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渣前任立传后我火了(147)
支教的生活,非常单调,除了上课,就是给后进的学生补课,但穆颂却过得十分起劲。
其实,之前在G市,跟义工组织接触时,穆颂就想过到偏远地区支教。
可每次一提,陆远就跟他生气。
“去什么去?你不知道,这种支教行为,都商业化了吗?
尽忽悠你们这帮闲得没事干的,美其名去献爱心,人家孩子需要你们的爱心?
连上网线,什么名校名师找不到?需要你这种不学无术、逃课挂科的老师?”
“我什么时候挂过科?!”
“你那低空飞过的分,跟挂科有区别么?”
……
每次,都会变成这样的争执,然后冷战好几天,反反复复,闹得两人都很烦了,可谁也不肯让步。
直到有次吵得凶了,穆颂都想不管不顾直接走了,陆远才唬着脸,说出心里话。
“你一走就是大半个月,我怎么办?”
“噗……什么你怎么办?又不是三岁小孩,离不了人么?”
“不管,你就是不能抛下我,自己逍遥自在那么久!
再说了,你们一帮子人,男男女女,吃住都在一起……我,我不放心。”
虽然知道陆远占有欲强,但嫌少听见他表达对自己的在意。
所以,对于陆远的顾虑,穆颂虽然无奈,心里却是甜的。
因此,支教的事,在他离开G市之前,始终没能成行。
--------------------
作者有话要说:
陆远:呜呜呜,老婆,你走了我可怎么办啊?
穆颂:我去偏远地区帮助真正的小朋友,你个假幼稚鬼凑什么热闹?
陆远:老婆,你这么喜欢小朋友,要不咱俩生一个?
穆颂:你生么?那我没问题啊……
陆远:行!那咱们抓紧时间造一下!
……
穆颂:那为什么还是你攻?!
第67章 更难
这一次,机缘巧合下,跟着一群完全陌生的大学生一起,实现了这个体验,穆颂既新奇,也很珍惜。
所以,在这个偏远的乡镇小学,度过的每一分每一秒,穆颂都十分专注。
沉浸在跟孩子们的互动中,以及,和这群大学生志愿者的团队协作中,S市发生的那些不愉快,很自然地,从他的心头卸下。
而陆远,这一次,倒是挺“懂事”,除了刚落地的那一天,给他发了个信息,之后,就真的再没来骚扰他。
如此一来,穆颂就更能集中精力,把所有的热情都投入到,跟这群九、十岁的孩子们,共同学习进步上。
说共同学习,并非穆颂谦虚。
真正跟这些孩子接触后,穆颂不得不承认,陆远当年批判他的话,并非毫无道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移动网络的普及,哪怕在这样的西南边陲,接收到的信息,不比大城市少。
而且,他们支教的小学,大部分学生,父母都在外地打工,也就是所谓的留守儿童。
可跟十几年前,在新闻报道里看到的不同,这些留守儿童的境况,要好了许多。
一来是整体社会环境变好了,二来,他们的父母,也算得上新一代农民工,思路比他们一味吃苦卖命的父辈,开放了不少。
所以,这些小朋友,除了父母不在身边管教,吃穿用度上,也还算过得去,不会紧张到捉襟见肘。
而且,还能通过爷爷奶奶的手机,定期跟父母视频聊天、上上网什么的。
所以,他们对于大山外的世界,比穆颂想象中,要熟悉得多。
无论是平时上课,还是课下聊天,提起许多话题,孩子们都能对得上话,甚至,比他还懂。
几天下来,穆颂觉得,自己教给孩子们的,还不如孩子们教给他的多。
这要是被陆远知道了,肯定又会得意了。
不过,穆颂依然觉得,这样的活动,是有意义的。
就像很多空巢老人,不缺钱、不缺照料,缺乏的,是高质量的陪伴,对于这些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们来说,亦是如此。
十岁左右的孩子,正是对世界充满好奇,探索世界的精力,也无边无际。
而他们日常所能接触的活人,除了垂垂老矣的祖父母,就是工作繁重、难以顾及每个学生的老师了。
他们这群志愿者一来,不仅分摊了老师的教学任务,还分担了孩子们的求知欲、好奇心。
不仅在课堂里授业传道解惑,还组织各种有意思的课外活动,带着孩子们,以更有趣味的方式,学习知识、了解世界。
每每看到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脸,发自内心的爽朗笑声,穆颂就觉得,这样的活动,绝对比名师网校,给孩子们带来的收获更多。
而且,这种收获,是双向的。
不仅对山里的孩子们有价值,对于志愿者来说,也同样意义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