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秦帝国教书的日子+番外(217)

作者:花灯见

顾衍并不知道身为卫尉的张良最后和嬴政说了什么,反正后来派兵西域的计划被无限期搁置,在张苍和甘罗这两位右相的主理下变成了发展北方疆域的经济和民生,巩固统治。

后来啊——

后来他搬到咸阳郊外,自己十岁那年亲手设计的书院养病,有一天在书房的窗边感受到有人,于是推开窗户轻声道,“何人?”

又听到熟悉的声音说道,“学生赢姓赵氏政,前来拜见先生。”

第113章 番外

顾衍在始皇三十年的时候开始着手为自己准备葬礼,并不是基于此时人的习惯亲自为自己挑选一个风水俱佳的宝地埋葬,而是因为他忽然觉得自己和嬴政的矛盾可能无法调和了。

他在为自己准备后事。

当然,有的时候在君臣相谈甚欢的某一刻他也觉得可能是自己实在多虑了。明明远洋的舰队已经出航,虽然预计不会给国家带来什么经济或是政治上的好处但是探索未知的精神却弥足珍贵,他用二十年的时间去完成这个计划,而嬴政显然也分外高兴。

但这样的时刻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慢慢变少,他的副手和右丞相开始频繁的被更换,他在丞相之位上将近四十年,从没有经历过如此频繁的下属调换。得用的人被调往边疆,甚至明升暗贬的转职去闲散衙门。虽然明面上,甘罗、张苍、吕雉这些真正的丞相学生都位高权重,吕雉甚至和他平起平坐位列三公,可顾衍知道嬴政在防备他。

这可能不是刻意的怀疑什么,只是一种无意识的担忧,但已经足够让本就对帝王情感没什么信心的顾衍警惕起来了。

顾衍无奈的笑了笑,他善于做各种准备用来面对突发状况,所以仅仅是一个猜测和警惕的念头也足够成为他为自己准备后事的理由。

“所以,先生打算为自己准备后事?”张苍蓄了须,如今已经是年近四十的人了,已经是太学祭酒的他越来越像顾衍,喜怒不形于色,即使知道教导自己多年的老师考虑身后事,也没有多么吃惊。

“那先生打算葬在哪里呢?”张苍平和的问,只是声音中的压抑还是让人担忧。

顾衍温和的笑着说,“不孝子孙还是不要回祖坟了吧。”他常年不在家,位居丞相也没有给家族带来什么荣光,甚至兄长现在还是一个普通的侯爵,身无一职赋闲在家,子侄们都是靠自己的能力考取功名,从未用他的名字来抬高自己的地位。

这是既定的事实,张苍理解的点点头。他尽量让自己轻松起来,然后说,“陛下说不定会让您陪葬皇陵,在临潼找一片地方怎么样?”临潼是皇陵所在,如果顾衍要陪葬的话在那里建陵墓是很不错的选择。

顾衍摇摇头,“我不会去问陛下的。”这个事要和嬴政确定,但是顾衍不愿将自己的打算告诉嬴政。

和他相伴多年的张苍立刻明白了顾衍的意思,他叹了口气没有就这个话题再谈下去,转而说,“那先生打算怎么办呢?”并且在心里祈祷千万不要说什么葬礼从简,不设祭堂这种话。

顾衍习惯的将目光投到窗外,即使他什么也看不见。他无意识的用手摩挲着腰间的剑柄,然后淡淡的说,“如果要我自己选择的话,将我的一部分撒入渭河,一部分撒向秦岭,一部分送还给兄长吧。”即使不打算回祖坟,他还是希望能回到亲人的身边——即使的一部分。

‘咣当’

门外传来一阵清脆的声音,惊动了顾衍也惊醒了刚刚听到答案呆愣在原地的张苍。张苍立刻起身拉开房门,然后就看到自己的小师弟正蹲在门口捡散落一地的杯盘。

他绕过地上的水渍,将盛着蜜水的壶扶正,因为有盖所以没有水洒出来。他按住甘罗有些颤抖的手,然后低声说,“莫要让先生忧心。”

甘罗眉目沉静,点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他深吸一口气将自己的气息调整成平时的节奏,然后和张苍一起将东西收拾好后装作镇定的缓步走进室内。

顾衍果然贴心的没有问什么,甘罗明明只比顾衍小九岁,但还是在他空蒙的目光下觉得自己无所遁形。他嚅嗫着唇角,不知自己该说什么。少年时他还能自认为理智的分析政务,做出自己的判断,但是如今年岁渐长,看着先生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他反而感性了起来。

他忽然想怪罪陛下,先生为国尽忠几十年,和他互相扶持半生,无不做到尽善尽美。大秦疆域辽阔,百姓安居乐业,风调雨顺,哪一处不是先生没日没夜的工作,用自己的心血换来的?哪一个功绩不是可以彪炳史册的?

就是退一万步说,先生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如今大秦不需他了,陛下就如此着急的架空先生。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