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给周幽王剧透烽火戏诸侯[历史直播](176)

作者:紫色桃子

作者有话要说:

1.《全唐诗》

第七十一章

乾元二年, 关中大旱。

朝廷宣布大赦,死者从流,流以下完全赦免。

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李白人在渝州。

关中大旱是国家的灾难, 实在不应该表现出多么开心的模样, 但李白是人,他没有办法不因为自己突然变好了的境遇而感到快乐。

即使这种快乐不怎么道德。

但管他道不道德呢。

总之, 就这样,因为在安史之乱中投靠永王李璘而被流放于夜郎一带的李白,终于重新获得了自由。

而他的心情,也因为无罪一身轻而格外的好。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这下, 李白顺着长江一路往下游去, 写下了那首《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轻舟已过万重山,就这一句, 足以形容出李白写下这首诗时的那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当然要如释重负,毕竟一夜之间从阶下囚变成了自由身,李白觉得自己这一生在官运之上很不亨通,大约是那些运气都被转移到了这些事情上面来吧。

一开始投奔永王,李白是抱着一展宏图的想法去的, 本来他日子过得挺逍遥,但是那种摆烂且快乐的生活却不是他真正想要的。

他确实是想做官,这个愿望, 即使是无数诗文里所表现出来的洒脱乐观、无拘无束也没办法改变。

所以, 李璘给李白写信,请他来自己麾下, 李白想都没怎么想,就乐呵呵的答应了。

但是成王败寇,李璘最终兵败,李隆基把皇位传给了李亨,那么李白也就跟着李璘成为了依附逆党的罪人。

本来他是要被判处死刑的,幸亏后来有人给他求情,陛下才决定放他一命,改判流放。

说起来,李白的运气也算得上好,竟然在流放途中遇到了大赦天下这种事情,要不然他还不知道要流放多久最后死在那个犄角旮旯里,毕竟他也不年轻了。

死亡这种事情,随时有可能发生。

也许是一场风寒,也许是一场战火,都说不定。

也正是经历了这一翻事情,李白才慢慢的感受到,仕途官场之事非他所长,硬要参与其中,什么都得不到不说,还有可能把自己给搭进去。

还是游山玩水与人同乐来的痛快些。

自从在渝州一带得到被赦免的消息,他便顺着长江一路往下。

又沿途见了不少过去的朋友。

哦,忘了说,杜甫也是他多年以前认识的一个朋友。

李白与贾至泛舟同游在洞庭湖之上时,正好听见了天幕表达杜甫对他的仰慕之情。

李白有些遗憾。

如若杜甫也住在这长江沿岸,他必定会顺路去看看杜甫,一定不会让他对自己如此挂念。

说来,那杜甫也算得上是个性情中人。

自多年前一别,他们便再也没有见过面了,也不知道他现在过得怎么样,生活的好不好。

如果生活的不好,那就太好了,因为恰巧李白生活的也不怎么样。

在这种大家都不太好的时候,得知还有个朋友过的更差,无论如何总是有些安慰的,不过也不算太安慰,因为李白也确实不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人。

只不过闲着没事在心里调侃几句罢了,如若他真的是那样的人也担不起杜甫那样的挂念。

一个诗仙,一个诗圣,两个潦倒悲惨的人。

但相较之下,李白的状态却要比杜甫好很多。

明明他才是那个年长一些的人,但杜甫却更像一个年迈的老者。

天马行空的思维,以及不将心事郁结于心的性格造就了李白一个十分美好的人生。

他不会因为生活中的一切挫折,或者急转直下的国运而给自己带来多少困惑,即便是流放之中,也能找到些相对而言充满乐趣的东西。

所以,他与杜甫的境遇都不算好,但是他却更快乐、更潇洒。

或许是因为在多半磋磨之下,李白暂时还没有感受过经济上的困难吧。

毕竟他是年少成名的大诗人,他的追随者众多,过着如众星捧月般的生活,他家里也不穷,一个人很难在没有经济上的困难时,感受到多大的苦难。

没有受过冻、没有受过饿的,所以他也无法对这样的生活产生什么感同身受。

更甚至于,如果不是今天突然出现在他头上的天幕又突然说起来杜甫的名字,李白根本不会想起来很多年以前,他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年轻人。

而杜甫也将成为无数个被他所遗忘的追随者之一。

人总是只能够在第一时间看到足以与自己并肩之人,天幕的评说让李白意识到杜甫足以与自己并肩,所以他将目光投向了他。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