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实业巨头(412)
作者:水下野鱼
在21世纪,后世的经济周刊筛选出了全球百佳CEO,通用电气的CEO韦尔奇正是其中之一,当然也包括拯救克莱斯勒的李艾柯卡。
80年代的通用电气,虽然在规模上空前强大,但韦尔奇深知其中危机,整个公司涉及的业务太多了,从复杂的航空发动机到最简单的电动工具,通用电气的业务超过千项,整个公司管理层臃肿不堪,上百位高层负责着公司不同业务,而每个业务,又有着数个乃至十数个大区域的总监等等,甚至连很多高层自己都搞不清公司有多少业务。
这种情况下,大量管理资源消耗在其中,为了理清整个公司的业务,韦尔奇提出了数一数二原则,只要不是前三级别,或者有潜力成为前三级别的业务,其他的,全部卖掉,不管这个业务,现在是不是在盈利,盈利的就多卖点钱,不盈利的就少卖点。
这个策略,在通用电气内部遇到了极大的阻力,对自己革命是最难的,那些会因为革命而损失利益的群体会拼命反抗,这些人是不会在乎公司未来的,只在乎自己。
而一个厉害的CEO,除了要有策略,还需要有能力有魄力来完成这个目标,韦尔奇就是这样的人,花费了十年时间,通用电气大部分业务全部出售,剩下来的,都是蓝星之上最尖端的顶级科技公司。
“你是想收购通用电气的家电业务?”亨利摩根心中一惊,说道:“艾瑞克,虽然通用电气的家电业务的确谈不上最强,但市场规模可不小,你想收购的话,恐怕没个十亿美元,是打不住的。”
“钱越多,你们投行不是越开心吗?”陈志文笑着说道。
在原先历史上,家电业务,通用电气在几年后就出售给了欧洲的一家公司,甚至在历史上的明年,韦尔奇就出售了自家的中央空调业务,因为这个业务在美国市场只有10%的份额。
这个份额,在管理臃肿的通用电气来说,没什么意义,毕竟,家用电器领域的竞争早就白热化,这个市场的利润率很低,不过对于美的来说,却是一个突破,既可以获得技术,又可以获得渠道,至于利润率的问题,在美国生产当然利润率,但搬到亚洲去,或者几年后路线更明确的内地,那就没有任何问题了。
“行,那我等会打个电话,与摩根士丹利的人讨论一下,他们对这个收购,应该会很感兴趣,可能这两天就会派人过来。”亨利点点头说道,仔细想想,虽说收购价格可能在十亿美元左右,但是是可以借助投行的资金的,以陈志文旗下几个业务的发展情况,任何投行也都原因借钱给他。
“那好,我就在这里等着他们。”陈志文点点头说道,之前AMC想与通用电气合作却没有成功,才让陈志文想起在80年代,这家巨头可是出售了大量的业务,而自己,正好缺不少,两者相配合,再完美不过了。
第353章 内地汽车产业投资的进展
对于可能涉及高达十亿美金的收购案,哪怕对于美国的几大银行巨头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业务,在得到消息的第二天,摩根士丹利的副总裁吉姆连夜赶了过来,与陈志文会面,讨论了一天,充分了解了陈志文对于收购的需求。
不过,作为投行,当得知陈志文有打算收购一家规模不小的家电公司的时候,摩根士丹利的人建议陈志文需要考虑一下其他可能性,因为如果有其他的备选,那么就可以有与通用电气讨价还价的底气,而如果没有谈成,那么备选的也可以成为正式目标。
陈志文也欣然答应,他想收购通用电气的家电业务,是因为知道韦尔奇有着出售的打算,但也不是绝对的唯一选择,如果有其他规模还行技术也还不错的家电公司愿意出手,或者摩根士丹利这种投行有办法让对方出售,那他也是乐意的。
美国的公司文化,除了少数,大部分都是时间长了之后,便是由管理层执掌公司管理权,他们这群人喜欢用各种方式分散公司的股权,这样对管理层自然有好处,因为那么多董事或者股东是很难聚集在一起对他们形成什么威胁的,但与香港的港灯一样,当遇到外资收购的时候,一旦收购方出的价格打动了大部分股东,那管理层也就无力回天了,无论怎么样,在法律层面上,股东大会永远是最高权力所有者,当股东太分散的时候,管理层也没办法说服那么多股东放弃眼前的巨大收益而支持他们了,这样一来,各家投行也就有着自己的机会了。
协商好之后,陈志文又会面了负责他在美国部分金融业务的巴瑞·迈克尔,这位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的美国人,也是目前陈志文旗下主要业务中,为数不多的非华裔,随着自己产业规模的扩大,他不可能一直都使用华人,特别是在美国的地盘上,哪怕是AMC,顾德华也只是高层之一,真正的管理者还是美国团队。
“巴瑞,有几件事,我需要你去操作。”陈志文说道。
“boss,您请说。”巴瑞很礼貌的说道。
“你也知道我旗下的美的已经推出了个人计算机业务,而我投资的苹果集团,主营业务也是个人计算机,所以考虑到法律风险,我准备清理掉手中所有的苹果股份,这一点我已经与苹果的乔布斯商量过,他们答应会替我们寻找合适的买家,但这件事,他们能不能做到,我不确定,所以,你这边,也可以适当放点风出去,寻找最合适的买家。”陈志文说道。
“好,苹果的股票应该很畅销,就是您持有的股份太多了,如果一次性出售的话,一般的买家恐怕难以接手,而且,这么多股票出售,恐怕也会引起对方的怀疑,以及压价,还有就是这么大交易,恐怕会影响市场。”巴瑞并没有问为什么,这是基本职业节操,只是一步一步分析出了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
“所以,可以以一个月出售1%的额度,慢慢出手,如果找不到合适买家,那也可以适当的在股票市场出售,这样的话,差不多一年时间就可以套现完毕。”陈志文说道。
虽然历史已经改变,但大趋势还是差不多,苹果在80年代的衰落还需要再等个两年,而股票巅峰期,也就后面一年左右的时间,这段时间正好慢慢套现,不需要考虑完全到最高点,逐步套现就行,怎么说他也是苹果的大股东,美国的上市法比香港要完善的多,收购还好,只要不在乎投票权,是可以适当隐瞒一下,但套现可不行,必须是要公布的。
“好的,我会放出消息,说有人要出手部分苹果股票,再联系一下我认识的一些大基金。”巴瑞点点头说道。
“嗯,还有就是我要求你收购部分股票,一个是可口可乐,第二个,百事可乐,第三个,是通用电气,股票越多越好。”陈志文又说道。
“boss,我想问一下您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这样我才好合理的安排收购方案。”巴瑞想了想问道。
收购一家公司的股票,目的不一样,那么操作也不一样,比如只是为了经济投资,为了成为大股东,为了成为董事会成员,又或者终极目的,为了收购对方,提前知道老板的目的,那么他就能更好的执行。
“短期来看的话,纯粹是为了投资收益,我们手中闲散的资金,一直都是买的美国国债,这个回报太低了,我比较看好这两家饮料巨头公司,通用电气的话,就是看好他们的CEO韦尔奇。”陈志文说道。
作为传奇CEO韦尔奇,陈志文可是知道,这位可是将通用电气在十几年的时间送上了神坛,市值从80年代的100亿美元出头到十几年后的接近5000亿美元,在90年代末,一度能够威胁到电子科技巨头微软公司的全球第一市值地位,这可以说,是传统科技巨头的最后的辉煌。
两家可乐公司,在未来的收益也很高,倒不是说他们也有什么创新,而是因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大量亚洲国家脱贫,欧美的通胀也因为大量亚洲货物大幅度下降,加上电子科技的促进,全球对于饮料市场的需求在未来十几年会出现井喷式的爆发,这自然促进了两家巨头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