出使它国呢?”

甘罗跟着顾衍学习了不到一年,顾衍就随军出征,回来后也断断续续的读了一年书,然后就被派往赵国出使。张苍一直把他当作自己的师弟,如今难免有些担心。

“秦国强盛,他乃左相之孙,赵王不敢拿他怎么样。”岂止不敢,就是真的觉得甘罗年纪太小,心里看轻他,那位刚刚继位不足两年的新赵王(1)也不敢真的无礼。秦国是个你不找事都要想办法打你的国家,要是对秦国使节无礼,那还不是把理由往秦国手里送?

所以,顾衍并不担心自己的小学生。

“先生!”

顾衍和张苍聊着甘罗,旁边的赵高突然打断了两人的闲谈,兴奋的喊道,“先生,先生——”

“怎么了?”顾衍没有计较,温和的说,“算出收成了?”

“是!”赵高猛地站起来,“您那铵肥真的很有用!竟然有足足近三石!”在施用农家肥的时候,若是遇上风调雨顺,百亩可产不到百石粮(2)。如今用了烧制纯碱的残留物做肥料,竟然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亩产三石,这简直就是神迹!

顾衍松了口气。为了做出通透的玻璃,他征调了咸阳城里近半的人手去少府的工地,若是再拿不出于国有利的东西出来,就算是他恐怕也不能说服嬴政在统一战争的进程中,继续对一个‘弄器’(3)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了。

“先生,那就是说——”张苍眼睛亮晶晶的看向顾衍。他一直想要有放大之用的东西,但秦王政元年成功做出的玻璃虽然看似通透,但也只能简单的将物体放大数倍,他希望能做出看到微观世界的放大镜,设计图都画好了,但两重玻璃相叠,就能看出一片幽幽的绿,根本用不了。

只能一遍又一遍的实验,调整。三年过去,耗费的人力财力不知几何可是还没有结果,他也清楚先生在朝中的压力,都想着要不要放弃了。结果,炼制纯碱的高炉竟然能产出肥料,让土地增产!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