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史,昏君社死(350)
【即便如此,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征战沙场,苛刻的规则也压制不住他的光彩。入伍不久,岳飞便率领二百人前往剿匪,在他的精心安排下,两名匪首一网成擒!】
【一举建功的岳飞于是被保举为从九品的承信郎。这本该是他青云之路的起点,谁知恰在这时,一个噩耗从家乡传来——岳飞的父亲岳和病逝了。他只能匆忙回乡。这从九品的承信郎,自然就成了泡影。】
【此后近三年,岳飞都在家中守孝。直到宣和六年,河北之地水患又起,北宋朝廷担心家破人亡的流民沦为盗匪,便用出了一直以来惯用的招数,将之招募为兵。而岳飞亦前往应募,又一次投身军旅。】
【凭借高超的武艺,岳飞在普通士卒中脱颖而出,又被分拨到河东路平定军旗下广锐军担任骑兵,不久后便升职为偏校。】
【此时,海上之盟虽成,但金军勇不可当、一举灭辽,宋军却两战两败,军事实力的虚弱暴露无遗,为金人垂涎欲滴。宋徽宗君臣非但毫无警觉,反而为花钱买了几座空城而大肆庆贺,歌功颂德!】
【如此文恬武嬉的后果是:金国大军南下,一路兵临太原,一路包围汴京,宋徽宗仓皇南逃,匆忙继位的宋钦宗屈辱地签订城下之盟,不仅奉上大笔金银,向金国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以北之地。】
【不久后,轰轰烈烈的太原保卫战落下帷幕,金兵踏破太原,坚持了二百五十余日的太原军民在不甘与悲愤中以身殉国。】
【成功攻取太原,意气风发的完颜宗翰又率军进犯岳飞所在的平定军,谁知却遇到平定军殊死抵抗,直到东路完颜宗望率军来援,金军才终于得以占领平定军城。】
【这一场大战堪称惨烈,平定军城被夺,无处可去的岳飞只能带着妻儿返回故乡。而这一路所见,却是生灵涂炭,哀鸿遍野,金民肆虐中原,百姓流离失所!】
【值此山河破碎、中原板荡之际,试问哪一位诸夏儿女能够心安理得视若无睹?】
【——至少岳飞做不到。】
【从此,驱逐金兵、光复山河的种子在他心底深处迅速扎根、萌芽,茁壮生长。】
【他唯一顾虑的是花甲之年的老母亲。】
【岳母却是个深明大义的人物。她不仅劝儿子参军报国,切勿以她为念,更是在儿子背上刻下了青史留名的四个大字。】
水镜之中,一盏灯火悠悠点亮。
如豆的灯光中,鬓发花白的老人一手抚在儿子背上,一手颤颤巍巍落下。随着镜头的不断放大,那四个大字也好像遮天蔽日一般,出现在平行时空每个人的眼前。
镜中人一字一顿、抑扬顿挫地念道。
【——尽、忠、报、国!】
这一刻,水镜之前无数人肃然起敬。
许多人下意识起身,深深鞠了一个躬。
华夏数千年以来,不知道多少将士为保家卫国战死沙场,不知道多少老人承受了丧子之痛,岳母这般深明大义已是难得。这样的取舍,从古至今又有几人能有?
一向推崇岳飞的明太·祖朱元璋更是不吝褒扬:“岳母之贤,千古少有。岳王爷一生功勋赫赫,亦有岳母的一份功劳。”
不知何时,背景音乐响了起来。
这声音肃杀、深沉,大气磅礴。
【这是岳飞第三次参军入伍。相较于前两次为生计被迫投军,这一次却是为了保家卫国。某种炽热的情感在他的内心燃烧着,让他每战临敌,悍不畏死,屡立战功,逐渐在军中传出了“敢死”的声名。】
【然而,仅仅只是个低级军官的他又岂能左右大人物的决策?正值金军第二次包围汴京,靖康之耻就要发生,岳飞所在的部队身处相州,受到康王赵构这个河北兵马大元帅的统辖,赵构却早就被金人吓破了胆子,根本没有救援汴京的意思。他假装派兵南下(岳飞就在其中),扬言要救援汴京,自己却悄悄北上,逃往大名府。】
【赵构的这一番操作之下,南下的部队势单力薄,根本无力救援开封,最后只能引兵北上与赵构会和。怀抱着满腔热血、捐躯赴国难的岳飞,只能在迷茫与不甘中随之北上,焉知这一去就再也难回故乡?】
【他却不知,就在他离开不久,金人占领汤阴,他的妻子改嫁,只剩老母幼子孤苦无依。而有此遭遇者,又岂止岳飞一人?将士们在前线抛头颅、洒热血,为大宋出生入死,却连家小都或许难以保全!】
【这一切,究竟是谁的罪过?】
【身为罪魁祸首的赵宋皇室丝毫不以为耻——徽宗钦宗父子出卖子民、苟且偷生,赵构亦是割地求和,一心逃跑。或许他唯一做的一件好事就是一心逃跑之时还给宗泽拨出了一万兵马,岳飞就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