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写师2:刑侦大队(182)
因之前的两起案件时间跨度较长,证据基本已经被湮灭,焦旸就带队赶到了出事的城中村。
上午的太阳光强烈起来,焦旸无意中一回头,远远地看到银光一闪,他绕过正在搜寻的几个同仁,走到那边的草丛里,一通翻捡,在底下摸出了一只射钉枪。
“卧槽!”
跟过来的侯希勇道:“行,头儿,今天这趟没白来!”
“不用高兴地太早。”
焦旸道:“如果这把射钉枪真的是凶器,能被凶手随便扔在小区的草丛里,很可能就说明,凶手并不怕咱们追查它,这个收获,对抓住凶手,其实意义不大,顶多能给我们指指路。”
同时,警队通过对该城中村居民的走访,得知案发当天晚上,有两名陌生的青年,在附近出现过。两人都是中等身材,1米75左右,一个高点,一个矮点。
第109章 钉子(2)
这两名青年被人注意到,还是因为现在仍是大热的天,又不是什么明星,还捂得严严实实,带着帽子、口罩。但也因为这样,没人看清楚他们的样子。
回去之后,物证对这把射钉枪进行了检测,果然如同焦旸的猜测,没有发现指纹及其他个人物质。
这就等于,除了那根钉子,还是什么证据线索都没有,也没有明确的目击者。甚至这两个青年,到底是不是凶手,也很难说,案子就难以侦破。
即使明知困难,警队仍然只能从唯一明确的证据,那把射钉枪上寻求突破。
经过相关专家的查验分析,这把射钉枪非常普通,它属于某国企大厂生产的“万宝”品牌。这种枪畅销全国,销售量几十万起步,追查基本没有意义。
而且,通过调阅相关数据发现,申城即使不是什么重工业城市,但因为这种射钉枪属于建筑工程设备,全市仍然有该型号的射钉枪四、五千支之多,分布到全市三百多个各类企业单位里。其中多数,还是房地产的下属单位承包商,意思就是,建筑工地使用,能接触到的人员众多,品流复杂。
虽然自2011年起,各省市陆续要求,对射钉枪的购买使用进行登记。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因为流通量太大,其实存在很多监管漏洞。甚至时至今日,仍然能在网上,随便买到杀伤力很强、已经接近真.枪的改.装.射.钉.枪,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好在,也正因为存在改装现象,使这把枪有了一些特征:枪管、枪托、扳机等位置,均有肉眼可见的焊接口。
专案组委托的机械专家分析,这把射钉枪的型号,本来应是从事电工水暖、建筑装潢所用。
焦旸道:“可这把射钉枪的改装,就是使它具备更接近真枪的威力,并不像是为了实际工作需要。这种改装程度,是严重违法的。那么,要么是两名凶手本人,是相关行业的工作人员,并有条件接触到电焊机;要么,就是与从事这些职业的人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接下来,专案组调集警力,在申城市对相关行业的射钉枪,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排查。
只是,上述行业能够随意接触到射钉枪的工人,为数众多,排查极为困难。
但是,案情重大,又是连环系列案件,社会影响极坏。焦旸深知,各级警局的压力更大,无论如何,专案组也只能迎难而上去排查。
经过长达一个周的搜索,终于有了意外收获。
8月29日,申城某工业设备安装公司焊接车间的一个工人,来到江城区局反映情况。
侯希勇问完了,高兴地回来道:“头儿,这个叫蒋利民的工人是来举报的,他说这支射钉枪的枪托、枪管是他焊接的。让他焊这支枪的,是他们公司的同事王善伟!这个王善伟有重大作案嫌疑!”
正跟陆沅离讨论案情的焦旸并未表现出喜色,他站起来说:“人在询问室是吧,我过去看看。”
陆沅离说:“我跟你一起去。”
蒋利民三十多岁,穿着一身得体的湖蓝色制服,收拾的干净利落。
“坐吧。”
焦旸问道:“这把射钉枪,是你改装的?”
蒋利民答道:“不是的,警官,我哪有这个技术,我就是焊接工人,不会改装,只是帮人焊接下而已。”
焦旸问道:“那你知道,这种私下改装,是违法的吗?”
“本来不知道。”
蒋利民说:“刚才这位同志一说,我就知道了,向您承认错误!”
不知怎的,焦旸就感觉,这人看起来虽然态度很好,却有点油滑。焦旸点点头道:“那你现在知道了,你觉得,这把枪改装是为了什么?”
蒋利民说:“我知道,是为了要增加冲击力。”
“冲击力越强,杀伤力越大,就越无限接近于真.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