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鱼拿了亡国暴君剧本后(187)

作者:极年


刑部尚書詳細陳述瞭鎮安王的功績,略做停頓後,又簡單提瞭一句通敵之事:“至於通敵之事,刑部未查到任何證據,此說法應是那達朗首領蓄意污蔑,實屬子虛烏有。”

刑部尚書說完,都察院的王副院出列繼續道:“陛下,都察院的調查結果與刑部略有不同,都察院通過問詢軍中將士,最終瞭解到,鎮安王在領兵期間,與將士同吃同住同進退,正所謂將之求勝者,先致愛於兵。”

“而鎮安王作為主帥將軍,整躬率物,身先士卒,與軍中將士團結一心,大堇邊軍能無往不勝,鎮安王功不可沒啊!”

王副院洋洋灑灑贊揚完鎮安王,最後才轉回案情上:“至於通敵之事,都察院與刑部看法一致,軍中將領也悉數為鎮安王作保,通敵乃是那達朗首領的信口污蔑。”

案件審到這裡,朝中百官都有些發懵,眼下不是在審案嗎?怎麼這刑部尚書和王副院一開口全是褒獎之詞?

對鎮安王如此大加誇贊,刑部和都察院就不怕陛下對鎮安王心生忌憚嗎?畢竟這功高蓋主之事自古並不少見,而通常蓋主的功臣,都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刑部和都察院都是陛下的人,陛下難道是想捧殺鎮安王嗎?

百官有些搞不清楚狀況,在心中做著各種猜測。

殿中受審的鎮安王也是一臉茫然,直覺告訴他眼下情況不對,但問題具體出在哪裡,他又完全沒有頭緒。

鎮安王已經確定之前的事情都是誤會,以他對陛下的瞭解,他相信陛下定會查明真相,還他清白。

可現在,鎮安王感覺自己不是來受審的,而是來接受表彰的……

同樣覺得情況不對的還有淮國公,鎮安王得勝歸來,讓淮國公産生瞭很深的危機感,他曾經和達朗部落有過數次合作,而鎮安王平定北疆收服達朗,說不定已經有所察覺。

除此之外,鎮安王手中的權力也讓淮國公忌憚。

如今淮國公一派在朝中已經很勢微,再有鎮安王異軍突起,日後他們恐怕會更難出頭。

考慮到以上種種原因,淮國公憑借和達朗部落的聯系,捏造瞭一份可以證明鎮安王有罪的證據,並且暗中讓人把證據送去瞭大理寺。

可今日的公審一開始,刑部和都察院就輪番上陣贊揚鎮安王的功績,這讓淮國公隱隱覺得有些不安,尤其是大理寺卿還在今日告病瞭。

淮國公皺眉思索,想到自己送出的那份足以以假亂真的證據,他又逐漸安定瞭下來。

通敵事關重大,淮國公相信三司衙門不敢有所隱瞞,那份證據就算不公開,私下也一定會傳到陛下手中。

淮國公的謙虛表象之下,隱藏的一直都是雄雄野心。

而人總是喜歡把自己的心理投射到他人身上,所以常言才會說,眼中的他人才是自己。

在淮國公眼中帝王就是最大的野心傢,並且生性多疑,他不相信陛下看到那份證據後,會對鎮安王沒有一點芥蒂。

隻要陛下對鎮安王起疑,那麼他便可以借陛下的手打壓鎮安王。

淮國公覺得自己的計劃就算不能萬無一失,也總有八成的把握,所以他定下心神,等待大理寺出場。

而大理寺的周少卿,緊跟在刑部尚書和王副院之後,很快也出場瞭。

“陛下,大理寺也對鎮安王做瞭詳細調查,經過查證發現,鎮安王在邊城領兵期間,軍紀嚴明,從不滋擾百姓。”

“除此之外,鎮安王還時常派騎兵出城巡邏,護衛出城的百姓不受達朗劫掠。”

“正如刑部尚書方才所言,巡邏的邊城將士,曾上百次擊退劫掠邊城百姓的達朗騎兵,護衛瞭我大堇百姓的安全。”

話說到這裡,周少卿略做停頓,他拿出瞭萬民書,繼續道:“此前,臣與王副院去往邊城調查鎮安王通敵之事,邊城百姓聯名上書為鎮安王申辯。”

“常言道,民心如鏡,善惡自明,能得百姓如此擁戴,足見鎮安王身持大義,無私秉忠,乃是平定北疆實至名歸的第一功臣!”

周少卿慷慨陳詞完畢,他把手中的萬民書舉起,給朝中百官觀看。

而朝中百官看著周少卿手中的萬民書,心中也是感慨萬分。

北疆平定,衆人都知鎮安王有功,可要讓朝中百官具體形容,還真一時想不出這麼多。

如今三司衙門輪番出場,分別在功績、軍心、民意,三個方面對鎮安王進行瞭表彰,朝中百官才深切意識到,鎮安王真是居功至偉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