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千禧年代(1282)
作者:渔雪
康纳凝重地说道:“冰芯的技术引进和设备采购许可不是一劳永逸,都不用等到08年到期,这中间就要时不时面对美国那边的审查,我不认为合肥国投主导下的冰芯能顺利延续前进的步伐。”
张红力一愣,他真的忽视了这一点,主要是这几天一直在猜测方卓的真实用意,也在设计四家机构的联合,没有考虑现有第二大股东的存在感。
必须承认,康纳所说的这一条极可能发生。
截止到目前为止,内地仍旧只有中芯和冰芯可以顺畅购买相关的先进设备。
一旦最大股东变更为国资……
张红力的眉头深深皱了起来,如果合肥国投没钱,换成任何一家国资接盘,恐怕都会面临同样的审查风险。
今年中芯要赔偿台记,资金并不宽裕。
这么一看,方卓要是怀揣洗盘之心,那还是好的!
万一,他真的图个价格因素,不管三七二十一,趁着冰芯刚刚量产、可能要拿电视行业的订单、拥有胡正明为首的工程师队伍这些大家都能看到的利好,寻求高价出手……
方卓也不像不能干出来这种事的人!
“冰芯能找来胡正明,恐怕有方卓使的很大力气,还有,一些上面的优惠政策是他跑下来的,包括前台记的行销副总胡正大把项目在合肥落地也是他从中使劲。”熊晓鸽也提了醒,“不管方卓把冰芯卖给谁,卖给中芯也好,合肥也罢,我对‘后方卓的冰芯’都不看好。”
徐开伟笑了:“这特么的,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人家方总要卖公司,还能拦着不成?照你们这么说,还不如现在拿钱走人呢。”
张红力摇头:“只是可能性而已,我们不就是和风险打交道么?”
徐开伟说道:“说来说去,现在最好的走向就是一切不变?方卓不卖股份,冰芯继续发展,问题是,这不取决于我们啊。”
张红力没有回答这个问题,看向熊晓鸽:“熊总,你觉得呢?”
“我觉得徐总说得对。”熊晓鸽严肃地说道,“事发突然,我给方卓打了电话,但真把握不了他和我说的是不是真话,他说他不走我,我有点不太敢信。”
康纳强调道:“多沟通才能解决问题,现在,我们是不是能先确定一个共识,冰芯最好不被方卓卖出去。”
张红力尽管很烦方卓弄出来的不确定性,但是对他之于冰芯的重要性是承认的,进一步说道:“冰芯不能没有方卓,就像西方不能没有耶路撒冷。”
徐开伟见状,附和了一声:“想打约瑟夫格勒保卫战,得先有个约瑟夫啊,冰芯这一摊子,说实话,有方卓方总在,这是我们高盛之前愿意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
熊晓鸽没说话,默默点头,大家都认可方总的能力,这个共识……还挺顺理成章。
“熊总,你和方总最熟,我德银是不执行的。”张红力看向徐开伟和康纳,得到后者的点头,“高盛和DCM也是如此,你们IDG呢?”
熊晓鸽犹豫了一下:“如果方总还在冰芯,IDG也不执行。”
“先暂时取得一个共识,也确认一个态度,我们四家都不愿意执行对赌协议。”张红力捋了捋,“在这个基础上,熊总,你和方总关系不错,有必要拿着这个态度来和他交流,让他和冰芯都重回正轨。”
第434章 此间乐,不思蜀
有时候,人在之时不觉什么,一旦面临失去,他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
高盛、德银、DCM、IDG这四家风投的总裁都有着这样的感觉。
冰芯的情况很特殊。
审查、技术、资金,缺一不可。
不论是冰芯这个项目成立之前,还是现在已经开始量产,大家对冰芯和它创始人的印象就是——这是一家由外行人方卓创立的晶圆代工厂。
但走到这一步,从四家风投的角度来看,没有这个外行人是万万不行的。
熊晓鸽对同行们取得的共识早有心理准备,除了在心里哀叹方总对他自己有该死的清晰的认识之外,也隐约有一丝丝兴奋。
怪不得方总老是想从别人兜里掏钱,原来是这种感觉!
“徐总,张总,康纳,这是我们IDG内部整理的半导体产业前景分析报告,你们先看着,我去给方总打个电话,看看能弄个怎么样的接触章程。”
熊晓鸽分发了三份研究报告,拿着手机,走出会议室,准备发挥自己的洽谈作用。
报告挺厚,排版格式不错。
但就在徐开伟和康纳边喝茶边阅读的时候,德银的张红力却放下报告,在两位总裁的视线下起身,慢慢踱步到会议室的门边。
上一篇:开局爆红的我怎么输啊!
下一篇: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