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名流(167)

作者:也逢春


朝野皆知这位师戎郡太守乃边商出身, 高门寒庶, 江豫川以寒门跻身大梁六曹尚书之一, 心里瞧不上赫连诚,却不知他这脸皮倒厚, 只得再追一句:“那你此次进京又是为何!”

闻言赫连诚拱手往阶上御座一送,垂眸恭顺道:“自然是主上召我入都,商议郡中守兵兵器短缺一事。”

“那不就对了!”

江豫川并不点破,但满朝文武谁不是老狐貍,前言后语这麽一搭,还有谁听不清楚,看不明白?

“对什麽?”赫连诚似乎恍然大悟,“江大人是想说下官以一箱黄金换黑金,还是想说下官有谋朝篡位之心?”

如此悖逆之言,便是百官私下也要三缄其口。眼下赫连诚竟就这麽挂在嘴边,反将江豫川一军。他指尖点向赫连诚鼻尖,劈头盖脸道:“你竟敢!?”

“敢不敢似乎都在江大人一张空口白牙里,”赫连诚甚至还有閑心开玩笑,“下官可是百口莫辩呀!”

“朝堂之上强嘴硬牙成何体统?”两人打哑谜似的几个来回,永圣帝没开口,中书令崔应辰先站出来,“江大人有话不妨直说,以免耽误朝中其他要务!”

温孤翎当即后脚跟风,既然赫连诚是熊心豹胆,一计不够逼他伏诛,自然还有下一计,“既然江大人提及赫连大人,臣倒有一事啓奏。”

永圣帝端坐殿上,闻言不轻不重,“卿家但请直言。”

“大驾南渡之时,曾丢失卤簿中的司南车。”温孤翎难得忠君,“蒙天之祜机缘巧合,近日臣总算追查到一丝下落。”

永圣帝扫过跪在地上的赫连诚,“哦?”

“也是巧了,年末岁计,这几日臣与诸侍郎正在加急整理各州郡呈递的季度文帐,依例向地方官员问询核对之时,偶然得知当年赫连大人得以率兵过万斛关,”说着温孤翎也定焦在赫连诚身上,“原来正是因为寻回天子圣物司南车。”

“此事——”温孤翎踩着赫连诚的话头压过去,“虽然事后望京亦有上表奏章陈情,言明赫连大人在追及主上大驾之前遭遇海寇,司南车不幸被其盗走。不过碍于当年主上南渡定都,百废待兴,此事并未掀起太大的风浪,最后也就不了了之。”温孤翎话锋一转,半分讥讽,半分责问,“如今想来此事疑点衆多,依着望京的说法,大驾既先于赫连大人,倒不知赫连大人走的是哪条官道,竟能绕到大驾卤簿之前?”

两地之间,官道通常唯有一条,温孤翎句句不提安涛本人,句句又不离望京刺史,这是要将赫连诚与安涛私下的关系摆上明面,又横加挑拨。

绕道一事既说不清道不明,咬死赫连诚是心怀鬼胎便并非不可能。那麽司南车究竟是否落入敌手也就不得而知,藏匿圣物是为大不敬,圣物落入敌手多年未得寻回,其心更加可诛。

今日赫连诚是有备而来,李党更是!

温孤翎话音刚落,江豫川紧追不舍,“私藏天子圣物,赫连诚,你还敢装蒜!”

赫连诚也不辩驳,叫人不知他这是懒得擡头还是不敢,“微臣没有。”

“有或没有,着有司前去师戎郡一查便知。”开年的流民坑杀一案尚能震惊朝野,如今事关皇权威严,这是更好的借口。江豫川借题发挥,不仅要查,还要清算,“军中足足十万大梁将士,总有向着主上的一颗心!”

正这当口,中书令崔应辰突然发问:“温孤大人,工州文帐何在?”

各州郡地方官向朝廷呈交账册皆以文帐为名,温孤翎眉峰一动,“中书令这是要查江左州郡的账册?”

崔应辰不置可否,只问永圣帝的意见,“温孤大人既是度支尚书,方才江大人又提及黄金一事——那麽依微臣之见,不如索性先查工州账册,证据确凿才好议罪。”

定罪之前先要查证,温孤翎就等着别人开口,“历年各州上计乃是度支重中之重,臣已将今年以来江左州郡的文帐都做了整合。”

永圣帝便召羽林郎去擡那一箱子账册上来。

可崔应辰突然得寸进尺,“今年的不够,要查索性查个彻底。自主上登基以来江左州郡的所有账册,温孤大人可有留案?”

世家南渡,当数永圣元年冬末的文帐最为混乱,温孤翎下意识瞥了一眼李令驰,见他没有任何动作,犹豫着道:……然是有,只是账册数目衆多,整理起来势必会费些功夫。”

“今日首要便是商议如何填补兵器短缺一事,”崔应辰不偏不倚,句句以国事为先,堵住温孤翎的退路,“无论今日之后师戎郡太守是谁,此事不宜再拖。微臣提议,不如先解决兵器短缺的问题,再来看赫连大人是否当得起师戎郡太守一职。”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