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给秦始皇直播网课(145)
“古希腊哲学的第二个代表人物,就是柏拉图,他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也是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关于柏拉图,同学们还记得他的代表作吗?”
这个问题很简单,屏幕中很快飘过一片弹幕:《理想国》
“非常好,看来大家还有些印象,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柏拉图和他的主要思想主张。”
林老师切换了一张课件,上面显示出一张肖像画,蒙恬对林老师这节课所展示的这些人物画还是挺有兴趣的,虽然有些高深莫测的哲学思想他一时半会儿搞不清楚,但是这些古希腊人的长相他已经研究了好一会了。
他发现和一开始的那几个执政官不同,这几位思想家的画像上所绘制的人物总是一副眉头紧锁的样子,好像总是在思考什么东西,怪不得都是思想家呢。
不过林老师并没有在这张课件上停留很久,她简单介绍了一下柏拉图就很快讲起了他的思想成就。
“苏格拉底被处死之后,柏拉图对雅典的民主政治更加不满,他游历四方,在不断的考察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苏格拉底的思想。”
“柏拉图在哲学上最具代表性的主张就是理念论,简单来说就是他认为人们能够直接看到的万事万物是不断发生变化的,这些表面的事物都不是万物的本质,在这些事物背后,有一种无形的不变的东西存在,那就是‘理念’。这一理论他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用一个‘洞穴理论’简单的解释了一番。”
“‘洞穴理论’指的是在一个洞穴中,洞口生着火,有一群被绑着的奴隶,他们一直背对洞口面向洞壁,在他们身后也有一堵墙,墙后面有一些人举着一些假人木偶来来去去的走动,火光把假人的影子映照在奴隶面前的墙壁上,于是这些奴隶只能看到墙上来来去去的影子。”
“奴隶们以为墙壁上的影子就是真实的人,洞中的回声就是他们的话语,而一旦有人解脱束缚,转身走过身后的墙再回过头看,就会发现墙上的影子不过是虚无,他们来自于那些假人木偶,如果他还能继续走出洞穴,就会发现那些假人也不是真实,外面还有更广阔真实的世界。”
“王上,林老师讲的这个洞穴理论,我怎么听不太懂,他是想表达什么呢?”蒙恬听了林老师讲的这个洞穴理论,脑子更晕了,他果断转头寻求帮助。
嬴政听林老师介绍完,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之前林老师讲过的那个“月印万川”的道理,似乎和这个有些类似,但却不尽相同,于是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先听林老师继续讲吧。”
“洞穴理论体现出柏拉图对于理性认知的重视,在这些奴隶还无法转头时,他们的世界便只有那些墙壁上的影子,而当他们一步步摆脱了束缚,获取了知识和理性思考的能力,他们才会逐渐意识到世界的真实并不仅仅只是眼前所看到的东西。”
“柏拉图的这种思想主张是对苏格拉底思想的更深层次的阐释,也是在进一步反思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那些只能看到影子的奴隶就如同苏格拉底之死中盲目投票的公民,眼中看不到真实,只能看得到野心家想让他们看到的东西。”
林老师这样一讲,蒙恬就明白多了,毕竟这种愚民他见的也不少了,不论是之前陪王上出游的时候,还是这两年在军队中,这种被人牵着鼻子走的人不在少数,按这个柏拉图的想法,就是因为他们没有知识和理性吗?
蒙毅有些赞同这个柏拉图的理论,但他总觉得林老师还是讲的有些太简单了,这个所谓的“理念论”估计不止如此简单,不过换个角度看,讲的简单点也是有好处的,若是太难的话,估计身边两人都会不耐烦了。
蒙毅虽然嘴上没怎么说过,但他心中清楚,王上和哥哥其实都对哲学思想兴趣不大,他们都更喜欢实用性比较强的知识。
嬴政虽然觉得柏拉图的思想有些道理,但他心中还是不太赞同这种启发民智的主张,若是人人都来到洞穴外,看到了真实,肯定就不愿再乖乖待在洞穴中,走出洞穴就意味着未知,未知便会隐藏混乱的苗头,社会要稳定,就必须得有相当一部分人只能看到影子。
不过仔细想想,就算所有人都有机会来到洞穴外,也不定人人都能发现真实,也许更多的人都宁愿回到洞穴中去,毕竟,久居洞穴的人是无法适应外面刺眼的阳光的。
屏幕外,三人各有所思。屏幕中,林老师还在规规矩矩的讲课:“同时柏拉图也在《理想国》中阐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就是‘理想国’的主张,他认为,理想的国家模式中,统治者应该是哲学王,也就是最具智慧的哲学家来掌握国家权力,而其他各阶层的人则各司其职,各安其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