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史,昏君社死(110)

作者:明夜泊霜

那将决定他对未来的安排。

另一平行时空的大宋,赵匡胤正和自己的蠢弟弟排排坐,一起观看仙人的盘点。幽云十六州一直便是梗在他心里的一块石头,他很想知道自己有没有成功收回。

至于“弑兄夺位”的传言么……最好是传言。赵匡胤还是不相信弟弟会是那种人。

与此同时,五代十国之前的平行时空,正有无数人火急火燎给自己改名换字。

“敬瑭这两个字,现在简直迎风臭出十里,只有石敬塘才配用,咱们不配!”

还有刚刚获得了大名的小孩子哇哇大哭闹着要改名,早熟的他们已经知道爹妈似乎给自己起了个和“儿皇帝”相同的名字。这可是走出去都要被小伙伴们嘲笑的啊!

与此同时,水镜中的画面继续推进——

【石敬瑭向契丹割地称臣后,后晋事实上就成为了契丹的臣属,年年上贡且不说,连任用大臣都要受契丹国主耶律德光指手划脚,真就如父亲训儿子一般。这种屈辱石敬瑭能够忍得,别人却忍不得。】

【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就很不满,他勾搭了本该随幽云十六州一起被割让给契丹的吐谷浑,想攻打契丹,后晋朝廷却派出刘知远劝降了吐谷浑,让其失去了最大助力。最终安重荣起兵反晋,失败而死。】

【尽管石敬瑭平定了安重荣的叛乱,但吐谷浑背叛契丹投靠后晋让耶律德光大为不满,即位不到七年,这位儿皇帝便在忧惧中病逝。由于他只有一个三岁的幼子在世,他的侄儿石重贵被群臣拥立继位。】

【相较于石敬瑭,年轻气盛的石重贵就硬气多了,他一上位就重用强硬派大臣景延广,发出了拒绝对契丹称臣的声音。】

水镜中,一片薄薄的雾气散开,现出吵作一片的庙堂,群臣分成径渭分明的两派。

人数最少,堪称势单力薄的那一边,稳守之人身边浮现出景延广三个大字,他略一拱手:“先帝为北朝所立,陛下却是中国之主。因盟约称孙可也,却不可称臣!”

御座上的天子石重贵毫不犹豫点了个赞。

……对嘛,咱们既是邻邦,我把契丹主当长辈敬着也就算了,屈膝称臣怎么可能?

【得知消息的契丹大怒,派使者来责问石重贵:你怎么敢都不禀告一声就登基?】

【石重贵表示:这点小事算什么?我不仅敢不禀告就登基,我还能更嚣张!】

【在景延广的建议下,他抓了一个专门负责往来两国贸易的契丹官员,关了好些天,才在群臣请求之下将之释放归国,景延广还顺便令其给契丹国主带话——】

水镜之中,出现的依旧是那个从头发丝到脚跟都透着嚣张气息的景延广:“……老头子如果发怒就来战一场,孙儿有十万大军等着,他日若是被孙儿打败,可就要被天下人笑话了,希望你们那时别后悔!”

·

水镜之外的众人看得莫名震撼。

——好家伙,后晋两任皇帝之间相差也太大了吧,这石重贵真是石敬瑭亲生的吗?

——哦,是侄子不是儿子啊,那没事了。

【石重贵的操作毫无疑问惹得契丹国主耶律德光大发雷霆,两国之间彻底决裂。】

【从石重贵登基的开运元年起,契丹铁骑便大规模南下,前后三次来伐后晋。】

水镜之中,战鼓奏响,契丹的行兵路线出现在地图中。

历朝历代的武将都忍不住开始为后晋“出谋划策”,尤其是某些武德充沛的王朝,一群大将只是过过嘴瘾还嫌不够,就差撸起袖子来一场实战演练了。

【开运元年正月,契丹兵分三路南下。】

【首先是东路军,早就投靠契丹的杨光远说服了博州刺史周儒献城投降,眼看大军就要在后者的引导下顺风顺水渡过黄河,却被突然杀出的义成节度使李守贞锤爆。为什么说是锤爆呢?——“契丹大败,乘马赴河溺死者数千人,俘斩亦数千人。河西之兵恸哭而去,由是不敢复东。”】

【紧接着是西路军,他们一路自雁门入寇,却被河东节度使刘知远打败。】

【最后一路是契丹最精锐的五万骑兵,直扑贝州而来。由于叛徒主动开门献降,最终贝州城破,太守投井而死,军民被杀者近万人。随后契丹又围戚城,天子石重贵御驾亲征支援前线,戚城之围乃解。】

【契丹这边本想假装退兵设伏,然而恰逢大雨,晋军并未追击,反倒是埋伏多日的契丹军队被饿得人饥马乏。耶律德光于是亲率十万大军与晋军主力决战,结果苦战至日暮却是死伤惨重,难分胜负,在晋军的万箭齐发下,契丹军甚至稍落下风。】

【开运元年三月,没能收获预期战果的耶律德光只好沿途焚掠一通,率军北归。】

上一篇:慢热乌龟 下一篇:蚀骨美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