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未有涯(146)

作者:山海散人


“无碍的。”武经纶看着他笑,握住他的手。

陈简策拥过来,把脸埋在武经纶的颈窝,似是把脸藏起来,就不丢脸了。

有了上蹿下跳的沐青云,整个章台的人都比之前更欢乐些。

薛涛既要管理葛月这个丫头,又要打点行囊,为接下来的北归做準备。朱潇和她一起打点着太子路上要用的一应物品。从吃得喝得,到穿得戴得。

北归与当初南下时不同,那时掩藏身份,小心翼翼,安全至上,其它一切从简。

如今凯旋而归,太子殿下该有的规制,一个不能少。

薛涛打理章台是好手,对皇家规制却是外行。朱潇也是一知半解。陆炳能知道自己穿啥就不错了。

为这事,薛涛没少找武经纶。

薛涛拿着武经纶给她写得单子,照着单子一样一样打点这些物件。她同朱潇感叹,“这位状元郎真是什麽都懂,看这单子精细的,够宫里的二十四衙门喝一壶的。”

“你说对了,他们真就比不上武经纶。”

“他对殿下,真是事事都精心。”说着,拿她的手指头戳了戳朱潇的脑门,“你学着点。”

朱潇抓过她的手,放在嘴边亲了亲,“学,学着呢。”

薛涛掩着唇笑,微微红了脸。

海刚峦和武经纶催着洪尘绸把果子渡和宝山府之战的奏报折子写了。海刚峦甚至放狠话“洪总督,是想去船上写吗?等船到宸京靠岸,估计能写完。”

洪尘绸被气得,一天一夜没出房门,写完了。

武经纶把洪尘绸的折子给陈简策的时候,说了这件事。陈简策扶着桌案笑弯了腰,“敢这麽刺激洪尘绸的,也就海刚峦了。”

“提到政务,海刚峦真是谁也不怕。”

武经纶同海刚峦、卢冠南,仔细安排了建康城防。

洪尘绸这次带来的士兵,伤亡多一半。他挑一万精兵,护送船队北归。其余的夏军,加上几次战役的俘虏,全部留在南方。宁海港口留一部分,建康府留一部分。这些安排,洪尘绸全部记录在折子里,回京要和兵部、五军都督府一一奏报。

海刚峦对收複的五个行省的政务,各出了一个折子。

武经纶结合海刚峦对五个行省的民情分析,写了一个针对“商业发展”的折子。

出走

武经纶和陈简策两人面对面坐在矮塌上,中间的矮桌上排着一摞折子。

武经纶边看边感叹,“天下百姓,都想让海刚峦做自己的父母官。海刚峦当得起这句盛誉。”

“海刚峦面面俱到。”

“南方的赋役,他给了具体的建议。今年赋役全免。明年农户免征,商户按照北方的标準征收,徭役正常征。后年开始,一切正常。”武经纶说完,手指在桌面轻轻敲,在心里算着南方的收支平衡。

陈简策也在心里算着,算完他点点头,“这个折子,我要给父皇解释一下。”

自古赋役是大事,最终是要皇帝点头才算作数。

“是。”武经纶把这个折子单独拿出来,放到一边。

陈简策看武经纶写得关于发展商业的折子。他鼓励支持商户在本地开店的同时,到周边城镇甚至临近行省开店。

比如,曲靖産茶叶。曲靖的茶商可以到嘉定府开店。这种跨区域开店的,在当地府衙签署合约,开店至少五年以上。第一年免税,第二年征半税,第三年正常收税。

比如,宝山府産丝绸。宝山府的丝绸商可以到嘉定府开店。

武经纶的目的是,每个行省的府衙所在城府,茶叶、丝绸、瓷器都有店铺,每个行业可以不止一家店铺。让整个商业流动起来。

陈简策看完这个折子,“你是想让所有的大城,都如宸京那般繁华。”

“是的。我的目的就是,有土地的人继续种地産粮食。没有土地的人可以去给开店的人做工,也能赚银子买粮吃。只要人人都有事干,整个国家会越来越富裕。一个人有粮吃,有钱花,他不会想去造反。没人喜欢打仗。”武经纶缓缓道来。

陈简策举一反三,“这与流民迁入苗瑶,带动苗瑶人种地,是一个道理。”

武经纶看看陈简策,“万变不离其宗。安民,富民,强国。”

陈简策不看折子了,从一旁绕过来,窝到武经纶怀里,抱着他。武经纶一手揽着他,另一只手又翻开了一本折子。

陈简策闭眼靠在武经纶肩上,想着他刚刚说得那句——天下百姓,无人不想让海刚峦做自己的父母官。

陈简策手指点着武经纶的下巴,“天下君主,谁不想要武经纶做佐臣呢?”

武经纶放下了折子,拿着陈简策的手,放在唇上吻了吻,“非也。历史上,我这样的臣子多数被早早斩杀。殿下觉得我好,是因为殿下足够好。”
上一篇:君妻是面瘫怎麽破 下一篇:回甘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