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千禧年代(1373)

作者:渔雪


又两轮推杯换盏之后,终究来到正题。

武谦感慨地说道:“很多时候,我们其实应该向方总和方总的企业学习,但是又因为银行的特殊身份和地位,必须得谨慎谨慎再谨慎,既要国际化,又要创新发展,这个中间的度实在不好把握啊。”

方卓嗅到了主菜的味道,笑眯眯的端着酒杯,敬酒道:“今天虽然是第一次见行长,不说高山仰止,那也是肃然起敬,我相信工行在武行长的带领下一定能做好工行的国际化工作。”

武谦碰了碰杯,没有被高帽迷得神魂颠倒,直接提及工作:“想搞好国际化就得多学习别人的经验,像张总的德银,像美国的高盛,这都是极具国际化的。”

“方总,你说对不对?”

这个答案当然是肯定。

方卓略一沉吟,点了点头,没有绕弯子:“我听说工行是和高盛要有合作。”

至于这个合作怎么样,他就不评价了。

因为,银行的这一次改革和自己没有关系,它不对民间资本开放。

“方总的易科上市是和高盛合作,手下也有项目是获得它的投资,不知道对高盛是什么评价?”武谦喝了不少酒,这会说起来话却是目光炯炯。

方卓知道这位行长想听的是什么方向的答案。

工行打算和高盛合作,如果都顺风顺水,他何必来找自己?

现在要听的肯定是对高盛不利的评价。

但是吧,一方面是不确定水深不深,浑不浑,另一方面,自己整体是从高盛那里获益的,投资就不说了,冰芯的采购许可没有高盛的帮忙很可能就拿不下来——哪怕,它也是出于利益考量。

方卓是个实在人,不喜欢背后捅刀子,捏着酒杯,沉吟不语。

武谦抿了一口酒,赞许道:“是啊,就和方总想的一样,所以,我们也对这次的合作存在一些疑虑。”

方卓微惊,自己都没出声,这也行?

武谦笑道:“方总对高盛的评价要是好,肯定就直接开口,既然沉默不语,我也就明白了。”

方卓哈哈大笑,可以,这值得一杯酒。

三个人一起碰杯。

张红力忽然好奇方总对德银和自己的评价,但这会不是合适的场合。

方卓不反驳武行长对自己姿态的解读,也不承认他这番话,只看到底是有什么目的。

“工行要成为国际大行,不是畏惧与知名投行它们的合作,可是,这个合作的代价,包括我在内是存在一些疑虑的。”武谦更直白了,“10%的股份全部出让给高盛它们,也意味着股份制之后还要出让3个董事席位,方总是此中高手,肯定明白我们的想法。”

方卓谦虚道:“什么高手不高手,那都是朋友抬爱,当不得真。”

至于,这位所说的包括他在内的一些疑虑,也不奇怪,“领导”是个复数,有不同想法和意见都正常。

方卓听到这里,听出武行长的潜在意思,也觉得可以说一说真心话:“武行长,既然觉得10%比较多,那就降低出让比例便是。”

“不是10%比较多,是出让给高盛它们的10%比较多。”武谦耐心地说道,“我们愿意学习来自高盛的经验,希望建立一套符合上市公司要求的信息披露系统,也很中意它承诺的投资者关系管理方面的帮助。”

他继续说道:“但高盛似乎很多时候既当裁判又当选手,这是让人疑惑的。”

这时候,德银的张红力开口道:“高盛这次不是一家合作,还找了德国的安联集团,方总,如果都是德国,德银和安联有什么不一样。”

中间人忽然有了立场。

张红力就是从高盛出来的,这会却想挖前东家的墙角。

方卓疑问道:“脏总,你和高盛比我熟,你们德银有想法,直接去和高盛谈就是。”

张红力耸肩道:“对工行来说,确实都一样,疑虑也是都一样的。”

如果不信任高盛和安联,自然也不信任高盛和德银。

方卓觉得需要问问:“对工行来说,我又有什么不一样。”

“方总是一位和高盛关系不错的自己人。”武谦微微一笑,“行里既想与高盛合作,汲取经验,也想降低某种风险,方总不仅仅商业能力卓越,也是一位愿意为产业付出的企业家。”

方卓听到产业这个词,忽然觉得这位行长的前半句评价很可能不是出自他自己之口。

他犹豫了一下,问道:“我大概明白意思了,嗯,行长,既然你们这样认为,那能不能给冰芯投投钱?”

武谦没想到会听到这种要求,投资制造业?还是投资半导体这样落后难追的制造业?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