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后宫为森么要争宠(17)
“静儿。”母亲同我坐在榻上。
第22章
母亲唤了我一声,却又不再作声。她只是拿起我的手,放在她的手上,摩挲着。母亲同我,都是娇养着的人,不曾吃过什么苦,不说手如柔荑,芊芊玉手,但也确实是光滑柔嫩,没有什么粗粝的茧子。
父亲说好听点是耕读之家出来的,实际上就是农家出身的寒门学子。他早年也是干过农活的,后来笔耕不辍,无论前者还是后者,他的手都是有着厚厚的茧子。
直到他在春闱中金榜题名,得了未来岳父看中,榜下捉婿,才娶了大族旁系的母亲。
母亲虽说是旁支,但也是嫡女。外祖父当初是幼子,分出来时颇得了些父母的私产,自己也混了个不大不小的官位。母亲打小就是官家小姐,嫁给父亲后,两人虽谈不上恩爱但也是相敬如宾。父亲即使不是什么大官,但维持家用倒也足以,不曾在生活上亏待了母亲。
我进宫就更不用说了,宫里用的都是最好的东西。我不曾开脸时尚且娇养着,等我位列妃嫔之位时,那护肤保养的东西,保养容颜的法子更是不曾缺过。
我想起父亲布满茧子的大手,想起弟弟阿弥沧桑的面容,也想起皇帝疲倦的神情。他们是男儿,他们的权力总是更大,但他们承担的责任也更大,他们面对的也更多。
而我们女子,总是把命运挂靠在男子的身上,日子是好是坏总得看这男子的良心。在他们的身后躲避风雨,美丽而又娇弱。如果女子要想像男子一样强大,就必须舍弃这被娇养的习性,自己立起来……
原来,人生总是在取舍之间。万事总是有舍才有得。
思绪不知不觉间跑远了。母亲也没有打断我,她只是静静地看着我,她的耐心依然像我儿时照顾我那样充足。
“娘。”我轻轻把头靠在她的肩上,合住双眼。“弟弟进宫把一切利害都告诉我了,我明白的,您放心,我不会和家里离心的。”
母亲没有接我的话,只是另起话头,问我:“你觉得现在在宫里过得还好吗?静儿。”她说这话时,眼泪忍不住顺着脸颊滑落。
我并不知道她的眼泪:“挺好的。我当初进宫时想要的都得到了。曾经外祖母喜欢的佛经里,有一句话,外祖母最爱和我说:初心为始,正觉为终。”
母亲哽咽着道:“是《华严经》。”
我察觉出来,拿手帕擦了擦母亲的脸:“是了,是那本。您看,我这也算快修成正果了。皇上没有亏待过我,我又幸运育有了一个孩儿。将来新皇登基,小五分封出去,我要是有福分也能跟着他去封地瞧瞧,看看这大夏其他地方的风景与人。我长这么大,除了京城与爹老家邳州,再没去过其他地方,想想也挺遗憾的。”
我握紧母亲的手,肯定地回答她:“娘,我真的觉得现在过得很好。进宫,我没有后悔过这个选择。再来一次,我同样会选择进宫。”
母亲有些释怀地笑了,又有些不好意思地拿着手帕掖了下眼角。
“你过得好我就放心了。你大哥小弟都在身边,又各自有了妻子照顾,也都是有了孩子的人了,我没什么好不放心的。唯独你,你出生的时候,是有个双胞胎姐姐的,她命不好不到一岁就夭折了。那时候你身体也不好,我日日夜夜看着你,生怕你哪天也被阎王爷给收走了。你两个兄弟我都没这么费心过。当初你姐姐走,真的……带走了我半条命啊。”
说到这里,她忍不住红了眼。我隐约知道家里应该是还有一个姐妹的,之前听在府里待得久的老人说过可怜夭折了的那个小姐。不过,大家都不愿提起这事。
我知道母亲听不得这话,听了就黯然神伤,也不敢再问。倒是听大哥说过他原有两个妹妹的。其他的他不肯再多说,竟不知这孩子已经养到了快一岁突然夭折,难怪我小时候,母亲紧张我总是显得有些过分。
母亲还在说:“我原本想着将你嫁到我娘家,和你表哥凑一对。你婆母即是舅母,也不会为难你。你表哥是个性子好的。不求大富大贵,你以后也能平安喜乐一辈子。没成想你表哥竟在秋闱中感染风寒,没多久去了。”
她擦了下眼泪:“那时你还小,也没和你说这个中内情,只想着再寻摸一个好的。倒没想到,谢家夫人有了结亲的意思。你还记得你闺中时的密友,谢大姑娘吗?”
作者有话要说:谢家姐姐可以回忆一下,第8章中有谢家琪姐姐的出现。
背她出嫁的那个哥哥就是这里的谢家郎君了~
看到大家的评论了,非常感谢小可爱们的支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