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喜+番外(155)
“可别了,我们还盼着脱贫致富,您一路高升呢。”
俩人说笑着进了院。
采访团是第二天中午到的,六个国家台的,其余的是省里对口接待的干部,加上司机,一共二十三位。
他们到时贺从兰正在吃饭,当初贺从兰上任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把办公室迁到学校隔壁,不为别的,就是我们这些人天天盯着,你敢不让你家孩子上学试试?明年种子补贴看我给不给你。所以他们县儿童出勤率是很高的。
他们这些人平时也不开单独开火,到点了就去学校跟师生一起吃,这样一来你好意思克扣孩子们的口粮?
爱心企业捐的衣服文具有没有被赌鬼父母拿走换钱一眼就能看见。
贺从兰把碗一放,跟着人迎出来。
“郎主任您亲自过来啦,路上还顺利吧。”
郎主任是省里分管扶贫的领导,贺从兰工作上没少和他打交道,老头岁数不小了,下次换届就退了,有点喜欢打官腔,但脑子还算清楚,贺从兰摸清他的脉之后,俩人合作的还不错。
“还好,就是路上的雪太大了,天寒地冻,辛苦我们记者同志,风尘仆仆,年根底下还要来我们这里指导工作。”
采访记者中有一个年纪稍微大点的附和几句,其他几个年轻的已经四处张望,跃跃欲试。
郎主任有点上头,套话一套套的往外蹦,那个记者应该是司空见惯,进入了无脑捧场阶段。
贺从兰看着挺想笑,和他交换了一个眼神,彼此都看见些许无奈。
“主任 ,咱们进屋吧,外面冷,再待一会儿摄像机就不工作了。”
记者们顺着贺从兰的台阶赶紧往下蹦:“是呢,咱们抓紧拍摄吧,采访任务重啊。”
郎主任摸摸稀疏的后脑勺,确实有点冷。
“好好好,那咱们就开始吧。”
“全县只有这一所学校吗?”打头的记者问。
“对,目前全县总人口不到十万人,学龄儿童都在这里,从小学到初中,一般能考上高中的,都去市里读了。”
记者又问了几个详细数据,贺从兰一一答了。
“县长,你不吃了吧,我帮你把碗洗了撒。”学校只准备学生餐具,其余教职工和他们工作人员都是自备餐具,今天贺从兰忙着接待,碗还放在桌上,负责最后收拾的厨子就一起敛走了。
“谢了啊。”
“么事情。”
记者问:“县长你中午在这吃饭?”
于是县政府的人跟记者详细讲了一下贺从兰发起的改革,他们觉得很有意思,还有摄影师去拍厨房里的剩菜。
“您是怎么想到这个方法的?”记者问。
“我以前是搞经济的,太清楚账面上的小手段,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我走过不少贫困地区,大家都会把重点放在怎么扶植当地企业,安宁县为什么会选择学校做切入点呢?”
贺从兰对着记者笑了笑:“我们这些扶贫干部一任五年,最多做两任,十年听上去很长,但对一个地区来说,还是太短,有许多政策规划都是好的,但缺乏长期的执行。如今有不少大学生毕业后建设家乡,这些孩子就是安宁县未来的希望,比起我们这些外人,他们才是长久生活在这里的。至于您提到的那些经济发展,我们也在做,二者并不冲突,今天晚上你们住的地方就是我们明年开业的特色农家院。希望你们能给提提意见。”
“外面太冷了,咱们先进屋暖暖吧。”省里宣传口跟来的是两个女性omega,岁数不小了,为了采访上镜还穿了羊绒大衣,山里的风一吹冻的受不了。
贺从兰领着他们去了准备好的教室,一人发了一个大茶缸。
“有姜水还有咖啡。”小徐拎着两个大铁壶,“我们这没什么好东西,都是县长自掏腰包给你们准备的。”
省宣传的两个女同志看着手里的茶缸子撇撇嘴,这条件也太差了吧。记者们不挑三拣四,里面唯一的一个女孩子缓了一会儿又提出趁着课间想去采访下学生。
贺从兰让小徐找个老师陪她一起,那两个省宣传的刚暖和过来,本不打算再出去,但毕竟是国台的记者,想了想,咬牙也跟着走了。
作为全县唯一一个学校,各种希望工程企业捐款都不少,孩子们算是“见过世面”,见到记者也不害怕。
记者问了几个常见问题,又说:“你们最感谢谁?”
“xx日化。”
记者一头雾水。
省宣传口的俩人急的满头汗,这小贺县长怎么搞的,也不提前安排,让孩子们胡说八道呢。
“怎么会是xx日化呢,你再好好想想,老师怎么教你的,要感谢国家,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