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实业巨头(748)

作者:水下野鱼


“林局长,请坐。”陈志文笑着说道,一名助理则是上好了茶。

“陈先生,好久不见了。”林局长也笑着说道,陈志文在燕京有很多投资,自然与中央的商务部门官员有着很多接触,因此二人也认识。再者来说,即使是上沪、深海或者其他地方的,小投资当地谈,大投资还是要与中央谈的,而眼前这位,能让他亲自出面的事情,可都是大投资。

“国内在两个多月前,推出了外资可以独立的新规,我作为香港华人,非常开心这一天的出现,这代表着大量的香港资本以及海外华人资本,可以进入国内进行投资,数以百万计的就业岗位,也可以帮助上千万的人脱困了。”陈志文又说道。

这绝对不是虚话,虽然香港的资本也不是做慈善的,来内地投资肯定也是因为这里的人工更便宜,但也是有很多人,是真的想让自己家乡、或者华人群体脱困的,不少香港资本家,不去靠近香港的粤东省投资,而是要坚持回到自己的家乡,宁可多付一些长久的运费,就是这个目的。

不过,各种合资的限制,还是让很多人觉得犹豫,他们想帮助家乡人或者内地华人不假,但不代表可以把自己的事业给赔进去,这种事情,肯定是能够做到两全之后才更完美。

而现在可以单独投资了,那就会少了很多顾虑,资本操作起来也就容易多了,在原先历史上,正是内地这条政策,使得大量香港工厂加速迁移至内地,从而也间接加速了香港工业的衰落。

当然,这不是主要的原因,主要原因还是房价。如果香港的房价一直上涨,而隔壁没有内地这样的优质工业潜在基地,那香港的工业也会转移到亚洲其他地方,或者,找不到的话,就可能关门,毕竟,做实业,哪有房地产能赚钱,陈志文如果重生在今年,那还做个鬼的实业,扭头就去做金融或者地产了,谁都是喜欢赚快钱的,甚至一个发达国家都会出现去工业化以及金融空心化。

“哈哈,能够吸引更多的港资,我们中央自然很是开心。”林局长笑了笑说道:“陈生这些年来,在国内也有很多投资,不过我能看出来,曾经的合资政策,对您似乎有所困扰,如今这一条没了,我想我们很多城市,都非常欢迎陈生前去投资。”

“对于内地的投资,我们自然很有兴趣,内地目前拥有着大量知识分子以及大量年轻劳动力,非常适合我旗下的工厂,我也有意将香港的很多产业的产能转移到内地来,这可以说是多方共赢的局面,只不过,除了工厂,我们对内地的市场也很有兴趣。”陈志文顿了顿说道。

别看内地目前普遍的人均学历不高,可算上10亿人口的基数,那还是会拥有着大量潜在的优质工人,只要支付的工资比平均水平高,那就等于有着无穷无尽的优质劳动力,这就如同深海市那边的工厂,多付一点工资的同时,就能找到大批量的初中生来当工人,这样的学历水平已经不低于香港普通工人了。

如今香港地产市场逐步火热,炒房之风已起,每次一个楼盘开盘时都能出现大量的黄牛,甚至连帮派都参与进去,因为可能卖F的收入都比不上炒房了。

这种环境下,自己旗下涉及数万人就业的庞大上下产业链,肯定也是需要转移的,而且还不能等到最后,不然瞬间造成的冲击会严重影响香港市场,甚至对于自己公司产品的质量也会有影响,因此,哪怕现如今香港那边工业还在处于上升期,特别是电子产业的高利润能够轻松承受现在香港人的工资,可思虑未来,也需要提前准备了。

之前的一些项目,为了能够独资,陈志文可是费了不少心思,毕竟除了深海市,其他地方在法律上就是不容许的,想要获得许可就需要与中央谈,这也就严重限制了美的的投资,毕竟,就算他陈志文有面子,也不可能为了很多中小型项目出面吧?那能够投资的,也都是那些大型项目,而现在从法律层面,这个要求没了,那陈志文只需要直接授权,都不需要过问,下面的人自然会根据市场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地方去投资。

只不过,作为公平的交易,自己的大量投资能够持续的给国内带来大量外汇,解决国家缺乏外汇的问题,那自己自然也要有所得,内地市场这么大,与其未来便宜了那么多国家的外资,那还不如便宜自己,毕竟自己现在能够给内地带来实打实的大量利益,反观其他外资品牌,可能就是纯粹来赚钱的。

“陈生,你们公司的电子产品,早就应该拿到相关的出手许可证了吧?”林局长不解问道,之前几年,陈志文与内地的各种交易,核心就是他的产品能够在国内出售,而因为带来了大量外汇,国家上层也就同意了。

“虽然是可以在国内销售,可销售的并不多,甚至很多销售,都不归我们控制,这能卖多少,可不是完全靠市场的。”陈志文说道,许可虽然有了,可想卖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那陈生的意思是,想让全国市场多采购一些贵司商品?这一点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林局长想了想说道:“我可以让相关部门安排一下。”

“林局长,你误会我的意思了。”陈志文摇头说道:“即使今天你同意了,相关部门也同意了,可这样的事情涉及到太多人、太多的利益纠纷,想在终端扩大一个品牌,是很难的,且就算现在都成功了,可明年如果又不行了,我总不能还来找你吧?”

“那陈生的意思是?”林局长也觉得有点道理,上面可以下命令不假,但这样的事情可操作的空间太多了,又涉及到全国城市,中央虽然不至于管不了,但也不可能因为这种小事去追究所有人。

“我想在国内投资百货或者超市,自己掌控渠道。”陈志文说道。

第610章 零售业的未来

“零售行业?”林局长脸色一变,摇头说道:“陈生,这可不行,零售行业,目前还不对外资开放。”

国内改开的基本政策,就是对外开放,但这个前提是只针对工厂这样的产业,外资企业来中国投资,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来降低成本,同时适当的也可以利用本地的物料资源等等,这样一来外资工厂的成本下降,国内这边能够得到大量的就业、技术工人的免费培养、相关产业链、税收等等等好处,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至少,这是初期改开时候的想法。

只不过现实却远不如理想那么丰满,虽然国内人工很便宜,但比人工便宜的地方全球也多的是,又没有什么独特优势,加上一些层面还有不少顾虑,真正能够吸引过来的外资,在改开之后的前五年并不多,后面才发现,大部分资本家,不过是想将内地作为市场而已,他们只是想让自己的产品进入内地赚钱,而不是想着在这里投资建工厂。

而这样的想法,不要说缺乏外汇的内地,就是大部分正常国家都不会答应,只有那些在经贸、科技领域较强的,才无所谓,敢于彻底开放市场,进行自由贸易,弱的国家,不给自己境内的产业进行保护,那就是等于找死。

今年政策的改变,放开对合资的限制,其实本质还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外资工厂来国内投资,从而增加经济增长量,当然,前期有着那么多限制,可能也是不敢一次性大干,而是采取类似建立深海特区这样的同样原因,先试水,慢慢摸索,再逐步扩大。

可无论怎么折腾学习,其范围一直是在制造业领域的,就算因为国际之前的互相贸易等原因,也只是引进了部分海外的各种设备来平衡贸易,而不是放开国内的市场,特别是服务业,只有极少数行业可以让外资投资,比如说酒店,那也是因为酒店需要招待的主流客户是海外客户,也是能够给国家赚外汇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