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三个怨种前夫(175)

作者:妤芋


柏砚安静地等我瞎逼逼一通发洩。末了,他回答我说,‘没关系,我给你抓了个。’

‘抓了个?’我不明所以,‘你抓了个什麽?’

柏砚言简意赅,不想多解释,‘见面你就知道了。’

整个十八岁的冬天,我都在疑惑他到底给我抓了个啥玩意儿,但苦于任务出了以外,属于自己的生活几近于无,哪怕是睡眠都在惨遭剥夺的边缘,我再没找到能和柏砚通讯的閑暇。

直到去下一个外派基地,我才找到机会和柏砚碰面。我们约在中转站20号入口等他,这将是上半年是我们唯一的见面,下一次或许是夏季长假。人来人往,黑色的站台上,灯光惨白,车辆鲜红,同行的伙伴依次离开,我一遍又一遍地看着时刻表,焦灼地注视着转动的时针,时间即将耗尽。就在我不得不立马动身时,有人拍了拍我的肩,我一回头,便看见柏砚。

柏砚浑身湿透了,脸上都是水,分不清是雨还是汗,黑色的短发拧成一条条的绳,黏在他的脸颊上。显然,他遇到了意外,但我和他的军行车都将在两分钟后啓程,留给我们的五十秒让我和他都无心去讨论迟到的原因。

柏砚干脆利落地脱下行军包,哗啦一下拉开最里层的隔间,手唰地伸进去又立马弹出来,比过年杀猪时掏猪心还迅速。他从行军包里给我拿出来了一个圆形的白色坨子,递给我说,‘快化了。’

尽管用了好几层恒温绷带缠绕,但我依旧清晰地感知到了它的冰冷。我拿着,完全不知道这是个啥。然而,来不及问柏砚了,‘好!我走了!’我一边说着,一边朝和他截然不同的方向狂奔。他也如此,将包甩在肩上后,头也不回地飞驰而去。

万幸,我和他都赶上了车,没有被记缺席的处分。等我坐在位置上,匀了气,我便迫不及待地想弄清楚柏砚给的坨子到底是什麽。我左手举着它,右手揭开一层又一层的绷带,一个圆形的、布满尖刺的、晶莹剔透的冰体,出现在我的眼前。

我起先还不敢确认,端详半晌,上嘴啃了一口,才明确这是一块形状怪优美的冰雹。

「生日快乐,冬冬。」

终端闪了闪,柏砚的信息发了过来。

我哭笑不得地明白,原来柏砚说的‘给我抓了个’,是指给我抓了个冰雹。

当时我对柏砚送我冰雹只是感到惊讶和好笑。现在回首,一切都倍感美好。不论是柏砚精心挑选了块最漂亮的冰雹,为了送到我的手上,将这块初雪的结晶保存了一个冬天;还是在车站上短暂匆忙到连对话都无法完成的见面,都很美好。

“可惜当时储物空间不能制冷。”唯一的遗憾是当时任务紧急,我手忙脚乱,无暇顾及,只能任由这个冰雹变成一捧冰水。

柏砚不觉得有什麽好可惜的。他想的很清楚,将它放到我手心的瞬间,这块冰雹的使命便完成了。“冰本来就是要化的。”他说。

“十八岁……”我感叹道,“五十年前了啊,一想到上次和你一起过生日是半个世纪前的事儿,又点儿奇妙。”

但柏砚摇了摇头,“上一次不是在十八岁。”

姜冻冬没明白他的意思,反问,“什麽不是在十八岁?”

柏砚垂下眼,他向下望去,目光穿过透明模式的飞船,直达乌黑的土地。礁石大地皲裂出细密的缝,纵横交错,细看还能瞧见缝痕中鲜红的岩浆,如同大地的血管。

柏砚说,“上一次在初雪的时候和你见面,不是十八岁。”

可姜冻冬仍旧迷茫地看着他。

柏砚顿了顿,只能说出确切的时间点,“是三十五岁,”他轻轻地说,“柏莱出生的第一年。”

那年的初雪推迟了一周。

柏砚的记忆断断续续地恢複,但不成体系。他在两种身份里挣扎,既觉得这份记忆虚假,与他并不相配,又丧失了对如今生活的归属感。

旧日时光闪烁着,柏砚知道应该做出取舍。这道选择题再简单不过,两个选项,一个是过去式,一个是现在式,让五岁的他来,他都知道该选哪个。

三十五岁的柏砚花了126天说服自己照常生活,维系婚姻,按部就班。不过是段早已结束的回忆,明天的太阳会照常升起。他如此坚信。

可是,在第127天的夜晚,柏砚取下了挂在门口的大衣,独自消失在夜色中。

他不知道他为什麽要离开家,不知道他为什麽要沿着堤坝一直走,走到车站,搭乘一辆A437列车。他甚至不知道他的目的地,更不知道在不明白目的地的情况下,他为何走得如此笃定,好像在他无知觉时,大脑已经不知多少次规划了这条路线。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