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兴家(248)
正常的儒家学派,看似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但实际上却是统治阶级用来愚弄百姓的产物,他奉行的是“德为本,财为末”和“富强在天”。
章元敬自己虽然是科举出来的,但他生长在另一个自由的世界,所以对于被动挨打十分反感,当然,若不是与镇北王爷的几次试探,发现这位心思直接,并且有一种大无畏,牺牲自己与贵族阶层也得养活百姓的心情,他也不会这么直白的说出来。
这些思想,这些话,这些计策,是他十几年的时间累积下来的,曾经的章元敬不知道有没有说出口的那一日,但是现在真的说出口了,章元敬心中也平白升起一股子的豪迈之气来,似乎自己真的能改变历史,做出一些成绩来似得。
镇北王爷听完,许久没有说话,然后却不提这个,指了指身边的位置说道:“章大人请坐,来人,来为章大人换一杯清茶。”
话音落下,立刻有人从外头进来,手脚迅速的换上了两杯新茶,前后都没有发出一点声音,这位进来上茶的人居然还是那位贾公公,而不是随意哪个丫鬟太监。
比起一开始的试探,冷漠,现在的镇北王倒是露出几分求贤若渴的意思来,他并未说自己的意思,反倒是抓着章元敬的没一点提议细细询问。
两人一问一答,一直到夜幕降临,茶盏也换了两三轮,两个人促膝长谈,一直到了深夜。
历史长河一划而过,当镇北王与章元敬都作了古,他们的这一场面见却被记载在史册之中,章元敬提出的六条方案更是被称为影响中州历史最大的变法,被总结为竞争、科学、产权、医学、消费、思想六大理论,传承千年。
而章元敬的一生,也永远伴随着六大法案的影响,甚至在历史之中,不少人因此对他的评论两极化,有人觉得他一心为民,确实是让中州大兴,但也有人认为,就是从章元敬开始,人们丢掉了礼义廉耻,国家是富强了,人民却变得浅薄了。
第126章 渊源
从王府出来的时候,日暮已经落到西山之后, 这一次, 章元敬并不是灰溜溜的被内侍带出来, 而是镇北王爷面带几分笑意, 亲自将他送出了王府的大门。
章元敬抬了抬手,笑道:“王爷不必远送,左右也就是隔了一条街,家中仆人已经在外头候着了,此次长谈,下官受益匪浅,还得多谢王爷的教导。”
章元敬的长处, 在于他有超越时代千年的眼界和知识, 而镇北王爷的长处在于, 他对关山了如指掌,并且对这个地方具有绝对的掌控权。
在这里,不管要做什么,都脱不开镇北王爷的支持, 章元敬非常明白这一点, 在这位王爷的面前才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让他惊喜的是,镇北王爷并没有因为他的超前意识而觉得他满口瞎话,反倒是听得认真,最后甚至摆出礼贤下士的姿态来,不管他是为了名声,还是真的听懂了那些话, 觉得有价值,这都是一个好的开头。
拜别了镇北王爷,章元敬转身就上了马车,是的,自从到了关山,出入用的车倒是都用了马,毕竟关山一地马甚至比牛还要便宜一些。
谈了一天,章元敬也有几分疲倦,余全有些担心的问道:“大人,我们直接回家吗?”
自从来了关山,余全自然而然的改了称呼,不只是他,家里头从上到下,除了老太太和孙氏之外,都用大人来称呼章元敬,以免自家少爷被人慢待了去。
章元敬想了想,这个时候去衙门也没啥事儿,便说道:“直接回去吧。”
余全应了一声,谁知道马车刚驾到门口,却见到一个意料之外的人,余全皱了皱眉头,却还是低声提醒:“大人,那个云通判在门口等着,看似等了不少时间了。”
章元敬张开眼睛,微微挑起眉头,大约也能猜到云通判为何而来。
他是从衙门直接被镇北王爷府的贾公公请走的,这个消息别说瞒住了,传的不要太快。云通判肯定在第一时间就知道了,暗地里肯定没少打听。
知道来的人是贾公公时,云通判就暗道不好,贾公公可是镇北王爷面前第一人,据说从小陪着王爷长大,甚至陪着王爷上过战场,不是一般人可比的。
镇北王能让贾公公古来,显而易见的,他对章元敬还算重视,而章元敬这一去就是大半天,最后竟是镇北王亲自送出门的,这能让云通判不心惊吗?
这段时间,他可没少在章元敬面前说镇北王的坏话,挑拨离间的事情没少做,这会儿回过神来,云通判倒是有些慌张起来,生怕章元敬把自己给卖了。
偏偏章元敬家里头只有女眷,云通判为了男女大防,硬是扛着没进门,这会儿只觉得站的双腿发酸,心里头怨气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