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七零小公举(165)
王美清要的端砚,是一个月后寄过来的,跟着端砚一块儿寄过来的,还有一个半导体收音机,王永兵的信里说,这是周雪婷送给王美清的礼物,让王美清学习用。
周雪婷肯送礼物给王美清,而且还送了这么贵重的一件礼物,这说明她跟王永兵的事是定下来了,这可把孙桂枝给乐坏了,当即就去找王满银帮王永兵要宅基地去了。
“不管永兵他以后会不会回来,家里都得有间房,这样不管他走多远,都会记着这儿是他的根,等到他老了,不能动了,终会叶落归根。”
孙桂枝张罗着想给王永兵盖屋子,除了想让王永兵有个自己的家,还有一点就是这些年,王永兵每月都会雷打不动的寄过来5块钱,孙桂枝当然不会去动这5块钱,都给他存起来了,几年下来,也攒了快300块钱了。
这笔钱,如果给王永兵的话,他肯定不会要,所以孙桂枝想给他盖几间大瓦房,家具也置办齐全,等到结婚的时候,再置办上几桌象样的酒席。
周雪婷是大城市出生的姑娘,不嫌弃他们家穷,愿意跟王永兵,他们也不能委屈了人家姑娘,尽自己最大的能力风风光光的把人娶进门。
孙桂枝去跟王满银商量宅基地的事了,王美清在家里摆弄周雪婷送她的半导体收音机。
其实上一辈子,王美清还真没用过半导体收音机,因为这种收音机早就被淘汰了,她也只是偶尔在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手里看到过。
不过,在这个年代,半导体收音机,可是个货真价实的“奢侈品”,连罗老太这样见多识广的也是头回见。
王美清旋开收音机,调到一个频道,收音机里便传出一阵嘹亮的歌声,“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雨露滋润禾苗壮……”
罗老太围着收音机只打围,稀奇道,“这人是在哪儿说话?”
王美清眨眨眼,“姥姥,说话的人就在黑匣子里。”
罗老太戳了戳她脑门,“又拿话诳我,这么小的匣子,咋能装下人。”
王美清咯咯地笑,笑够了才跟罗老太解释道,“姥姥,是外面有信号传到匣子里,在匣子里经过转化,我们就能听到声音了。”
罗老太也听不懂啥叫信号,也不知道啥叫转化,只是一味的点头,夸王美清懂的多。
反正只要是王美清说的,那就是对的。
“姥姥,这个收音机的用处可多了,可以在里头听说书,听唱歌,听新闻,还可以听戏,等到我上学了,你就可以找一出戏跟我奶一块儿听。”
自从被罗彩玲吓唬了一回,老王头现在老实多了,也不大敢管王奶奶了,王奶奶也自由多了,有时候会过来找罗老太说话。
虽说俩老太太脾气性格天壤之别,可俩人还挺能说到一块儿。
也许是因为俩人本质上都是善良的吧,善良的人,总是有更多的共同语言。
听了王美清的话,罗老太笑眯眯道,“那感情好。”
说完,拿起王永兵寄过来的那方端砚,“这是砚台吧,你三叔给你寄过来这个干啥?”
“是我问三叔要的。”
罗老太更稀奇了,“你要这个干啥?是想跟你老三爷学写字?”
王美清踮起脚,趴罗老太耳边小声耳语了几句,罗老太登时乐了,连连点头,“行,姥姥给你保密。”
10月中旬是石南的生日,他爷爷奶奶一早就给他寄来了礼物,是一套儿童读物,石南第一时间把书送给了王美清。
历年都是这样,不管是谁送给石南的礼物,转眼之间就到了王美清的手里。
如果是吃的,就是一分三份,他一份,王美清一份,亲妹妹石兰一份。
就因为石南对她好,所以这次石南过生日,王美清也是花了很大的心思给他挑了礼物。
石南生日这天,正好是星期天,孙桂枝给石南煮了俩鸡蛋,让王美清给石南送过去。
两家人关系好,石南每年过生日,孙桂枝都会给他煮俩鸡蛋,跟她自己的孩子一样的待遇。
王美清把鸡蛋塞进口袋里,然后拎起一个小布袋去给石南送鸡蛋去了。
小布袋是罗老太帮她缝的,里头装的正是她托王永兵买的端砚,是她送给石南的生日礼物。
石南从三岁开始就跟着程德忠练字,现在已经写的有模有样了,所以王美清才想要送他一方端砚。
虽说他现在练字用的都是墨水,不过砚台毕竟是文房四宝之一,是传统的书法标配,对练书法的人来说,有象征意义。
石南过生日,孙桂枝年年都会给他煮俩鸡蛋,年年也都是王美清送过去,所以石兰早就在院门口等着了,看到王美清来了,还离老远呢就跑过来接王美清,“二丫,今天我妈煎了三个荷包蛋,说咱仨一人一个,可香可香了,就等着你一块儿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