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友不要脸(34)

他和俸迎之间横亘着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不是代沟,是更深层次、更沉重的物质——天赋和学历。

是的,学历,对宫绛来说,这是很讽刺和残忍的名词,如果把它比作一样物品,那么钝刀是最佳选项。这把刀扎在他鲜血淋漓的身世上,以残酷的折磨方式,一点一点地切割,因为太钝,它切得不利落,于是痛苦被无止境地放大,直至血流成河,直至撕心裂肺。

他的学历止步于高中,这还是他被爷爷捡回去后,央求爷爷帮他找关系混来高中资历,而考来的。实际上,他连初中也没读过,小学就被家里逼得辍了学。

爷爷一走,因为现实种种阻碍,他的学历停在了高中的台阶上,再也没能往上一步。

相比之下,俸迎呢?在应《欣风》要求,让俸迎填简历之前,宫绛凭借自己丰富的经验,认为俸迎这年纪应当就是高中毕业或刚上大一。

然而现实狠狠地扇了他一耳光。

“博士”,代表最高的学历,风光、洋气,就这么不可思议地加冕到17岁的少年头上,以前宫绛以为电视里的神童都是遥不可及的传说,没想到自己却亲眼见证了传说。

按照一些人的想法,会觉得这是造假,是夸大其实的表面作秀,宫绛也想自欺欺人地赞同这个想法,可惜他知道,俸迎当得上“博士”的称号。

正式拍摄那天,俸迎展现了他与生俱来的优势。

镜头外的他,懒懒散散,挂着一对总是睡不醒的死鱼眼,蔫蔫没个精神,然而到了镜头前,他登时焕发出无与伦比的魅力。

气场,是一个很虚无缥缈的词汇,你摸不着看不透,但它奇妙就在于,能让你在人群中发现它的存在,第一眼注意到散发出它的人。

副刊外封选用了两位模特,俸迎因为地位太低,被摄影师安排站在后方,不近不远地露出一道身影,而让出大部分的镜头给与他合作的B模韦浩。

能到B模的阶层,说明韦浩本身就有不逊于一般模特的优势和能力,按照常理,俸迎这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应是他手下败将。常理之所以为常理,就是因为有长期的实践证明和约定俗成的道理,那么打破常理呢?就等同于打破者有不拘泥于常理的特质。

成片出来的时候,俸迎以难以忽视的气场,抢走了韦浩的风光,当众人一眼看到照片时,居然没看到更占镜头比的韦浩,反而看到远镜头的俸迎。

这就是气场的魅力,让人无法抗拒。于是人们的视线不约而同地凝焦俸迎,高贵优雅、有气质、痞气……也许将世间最美好的形容词放在俸迎身上,都很合适。他天生的、后天培养的,聚集在他身上的美好一切,像丝竹管弦的交响乐,明明是不同材质的乐器,却和谐地奏出悦耳的乐章。

镜头外毫不起眼,镜头内风华四射。宫绛终于明白,有的人天生就适合镜头。

这就像是电影和照片,一个着力于动态美,将一帧一格,每一个细小的动作、神态之美都一一体现,而另一个着力于静态美,捕捉的就是刹那间的动人心弦。有些景色适合电影的方式呈现,有些则适合照片。就好比昙花绽开,假如用电影的模式记录花开花败的过程,那么除开绽开刹那的美丽外,其它都是无关紧要的累赘,让人厌烦,照片的模式才合适,瞬间的美丽凝固在镜头里,留下的是对花开后,花的结局的无限遐想。

放到俸迎这里说,他就是适合静态美的模特,他能在镜头前凝固出最吸睛的形象,让每一个静止的瞬间都像一幅充满艺术气息的画,可是当他脱离镜头,回到动态的生活当中,那懒散的特质又自然而然地散发了。

不管怎么说,俸迎在镜头里的表现超乎寻常。

晚上,宫绛做了个梦,他梦到自己站在T台的前场,头上是聚焦的镁光灯,向他投射银白亮眼的光芒,脚下是举着相机拍个不停地时尚名流,向他发出赞美的呼喊。他是全场最耀眼的存在,像立于野鸡群里的白鹤,轻盈地舒展羽毛,展开美丽动人的双翼,以高贵的气质傲视群雄。

梦的时间很短,但它却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梦想浓缩整合,以近似纪录片的形式,在脑中一幕幕播放。梦想给了它力量,它产生巨大的诱惑力和攻击力,麻痹你脆弱的神经系统。然后,你会以为这是现实,你的现实才是梦。于是,当你醒来,捧起被惊碎的虚妄梦想时,你会疯了般产生极其负面的情感。

懊悔,为什么不多睡一分钟,缩短清醒时的痛苦时间。

悔恨,为什么没能去实现梦想,在失去梦想的现实里苦苦徘徊。

流年忆月/烟迟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