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大侦探裘智(269)

作者:大呱哈哈


大姐儿依偎在母亲怀里,几次欲语还休。

王熙凤一眼看穿了女儿的心思,心中五味杂陈,轻轻抚摸着她的脸颊,温柔道:“明天带你去看你爹。”

大姐聪慧,知道父母之间关系微妙,何况父亲待自己虽好,却不如母亲这般全心全意。她虽想念父亲,又担心此事让母亲伤心,不敢提出。现在母亲主动提起,大姐儿心中一喜。

她乖巧地点点头,甜甜道:“我只去见爹爹一面,磕个头尽了孝道。”

贾琏纵有千般不是,也是大姐儿的亲爹,她来了东北不去见上一面,让世人知道了,怕是要被骂死。贾家的名声虽然已经臭了大街,但王熙凤不打算破罐破摔,女儿的名声能好一分是一分。

黛玉看她们母女情深,想起自己幼年时,生母也是这般将自己揽在怀中,眼眶一热,几欲落泪。凤姐和大姐儿天各一方,一年才见上这麽一面,总比自己和父母天人永隔要强得多。黛玉感怀身世,一时思绪万千。

宝钗暗中握住黛玉的手,温柔地拍了几下,随后转向凤姐,道:“大姐儿今年六岁了,最近跟着我们读书,该起个大名了,总不能一直大姐儿地叫着。”

大姐儿搂住凤姐的脖子,笑眯眯道:“我跟着四姑姑学画画,三姑姑学写字,二姑姑学写下棋,林姑姑教我写文章,薛姑姑教我做生意。”

王熙凤知道这几个小姑子都是才华横溢之人,得知女儿和她们学习,心中欢喜无限:“好好好,以后我的大姐儿,肯定是个大才女。”

王熙凤明白宝钗的意思,希望自己给女儿起个名字。她现在虽识得几个字了,但和真正的才女比起来还差得太远,若由她来起名,让人笑掉大牙。

凤姐立刻推辞道:“我这点墨水,哪够给孩子起名啊?你们学问好,你们给她起一个吧。”

几人听了凤姐的话,齐齐看向迎春。她是大姐儿的亲姑姑,又一直尽心尽力地照看大姐儿,若要起名,也该由她起。

迎春沉思片刻,道:“贾家下一代都是草字头,不如就叫贾芝,取自芝兰玉树,希望大姐以后有出息。”

王熙凤欣然应允:“这个名字好,就叫贾芝了。”

湘云心中始终挂念着宝玉,见衆人言谈间对此只字未提,不禁有些抓耳挠腮。

探春和宝玉关系十分亲密,这次来宁古塔也想找寻宝玉的下落,看湘云焦急,终于忍不住问道:“凤姐姐,宝玉。。。”

凤姐听探春提起宝玉二字,神色不由一暗,眼中露出几分伤感,苦涩道:“我只知道他出了家,之后就再没有他半点消息了。”

此言一出,衆人面露失望之色。

黛玉闻言轻声一叹,心下并未伤感。她一直有个莫名的预感,这次出来能和宝玉见上一面。二人之间的说是缘分也好,纠葛也罢,经此一见,也就两清了。

湘云不知黛玉的第六感,只是看她气定神閑的样子,被她感染,内心也渐渐平静下来。

黛玉几人在凤姐家住了数日,她们之前从未曾来过宁古塔,只知是犯人流放之地,气候严寒,定然贫瘠荒凉。结果在城里逛了一圈,发现和她们想象的截然相反。

宁古塔虽然偏远,但地处罗剎、高丽三国交界处,开有三国互市。虽不如京城或是江南繁华,但绝非荒芜之地。

各国商贾来往不绝,既有金发碧眼的罗剎人,又有身穿异国服装的高丽人。县城内商贸繁盛,各族交织,民风开放,衆人看她们几个娇滴滴的女子走在街上,也不以为意。

宝钗望着眼前这番景象,不由跌足叹气:“我本以为这是极北苦寒之地,哪知竟有这麽多商贩,真不该把伙计们留在辽阳。”

王熙凤没做过生意,不过执掌中馈那麽多年,懂得些基本商业知识,知道在源头采购价格更低,贩卖回京利润更高。

凤姐宽慰道:“在宁古塔采买,不见得能平安运回京城。倒不如从辽阳进货,安全不少。”

衆人闻言不免好奇地看向凤姐,等她解释。

凤姐继续道:“你们初来乍到,不知这东北深山老林里有胡子,以打劫过路客商为生。冬天大雪封山,胡子在家猫冬。如今春暖花开,胡子们都回了山上,专宰肥羊。”

提起“胡子”,王熙凤的面色有些苍白,声音也不禁颤抖起来。

衆人第一次听说“胡子”一词,不解其意,但听完王熙凤的话,立刻明白过来,这是当地百姓对土匪的俗称。

黛玉看王熙凤一脸惊惧之色,奇道:“凤姐姐,县城里也有胡子吗?”

王熙凤吓得连连摇头,道:“这有互市,人人都带着保镖,而且朝廷派了重兵把守,胡子不敢下手。我听别人提起过,说胡子打家劫舍、杀人放火、掳掠妇女、无恶不作,不知多少人家被他们害得家破人亡。”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