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侦笔记+番外(135)
陆俊迟眯着眼睛看向苏回,在苏回的提示下,他忽然想起了什么道:“我记得之前的案子之中,有个地方有点奇怪。”
陆俊迟说着话,翻找起了之前的案卷卷宗。按照要求,最后警方整理档案核查归档的时候,信息是十分全面的,其中就包括了几名案犯近年来的财务状况。
他翻找了几下,找到了覃永辰的银行流水。
陆俊迟很快就翻到了其中的疑点:“覃永辰当年在医院时,包括他出来的那段时间,是有人一直在给他打款的。我开始以为,是一些人或者是众筹的账目,但是我后来发现不是。那些款项来源不明,甚至有些来自于国外的账户。”
陆俊迟在之前看这些资料时,只觉得有些奇怪,现在苏回一说,他忽然觉得可能有他们尚未掌握的线索。
在他们的前期调查之中,覃永辰是落魄的,众叛亲离的,可是这样的财务状况,明显不相符。
“而且,当他终止治疗决定出院时,他的卡上还有五万多现金。”陆俊迟说出了一种可能,“覃永辰可能不是因为没有钱放弃了治疗,而是主动放弃了治疗,去寻找他的女友。”
他们后期的杀人,抢劫,也并不全是为了钱。
他这么一说,乔泽也想了起来:“我记得,在米舒的供词里,每个受害者家庭是他们共同挑选的,但是每一个城市是覃永辰选择的。他们的钱全都取出转为了现金,可是最后一次覃永辰不知道去了哪里,他带出去了大部分的钱款,拿回了那颗HG85。在来到华都之前,他们就确定了这是他们的最后一站。他没有透露过在华都之后的计划。”
覃永辰为什么把最后一站定在华都呢?
给他武器的,又会是什么人?
他们的话像是给苏回的推论加上了实证。
这些事实让重案组之中所有的人都陷入了沉默,现在想来,覃永辰可能并不是独身一人,他和米舒还有张小才仅仅是在前台的演员,而他们的身后,很可能还站着一个人。
那么那个人是和救走傅云初的是同一个或者是同一批人吗?
苏回仰面躺在沙发上,凝神思索,他的眼睫轻轻眨动,合上眼睛的时候一片黑暗,睁开时,光亮映入眼中,世界好像就在黑白之间缓慢切换着。
那些数字,理论,推断,概念,一个一个在他的脑海之中翻腾闪过。
然后他想到了覃永辰最后和他说的那句话,他的老朋友,会是谁呢?
苏回忽然轻声说:“我想到了那个永恒的论题。连环杀手是先天的,还是后天形成的……”
陆俊迟问:“那你的观点是什么呢?”
苏回看向他道:“我认为连环杀手不可制造,但可以引导。”
目前的主流理论和研究认为,连环杀手是不可后天制造的,一个人,被逼迫之后可能会伤人,可能会做出犯罪行为,但是普通的犯罪和连环杀手之间一定隔着一道天谴鸿沟。
那些普通的人们,就算是杀再多的人,他也一定是无法从中取得乐趣,进化成连环杀手的。
只有那些先天就有一些缺憾,有童年创伤经历,天性弑杀的人,才会步步深陷。
可是,一个正常普通的人类,要怎么样才能够变成一个连环杀手?
没有人能够给出这个问题的标准答案。
心理学是一个特殊的学科,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它的研究对象是我们每一个人。人类的直觉,认知,行为,思维,情绪,性格,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有很多问题和成因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
可是心理学和诸多的自然学科完全不同。
心理学虽然兼顾理论性和应用性,却不能靠着试验和推论得出结论。
为了探索人类心理的奥秘,打开未知的大门,心理学家曾经进行过诸多尝试,也做过很多试验。
特别是在法律和道德观念还没有那么健全的过去。
其中很多心理学的实验是残忍的,有争议性的。
比较有名的比如米尔格伦服从实验,格赛尔双生子实验,以及备受争议和质疑的斯坦福监狱实验,还有约翰曼尼进行的性别认知试验。
因为这些试验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很多试验的参与者一生都受到影响,甚至很多试验都以悲剧收场,所以关于人类心理研究的试验逐渐被叫停。
在犯罪心理方向,研究者们更加无法进行试验,只能对已知的案例进行研究,探讨和总结。
苏回在多年以前,发表过一篇关于现代连环杀手成因的分析论文,他认为连环杀手的产生是和周边环境的引导密不可分的。
苏回在论文之中论述了连环凶手在所有凶案之中的占比,引用了各国的案例,说明一些关键人物的引导可能会对连环杀手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