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实业巨头(734)

作者:水下野鱼


这里面最麻烦的就是运费,因为30%成本的前提就是高效的物流运输体系,而如果放在非发达地区,运费涨个几倍乃至十倍都正常,因此,在这些地区,除非靠近海洋,或者本土化生产,不然饮料价格非常贵。

目前的国内也是处于这样的状态,饮料最合适的就是在工厂附近销售,就是两乐加非常可乐也是如此,顶多靠近港口,可以方便的通过海洋运输,那就能降低成本。

京津塘高速公路外加塘沽港口,不光对本土工业有着促进作用,对消费也是如此,比如说非常可乐的生产基地在上沪或者香港,就可以通过海运运过去,然后再通过高速送给数千万人的市场,未来的沪杭甬高速也是如此。

当高速公路及港口一个一个的完善,国内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饮料市场也就迎来指数级的消费增长,到了90年代,便到了多家内部称霸的时代。

“陈生,您的意思,是要掌控这些企业,还是只是投资?”秦志豪问道。

“不需要掌控,纯粹投资就行了,股份越多越好,但管理权这边,我们可以放手,除非他们遇到了非常大的问题。”陈志文说道。

这些在80年代出名的企业,实际上到了90年代,基本上都活的很好,规模越来越大,走向全国市场,可惜,后面发生了“两乐水淹七军”的商业悲剧,国产饮料品牌几乎全军覆没,直到21世纪之后,娃哈哈之流崛起,才算翻身。

现在么,陈志文当然不会容许这种事再次发生,不过,想要干涉这种事,就必须要亲自参与进去,比如说,成为其中的股东,不然人家与两乐之间的交易,外人没资格管,而做了股东,自己也会有着很大的利益回报。

与两乐的思路不一样,陈志文并不需要只为红牛考虑,而想方设法的灭绝其他饮料,先不说这种行为有点吃相难看,就是实际也做不到,两乐湮灭七军之后,一样有其他国内品牌在后续出现,还是抢走了市场。

内地这样的大市场,除非是法律限制,不然没什么人能够在饮料这种行业长期控制整个市场的,甚至就算走多品类多价位的开发路线,也是不可能的,一个公司的思路与精力总是有限的。

因此,追求与很多有潜力的企业,进行共同发展才是王道。

同理,其他部分行业也差不多,这里面的根本逻辑,就是一个企业,不太可能与全国各地那么多优质人才对抗,加入在一起互惠互利才是最划算的。

只有可乐算是例外了,因为成本已经被规模化降下来,其他聪明人不傻,不会进场。

“好,那我这就派人过去,现在的内地,对于能够与外资合作,还是很欢迎的。”秦志豪点点头说道。

“另外,尝试在国内推广水果类饮料,特别是橙汁类的,这样也能帮助国内果农,增加他们的收入。”陈志文又说道,他可是记得后世的汇源果汁,曾经是多么的风光,随后后来被可口可乐的收购给坑了,但至少说明这个市场还是不错的。

“好的。”秦志豪顿了顿,又说道:“陈生,还有另外一件事,是关于伊利的,伊利的市场部一位副总裁,在去年开始,前往了内地考察,他认为国内的牛奶会有很大的市场,现在很多家庭只能生一个孩子,对孩子的花费也都趋向于高级,特别是城市里的,有着很大的意愿去购买牛奶。

只是,很多地方不适合养牛,而牛奶又很难长距离运输,再加上国内交通不便,所以如果伊利进军国内的话,可能会有着意想不到的成绩。”

“国内应该也是可以做奶粉的吧?”陈志文问道。

“是可以,只是无论设备还是技术方面,国内奶粉都不太好,口感方面也不行。”秦志豪说道。

“嗯,那行,这件事你们自己决定怎么操作就行了,我是支持你们去国内投资的,不管是做奶粉还是液态牛奶,或者你们有能力出口都行,不过要注意质量。”陈志文点点头说道。

未来的国内奶业,的确是个不小的市场,不过,这种事在目前来看,还不值得他亲自过于关注,同意收下放开手去做就行了。

“好的,陈生。”秦志豪说道。

“老周,沪杭甬高速项目怎么样了?”陈志文转向周家杨问道。

红牛虽然规模大,但目前也已经基本上成规模了,在全球的优势已经奠定,不出什么大意外,基本上也就会如原先历史上的一样,成为全球十大饮料品牌之一,这种传统行业,陈志文也没什么特殊帮助能力,特别是规模越大越不需要自己干涉,反而在未来,与各种品牌的竞争中,需要的是优秀的管理运营人员。

不过和黄就不一样了,这家公司是传统的重投资企业,可能每年都需要选择一个或者数个大型项目进行投资,每一个少则几十亿多则上百亿港元,成功了自然好,失败了可能就会伤筋动骨,因此,陈志文也比较关注,在这个内地刚刚开始大规模基建的时候,他也是需要经常提一些投资要求的,从而保证和黄基建发展的顺利,等再过十年,当和黄在内地有着大量优质高速、港口资产后,且最好的位置也已经发展完毕了,那到时候就随意让手下去自己选择投资就行了。

沪杭甬高速公路,作为未来全国排名前十收益的高速公路,连通上沪、哲江省北部数个大型城市,经济重要性之高,恐怕也是经次于京津塘高速公路了。作为和黄集团在国难日第二个投资的大型高速,陈志文自然也比较重视。

周家杨回答说道:“目前还在现场查询合适的路线,这条公路,并非中央早年制定的主道公路,因此,在我们提出来建这条高速之前,内地那边也没有考察道路问题,所以现在需要花一点时间来定下高速公路的路径。

另外就是江南水乡,水路非常多,很多土地也不适合建高速路基,或者需要花大价钱打桩,这一点与京津塘高速公路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需要花费一段时间。

不过内地也一样同意了先征多一点土地,为未来双向四车道做准备,现在只建两车道。”

“好,按照你们正常的流程来就行了。不过如果能以金钱换时间,那就要快一点,比如现在的前期调研,后期的开工,条件可以的话,就要加速。”陈志文说道:“时间也是利润的一部分,早一点建成,早一点收费,我估计,沪杭甬高速的收益不会低于京津塘高速,另外几年后可能还会有进一步的提高。”

“明白,陈先生,我们一定会保证项目进度。”周家杨答应说道。

“行,和黄这边我还是比较放心的,你们也跟内地合作这么多年了,高速也不是第一次建。”陈志文笑了笑,问向董有为道:“老董,在国内投资文化东方酒店,与内地协商的怎么样了?”

置地作为陈志文在香港的地产主力,在内地的投资其实不算多,不过它是陈志文旗下,唯一拥有五星级连锁酒店的公司,虽然五星级酒店,在海外已经成熟的市场上想扩张是难如登天,但在空白市场内地,可就是很轻松了,且内地地产市场本身也处于价值非常低的状态,未来升值潜力巨大,加上目前市场普遍看好内地的旅游业及未来经济,置地投资国内酒店行业,自然也就很顺其自然了。

“目前已经有12栋酒店在同步建设了,上沪那边,4栋是独资的,其他8栋分别位于粤州、金陵、天津等大城市,我们持有49%股票。”董有为回答道。

“12栋酒店,资金压力不小吧?”陈志文点点头,又问道,如果只是普通的五星级酒店,那投资其实也不算很大,但陈志文要求的可不是一般的,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内地没有商业地产,他们能够选择的位置都是黄金位置中的黄金位置,这样的地方,现在能有机会投资,自然得一次性投个大的,且国内后续的商务旅游行业都会有着非常快速的指数级发展,酒店基本上也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建大型酒店,从其商业本身来说,也是有很高利润的,而国内各个城市,自然也希望外资来投资酒店时建的越大越好,他们可以获得外汇、解决游客居住问题、刺激基建及服务业就业等等好处,就是都建12栋高级酒店,对资金的要求肯定很高。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