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气流量的导演之路(53)
——猝不及防,我只是吃了个午饭,回来得知我儿要出门远行的消息,儿行千里母担忧啊,崽,咱再考虑考虑吧,群狼环伺啊,这00后小生竞争很激烈,你出去三年回来还不知道什么情况呢,粉丝最多情也最无情啊,演戏还是实践大于理论的。
——牛掰格拉斯,我以后就和鸣哥是校友啦,不错不错。我校电影专业最突出的还是导演方向吧,小哥是不是打算换方向了?我记得他前年不是还拿了个什么短片奖。这要真当了导演,那有点娱乐圈爽文的意思了。
——不错不错,已经想好小说文案了,“顶级流量一朝宣布退圈,三年后归来,竟已华丽转身,成为新晋导演”。内娱现在也有点意思,零零后就是不一样了,吵架有正主下场,流量也说退就退,就很real。
——作为艾草,我支持陆鸣的每一个决定,希望早日学成归来,能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那些说做导演的都不是粉丝吧,我们都知道演戏和导演完全不是一回事吧,也不是说变就变的,这是故意捧杀,到时候说什么“陆鸣打脸”吧,艾草都看看清楚,不要跟着路人瞎舞,一会儿又被人截图搬到论坛嘲了。
在或褒或贬的各种声音中,8月15号,陆鸣如约出发了,踏上了北京直飞纽约的航班。
陆鸣出道后,在国内读完了高中、本科,但是离校园生活其实挺远的。高中三年他几乎没怎么到校,最后高考冲刺阶段也主要是请家教一对一辅导的,大学阶段也经常需要请假出席活动或者是拍摄影视项目。
入读纽约大学帝势艺术学院后,陆鸣和普通同学没什么区别,在纽约认识他的人并不算多,只有学院里少数几个中国留学生知道他曾经是大明星。他自然融入到同学中,不再穿各种品牌送的当季奢侈品牌成衣,而穿起了各种快销品牌的服装,适应了因为赶作业而无法规律饮食,随手买一个三明治就当晚饭的日子。
陆鸣在纽约大学的第一年,谈不上什么收获不收获的,他很少能够安静地听一会儿,反思一下自己当下的生活。他总是被各式各样的任务推着走,被泛滥的情绪淹没,疲于应付生活不断向他抛出的问题。
学年作业是一部独立拍摄的微电影,陆鸣自己写剧本,又去找演员,他原本还想拉赞助的,但没什么广告商对一个在校大学生的硕士一年级作业感兴趣,陆鸣败兴而归。所幸一些在纽约找机会的专业、非专业年轻演员还是很愿意参与到这种低成本项目中来的,因为他们通常也无戏可拍,有工作总比没有强。
在和他们交流的过程中,陆鸣才意识到演员没有门路,没有后台,要自己找机会出头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他17岁就入组大导电影担任三番主演了,他当时也感恩际遇,但他并不是真正明白他有多幸运,他唾手可得的机会对另一些人来说是多么难得。
如果说留学以前,陆鸣对“演员”的认知是聚光灯、掌声、红毯、谩骂,那出国以后,见到无数飘在纽约的年轻人,他才明白“演员”也可以意味着孤独、贫穷、孤注一掷的梦和无人在意的时光。
陆鸣在一点点忘记内地娱乐圈,内地娱乐圈也在一点点忘记他。
最开始的时候还是有很多粉丝、路人惦记着他的,2023年9月17日,微博和抖音热门话题都有#陆鸣23岁生日快乐#,粉丝进行了各种产出,剪视频的、修图的、写文的,很是热闹。
当天陆鸣没有发微博,只有一条系统自动发布的“今天是我的生日,来祝福我吧!”,这条微博里评论的最高赞数是55万,那个时候艾草都还热情满满,他们已经做好准备了,也就等三年,三年以后陆鸣就回来了。再说了,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了,又不需要飞鸽传书,即便不在国内,他们还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各种短视频和陆鸣互动,陆鸣应该也会时不时飞回国参加一些活动,只是曝光度少一些罢了,起初他们是这样想的。
但生日当天,陆鸣都没有发一张自拍或者和任何人互动,不是陆鸣刻意要冷落粉丝,而是他忘记了那是自己的生日了,这是他开学的第三天,他忙着报修宿舍空调,参加迎新派对,和中国学长学姐一起参加一场见面会,听前辈的建议与指导,回到寝室,躺在床上想要午休的时候,已经过了中午十二点了,也就意味着国内的9月17日已经结束了,他的的确确把自己的生日给忘了。
陆鸣也不明白自己是出于什么心理,总之他不想录制各种vlog来记录生活,当一个镜头被放置在生活中的时候,他就不可避免地意识到自己的一举一动正在被记录,放到网上会被评价,自己生活的片段会被别人放大观察,在这种心理暗示下,他很难保证自己生活的真实性。他正在从一个被观察者的身份转变为观察者的身份,和观众太近的互动距离,让他很难把握创作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