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实业巨头(238)
作者:水下野鱼
而在他的印象中,湾湾的这些应该都是始于德州仪器的副总裁张中谋离开美国回到湾湾成立的台积电,而且还是80年代,就他现在所知,湾湾那边根本也没什么有点名气的芯片公司。
“不但有芯片,还有液晶,只不过都是刚刚成立。”雷盛利说道:“这也是前段时间,徐生偶然之间从一个朋友口中得知,早在几年前,湾湾政府就开始准备发展芯片与液晶产业,只是因为政府效率低,这件事一直在慢慢进行,湾湾也比较省外汇,跟很多工厂谈了很久,直到去年才定下来了生产线,到了今年才开始生产,比我们的效率低了很多。
但有一点,湾湾政府在很久之前就派遣了数百名电子方面的工程师,前往美国的一些大厂实习,这些人在美国工厂学习了数年时间。”
“还有这种事?这可真是天助我们美的了。”陈志文差点开心的哈哈大笑起来。
真的是困了送枕头,钱可以解决的事情很多,比如购买生产线设备、购买技术专利,只要不是最先进的,一般都不是问题,但技术人员方面,就很头疼,有钱挖人不难,但想挖一个团队,就很难,而芯片或液晶车间里的所有方面的工程师,那就更难了,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可能比收购这家公司还要难得多。
特别是这里是香港,高技术工业的荒漠,挖人只能去海外挖,而且与技术较不错的日本文化不同、语言又不同,但湾湾就不一样了,最起码大家都是华人,粤语与闽南语虽然也不太一样,但根基同种,稍微磨合一下,就可以了。
“我去调查了下这件事,这些人都被送到IBM、英特尔、惠普等工厂实习,他们是湾湾特意挑选出来的高技术工程师,又都懂英语,这几年下来的经验肯定很丰富,只是,他们与湾湾政府都签下了培养协议,想要离开,这些人需要支付不少的违约金。”雷盛利说道。
“多少钱一个人?”陈志文问道。
“差不多一万美元一个人,这个价格,以湾湾的物价,是非常高的,估计湾湾政府也是担心这些人被美国公司留下来。”雷盛利说道。
“他们在湾湾的薪水是多少?”陈志文又问道。
“我的那个朋友,其实也是这群工程师之一,他们回到湾湾的薪水,差不多在10000新台币一个月,这在湾湾其实已经是非常高的工资,但他们还是觉得太少了,可能是因为习惯了曾经在美国同行的工资了,所以才偶然跟我联系上了,他本来是想借着我的关系去日本。”徐志山说道。
“原来这样,这倒是合理了。”陈志文点点头说道。
高端产业的人才,其价值跟所在地没什么关系的,他们的价值一直跟国际接轨,因为在发达国家,他们也能找到很不错的工作。这也是为什么后世的内地,很多人才都去欧美的原因,直到内地经济到了一定规模,加上物价控制的低,才让留住人才变的容易。
“所以我们可以从这边下手,就是一万美元的违约金,有点贵了,而且我们这边也不需要几百人。”徐志山说道。
“一人一万美元,倒也无所谓,这样吧,你们安排湾湾那边的猎头公司,或者徐工你的那位朋友,将这些人的资料先弄到手,了解清楚他们每个人的能力,然后你们综合挑选一下,觉得我们需要哪些人,就动手挖过来,薪水方面,都可以谈。”陈志文想了想说道。
一万美元,在如今房价已经涨了快一倍的香港,可以轻松在非优质地区买一套全款房,或者太古城、黄埔花园这类的优质小区付个首付,这是很多港人一辈子的梦想,只是相比于芯片产业来说,就是九牛一毛了。
光是这类精通英语又有电子产业根基的人才,香港这边就很难找到数百名,能够被湾湾政府选中送去美国,本身在这方面就基本上是专业级别的,而在芯片大厂几年的经验,更是可遇不可求,如果不是湾湾政府出面,想安排这么多人去英特尔、惠普这样的工厂去实习,怕不是白日做梦呢?
“还有一个问题,这些是湾湾他们半导体产业的核心人员,我们这样大规模挖人,恐怕会引起他们不满。”雷盛利说道。
“不满就不满了,他们又能拿我们怎么样?”陈志文摇头说道:“只要我们不做绝,挖个一部分过来,不会有什么大不了的。掌握一个平衡就好。”
第231章 垄断香港零售业
“好的,那我会安排人去一趟湾湾,先查清楚这些人的基本情况。”雷盛利点头答应道。
陈志文又道:“徐生的那位朋友,可以给点好处,这样会方便很多。”
“明白。”雷盛利说道。
“好,这件事比较重要,有了进展就告诉我。”陈志文点点头说道,靠着这个工厂,就算真的哪一天能够给整个香港的各家电子工厂生产他们需求的芯片,那也不会利润很高,毕竟自身技术还比较薄弱,外加香港本土都是最简单的电子工业,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利润空间。
但意义上可就重大多了,任何事情都是由易到难,稳住发展,就能提高自己。
“好。”雷盛利又说道:“徐工,你先去忙,我与陈生还有一些事情要谈。”
“那我先走了。”徐志山连忙站了起来,微微点头后离开。
雷盛利说道:“陈生,彩管工厂的事情,与港府的谈判有了一些问题,港府认为彩管工厂对环境的污染比较大,不太愿意在元朗批这个地皮,倒是建议我们将工厂搬到天水围去。”
“元朗偏远的乡下也不行吗?”陈志文皱眉说道。与普通家电、电机、制冷压缩机这类家电或者零部件公司不同,彩管工厂的很多工艺,是有一定的污染性的,很多生产过程中需要用不同的酸性物质、各种胶水、一些化学物质等等。
当与索尼谈好收购对方一条生产线后,陈志文并不准备将这个工厂放在现有自己的美的产业园内,一个是彩管产线需要占地面积过大,美的产业园不太适合,第二就是污染问题,美的产业园内有着部分红牛工厂外加正在准备的芯片与液晶工厂,都是不能接受身边有一家会污染环境的工厂的。
因此,陈志文安排雷盛利与法务部的林彦明一起与港府协商,在离美的产业园不算太远的地方找一块面积可以的地皮,来建这座彩管工厂。
“元朗的面积并不算很大,港府那边担心给我们批了大块的工业用地,以后他们不好发展,特别是我们工厂还有一定的污染问题。”雷盛利说道:“如果是一般时候,我与林生可以与港府好好谈谈,但索尼那边似乎已经准备好了,准备拆装设备发运,所以我想问一下陈生的意思。”
“污染的问题不用担心,索尼在日本的工厂,本身就有很强的环保设施,如果不够的话,我可以再投资。”陈志文想了想说道:“但是地皮的话,还是需要在元朗的,这样方便很多,你拿个香港地图给我。”
开工厂固然重要,但生命安全与健康更重要,对于这一块,陈志文一直非常重视,旗下很多工厂都是从日本欧洲请来了安全方面的专家来指导,也因为美的旗下主要都是组装,小事故发生了几次,大事故至今也还没出,而现在要涉及到有污染的行业,特别是员工直面有毒物质,那肯定是要投入资金来保护员工安全,以及周围百姓的环境安全。
“好的,稍等。”雷盛利连忙答应,很快就拿过来一张地图。
“这里,应该是几处小山坡吧?”陈志文指了一个地方说道。
“是的,有几处几十米高的小山丘,这地方我也去过,当地不少农民在山上种了一些菜。”雷盛利说道。
“那跟港府商量一下,把这块地拿下来,我们将小山丘给移平。”陈志文说道。
“移平山丘?这倒是可以,但也需要不少钱的。”雷盛利点点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