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草屋里捡来的小夫郎(77)
作者:三五不时
当然,这也多亏了孟冬的照顾。他昏睡那日,孟冬一人负责煎药、打水和做饭等所有的活,没有他,仅靠裴应川自己是万万不可能恢複得这麽快的。
既然身体已经大好,那就没有再休息下去的必要。今日起了早,他仍打算按照之前的安排去学堂里。毕竟文经虽然是孩童的啓蒙书籍,但也不是他这个成年人几天半个月就能学完的,想要阅读无碍,起码还要再学一段时间。
早餐是烤饼子和煮鸡蛋,之前拿回来的饼子还能保存一段时间,而且孟冬好像不喜欢这饼子,因此还剩着五六个。
“裴大哥,你今日还要去村里吗”孟冬隔着帘子问道。
自刚才起,他就在草帘后面翻找着什麽,弄出的声音忽大忽小,这会儿终于钻了出来,手中还拿着一根麻绳,不知道是要做什麽。
“嗯。可是有事”裴应川应声看去。
“没有,之前我请婶子帮我们做冬衣,她让我量量你的尺寸。”孟冬犹豫一瞬,还是没说实话。婶子都把布都选好了,就等着他去报尺寸了。
“好。”裴应川没想到孟冬已经请婶子做了冬衣,他原本也是计划要去请婶子帮忙的。提前做了也好,只是不知道做一件冬衣需要多少钱,孟冬的钱还够不够。
既如此,等他从学堂回来之后经过村口时再把他那一份钱交给婶子。
裴应川接过绳子,先量了胸围,腰围,量后打个结,插上木棍当做记号。
孟冬在一旁看着,见他测量完毕,便接过绳子帮忙测量裴应川的手长腿长以及身高。确认好各部分的长度后,他把绳子随意一团,放进了竹筐里,而后更是连一刻停歇都没有,急匆匆地同裴应川打了声招呼就出了门。
他还是头一回这样着急。
裴应川把草屋收拾干净,也带上了沙盘进了村。
一路上不仅偶遇了几位小溪村的村民,更是和来上学的孩童们撞了个正着。等走到教室时,他的身后已经跟着一群小萝蔔头了。
今日走时忘记了带木凳,裴应川只好凑合着盘腿坐在了地上,拿出文经默默诵读。
几分钟之后,徐夫子匆匆赶了过来。
几日不见,徐夫子脸上尽显疲态,不仅眼下一片青乌,身影也较前日单薄了许多,不複之前的样貌。
他轻咳两声示意孩子停下诵读,準备上课。
倒是难为徐夫子了,身体不适还要来教导孩子们学习。
之前徐夫子同意他来旁听,裴应川便同村里的其他孩子一般交了几斤米粮当做束脩,小溪村地处偏僻,没什麽人知道。可见徐夫子开设这学堂,一不为名,二不为财,只是出于自己的坚守罢了。
他听课加自学,进度比丙班学生快了许多,今日听徐夫子教导原只为複习。
裴应川端正身体,再不敢有一丝懈怠,认认真真地听起了课。
上午三个班教学结束后,徐夫子明显有些不舒服,早早地就离开了学堂,往村里去了。他这一反常举动也让学生们都心生担忧。
现在还不到下学的时间,裴应川打开叶思流借他的文经,继续温习。
见他不走,本来正要和伙伴们一起离开的叶思流重新放下了布包,跑到了裴应川面前。
“裴叔叔,你怎麽不回家。”他学着裴应川的样子,试着将自己的小短腿也盘起来坐在地上。
“时辰还早,晚些再回。”裴应川随意说道。
见他拿出书本学习,叶思流也把自己的算经拿了出来,一大一小就这样坐在了地上学习。
遇见不会的,叶思流下意识就想去求助他,便把自己的书挪到了裴应川面前,小声询问。
裴应川接过来一看,是些求圆面积的题,只不过题目要求他有些看不懂,只能让叶思流给他翻译。
于是这样裴应川能学到了新字,叶思流学到了新的解题思路,两个人倒是互补。
如此半个小时过去了。匆匆从何大夫那里返回的徐夫子又回到了竹林里。
他一走进屋子,便听见学堂里有两道人声,他轻拍胸口,小小地咳嗽了两声之后,便準备去催促孩子们快些回家去。只是还未进门,就发现这声音十分耳熟,走近了些看见背影就确定了话音的主人。
是那个前些日子旷了课的那个汉子,还有叶家的小子,两个人似乎在商议一道算术题。
他没有打扰,仔细地听两人的交谈,然而越听心下越是颤动,这汉子解题时侃侃而谈,不像是没有学过的样子,怪不得他每日下午从不来听课。
只是奇怪的是,这人竟然不识字,题目含义还需要叶小子给他讲解。他听老何说这人失了记忆,难不成失忆还有这样的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