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者之歌【CP完结】(51)

作者:麥藍/麦蓝

放下手,他啧了一声:“我就不能是关心你吗?你啊……”

周子豪忍了忍,把到了嘴边的话憋了回去。他有时候是真纳闷,无论怎么看,自家这位兄弟也不像个浪子,要说铁石心肠似乎也谈不上,但是这么多年了,这么多出色的男男女女,竟然就是没有一个人能真正让他瞧在眼里、放在心上。

但他也知道,感情这么私人的事,劭祈不会喜欢别人干涉,哪怕是以关心的名义。

思及此,他话音一转:“不说这些了。说说你给我丢的那个烫手山芋如何?”

“哪个?”

“还有哪个?你老大雷厉风行,人家准备了几个月的项目你一句话就叫停,然后让我去接受他们的炮轰。要不是孝原出面,我还真搞不定他那几个手下。”

“你说天化?”

天化全名天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5年前还是中国化工业的龙头老大之一,这几年一直在走下坡路,去年开始传出消息,当地政府有意与民营资本和外资探讨合作方式,自消息传出,不少资本都跃跃欲试,J&P是最早开始与他们接触的资本之一。

与国企合作涉及到许多方面的问题,何孝原的团队动用了不少人脉,更花了很长时间与天化反复沟通探讨出资方式、持股比例、合作模式等问题,计划书改了一稿又一稿,沈劭祈坐镇上海时最新一稿计划书呈到他面前,却被他强制喊停。

2011年J&P在中国成立分公司时,主方向是扶持高新科技初创公司的风险投资,所以把拥有IT行业工作经验的何孝原派到上海。而何孝原也不负众望,公司成立不到三年就完成一个IPO,其它几个项目发展势头也都不错。

这几年随着中国企业规模逐渐扩大,资本发展到一定程度,开始把眼光转向兼并收购,兴起一波并购热潮,俨然八九十年代的美国。J&P本身又是做这个的,公司7个高级合伙人有4个从学校出来后就进了并购行业,包括掌门人沈劭祈。可以说,经验、团队、资本和人脉都不缺,何孝原的团队会把目光转移到这上面来,也不稀奇。

只是沈劭祈对此并不赞同,虽然近年研究中国经济模式的西方学者不少,J&P甚至有一个专门的智囊团在解析这个国家的经济政策和走向,但他们进入这个市场的时间太短,对这个经济体的独特性和内在复杂性了解得不够深入。更何况中国经济已进入瓶颈期,未来不是很明朗,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贸然进入并购领域风险太大,不如把资本和精力集中渐入佳境的风投。

至于说到天化本身,200多倍的市盈率说明这家公司的股价已经虚高到全靠泡沫支撑,仅这一点就能让他对这个项目喊停。

“别跟我说什么中国公司市盈率成百上千不足为奇,那是投机炒股,不是并购。” 沈劭祈道。

更何况天化的问题不止于此,负债过高、业务结构单一、转型希望渺茫,他找不到任何一条支撑这项并购的理由,即使他们整个团队已经花费无数人力物力也一样。

何孝原团队的逻辑是:天宇与大部分的大国企一样,背后有当地政府,他们的银行贷款金额大且利息极低,这样的企业,负债高是普遍常态,银行也不敢让它出问题,用华尔街的话说,就是too big to fail。

而J&P要在中国真正站稳脚跟,单单赚钱是不够的。入资国有大企业是每个私募资本都想做的事,而经营状况良好的国企根本不可能对他们开放,对天化的收购就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哪怕他们不能控股、没有经营决定权,他们也应该放手去争取。

在公司管理和经营判断上,沈劭祈向来强硬。投资公司不比商业企业,他是J&P的灵魂人物,向来说一不二。他做的决定没人敢跟他争论一句。

于是就苦了在他走后被派去监理的周子豪。

沈劭祈在那场金融危机中一战成名,全世界都以为他热衷豪赌酷爱冒险,包括他们团队中的不少人,也是被他的眼光和胆量吸引进来的。但周子豪跟他一同经历了那场危机,他的直观感受比别人可能更深刻一些。

他那段时间遭受了怎样的压力,周子豪只是在旁边看着,已经无法想象,更不要亲身经历的沈劭祈。他知道自己一定会赢,只是数字的多少差别而已,但是次贷市场越来越狂热,他的神经也越绷越紧,他已经看到那场风暴底下摧枯拉朽的破坏力,也几乎可以预见,这场风暴将以怎样彻底地改变如今的这个金融世界,和很多人的生活。

“我知道我一定会成功,但我竟然对此……感到害怕。” 他永远不会忘记沈劭祈说这句话时的表情。

上一篇:钻禧 下一篇:一苇以航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