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主的科技之路(37)
叫了一圈人后,王老头儿和老太太就开始笑眯眯的看着外孙和外孙女,主要是关心一下「人生大事」。
这也是没办法,南妈和弟弟妹妹差的岁数有点大,以至于他们最大的孩子比南岳都小,老头儿老太太盼着抱重孙可不就只能先期待一下南江兄妹几个。
“我估摸着也就这两年的事儿,爸,您放心,耽误不了您把重孙。”王家栋看着脸色泛红的两个大外甥,笑呵呵的在一旁逗乐。
这话其实说的也很对,之前南家的确是这么打算的。
只不过前阵子因着南父去南方那一趟家里花销不少,南江哥俩就想着再晚个两年成家,只是这话却不适合明面上说,不然父母该难过了。
孩子们问了一圈后,关于南林去当兵的事儿也提了起来,这事儿一说果真让王老爷子更高兴起来,他之前就希望家里有当兵的孩子,可惜当初阴错阳差南林没当成,后面只能就盼着小的有个可以去,这回可算是了了心愿。
拍着女婿的肩膀乐呵呵道:“这事儿你办的敞亮,怎么早不说,提前说的话我也能找找我那几个老伙计。”
南父感叹道:“爸,这已经是借了您的光了,关叶老弟帮着出那么大力这里面也有您的情分在。”
关叶曾经在王老爷子手底下待过,虽然后来王老爷子转业回乡两个人在部队相处时间不长。
但后面关叶转业回陵城后两家也是时常走动。
“情分是情分,但该谢人家的也得谢,小关那里你们多走动也是好事儿。”
人老成精,老爷子可是明白自己当初离开的早,比起在老部队的关系他可没人家小关厚。
这个不用提醒,南父南妈自然是知道该怎么办,自然不会只是嘴上感激。
不过关家这回这么出力除了老爷的面子大约也是冲着家里有个出息的大学生,成年人的人情往来不需要太多言语,心里明白就行。
南曼自然不知道这里面还有她的面子,她这会儿正被几个小的缠着问京城的事儿,这年头有个出过远门的家里人那话题说上几年都算是新鲜事。
南曼只好把在南家老宅的话重新倒腾了一遍。
然后她就发现不单是孩子们听得认真,姥姥姥爷也是听得出神。
可见这时候的人对外面的世界还是很有好奇心的。
南妈回娘家是「娇客」,按道理不用跟着下厨房,可早年王家太太一个人拉扯孩子吃了大苦头,眼睛和腰都不太好,过年前为了准备各种吃食这腰就又犯了老毛病。
所以今年过年厨房的活儿两个女儿就不再让她张罗。
午饭一开张,南曼就感觉出王家的家庭条件绝对要高出老家一大截。
土豆炖肉,鸡块炖蘑菇,香煎带鱼,午餐肉罐头,韭菜鸡蛋,白菜炒肉丝,腊味拼盘,凉拌三丝,这可不是硬菜多的问题,而是这里面的食材有钱可能也买不到的问题。
不过一想小姨王美丽的工作,南曼又觉得合理了,别人买不到但售货员还是有渠道的,舅舅舅妈也都在公家单位上班经济条件都还行,再说姥爷虽然退休了工资也不少,这也的确是南家老家没法比的。
不过今天南妈这个大闺女也没丢份儿。
除了带回来女儿从京城买的点心和果脯,另外还有南父从南方背回来的上好茶叶和香烟,都是有钱难买的好东西,南父这回一点没给自己留,一分为二孝敬了两边老人。
“花这个钱干嘛,攒着给老大老二结婚才是正事儿。”王老爷子嘴上这么说着,但心里还是高兴女婿心里敬重他这个老丈人。
不过自己这个大女婿一直都是个好的,大闺女刚结婚那会儿他没少帮着出力,别看他当了公社派出所所长可养家也是从困难时候过来的。
他刚转业时,虽然全国还没都解放,但陵城县是解放区早就分了田,那会儿家里除了大闺女已经嫁人,两个活下来的小的才十岁出头见到他根本不认识,毕竟他走的时候这俩还不认人呢。
说起这个也要感谢组织,要不是组织上的同志早些年在他离家时暗中照顾把大闺女早早介绍去纺织厂做工,后来又找了个好女婿时长帮扶一下娘家。
要不然只怕他回来时家里都得揭不开锅。
那会儿他心眼实,还想不到太多,老伴儿户口是农村的没有口粮,这就导致孩子们也都是农村户口,现在想想那会儿给老伴解决了户口问题后面也不用吃那么多苦。
可谁能想到那么远呢,毕竟他刚回家时一开始还好自己有工资,媳妇和父母零星种点分的田,总归还是过得可以。
他回来后考虑到老伴儿的保持家里。
所以就近给她找了个在公社学校食堂打饭的活儿,这样方便照顾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