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未有涯(1)

作者:山海散人
吾生未有涯

山海散人

楔子

楔子

弘庆二十年,五月初六。

晨光熹微,一位身着青色官服的年轻文官步入东华门。

守门侍卫对他很客气,因为熟悉,也因为敬仰。

这位年轻的文官,姓武,名经纶,表字佐廷。人如其名,腹有经纶。三年前,刚刚二十岁的武经纶中状元点翰林,钦点为太子讲读官。

去年年初开始,武经纶兼任国子监博士。

从东华门到文华门这条路,武经纶步行约一盏茶的时间。等他步入文华大门的时候,刚好辰时。三年了,武经纶从不迟到。

今日的武经纶步伐有意放慢了一些。

朝局风起云涌,变幻莫测,即便身在翰林,武经纶也难以置身事外。他不知明日他还能不能再走这条路。

大夏王朝已有百年历史,十六个行省,疆域广阔。

北邻古纳国,东部和南部沿海,西部皆是高耸入云的深山。

当今圣上弘庆帝的祖父永成帝,并非正统继位。永成帝把侄子文孝帝赶下皇位,自己做了皇帝。“并非正统”成了永成帝的心病,对手握重兵的侯爵、大臣,多有怀疑。

这种心病不可思议的遗传下来,永成帝的儿子、孙子都和他一样多疑,常常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皇帝的多疑,也体现在整个大夏王朝的兵力分布上。

大夏全国十六个行省,沧澜江把大夏分为南北两部分,各八个行省。沧澜江南部,每个行省有一万卫军。各省巡抚和总兵官根据本省情况做具体安排。

有一个例外,南部的南柔行省有卫军三万人,其中两万是沐府军。有从龙之功的南柔沐家,被大夏国开国君主特赐世袭西平侯,沐府可自有沐军两万人。西平侯世代守护大夏国,南面抵御缅国,西面压制南桂行省的苗族和瑶族,防止他们向北部作乱。但,沐府军受到朝廷严格管制,无召不得离开南柔半步,违令者诛九族。

大夏北部北羌、北勒、北括三个边疆行省,各有三万卫军。

京城所在的北直隶军备立刻就不一样了,皇城内二十二卫、京郊三大营,有军三十五万人。

边疆战事并不会因皇帝的多疑而消除。

弘庆十七年九月,古纳国悉丹部和匹尔部劫掠北羌边境甘城。

同年十月,古纳国匹尔部、吐于部和日连部,联合劫掠北勒边境幽城。

弘庆十八年二月,北羌、北勒、北括三边总督刘有辉上奏,奏请调京营士兵十万,深入两沙洲,三年内收複“金沙洲”和“银沙洲”,以从根本上保护大夏北部边境。

金沙洲和银沙洲是两块沙漠地带,在五十年前被古纳国夺走。因是荒漠地带,大夏朝廷没有再夺回来。从那以后,古纳的几个部落以这两洲为“跳板”,频繁劫掠大夏的边境城市。如果夺回两洲,北部边境连成一线,沙一卫、沙二卫、沙三卫三个卫所相呼应,可有效遏制古纳国骑兵的劫掠。

因此,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兼礼部尚书徐盛基複奏,支持刘有辉收複二洲的行动。

同年三月底,弘庆帝给了批複,準。命户部拨饷银五十万两,支持此次收複二洲事宜。

弘庆二十年三月,刘有辉上奏,万事俱备,即将开啓战事。收到刘有辉的奏折,弘庆皇帝犹豫了。他命群臣再议二洲事宜,是否该主动挑起战事。

内阁首辅、吏部尚书高世禄提出质疑,称“师出无名,耗敝国家。”另外还有五位言官上奏,反对开啓战事。这些反对的声音,成功引发了皇帝的疑心病。徐盛基为圣上百般分析其中利弊,仍难挽回圣心。

弘庆二十年三月底,皇帝召刘有辉回京。

弘庆二十年四月,内阁次辅兼礼部尚书徐盛基、北三边总督刘有辉,以“密谋战事,意图不轨”之罪名被收押入刑部大牢,皇帝命三司会审。

恩师徐盛基入狱已月余,武经纶几次托关系想去探监,终于在昨晚见到了老师。徐盛基年近花甲之年,在刑部牢狱一个月更显衰老。

牢狱光线昏暗,徐盛基对武经纶说:“保护好太子殿下。”

一盏茶的时间过去,武经纶在辰时準时到达东宫。

只见他右手微微向上提了一点袍摆,一步跨入文华门里。他擡头看到,太子陈简策在大殿门口慢慢踱着步。

五月初七,皇太子陈简策陪皇后进雨花阁。闭关念佛四十九天,祈求圣上安康、百姓和乐、大夏风调雨顺。

皇太子进雨花阁第二日,内阁公布了对徐盛基和刘有辉的审理结果:

“文渊阁大学士礼部尚书徐盛基,北三边总督刘有辉,主动挑起战事,劳师糜饷,意图不轨。取消二洲战事,京营十万大军调回京城。徐盛基革职,发配到北永行省冀城充军戍边;刘有辉革职,发配到北川行省新城充军戍边。所牵涉官员,酌情处置。”
上一篇:君妻是面瘫怎麽破 下一篇:回甘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