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塔(3)

作者:张爱玲


在《易经》里,一个首次坦露的具体情节,是母亲杨露从国

外回来探视正读香港大学生活拮据的琵琶,当时历史老师布雷斯

代(这段情节《小团圆》稍稍提及,没有细节,历史老师名为安竹斯。)好心资助了琵琶一笔八百元的学费,琵琶将这好不容易得来的

一点钱全数交给了母亲,后来竟无意间发现母亲轻易把这钱输在牌

桌上了。杨露以为女儿必然是以身体作了交换,她催促琵琶亲自

前往老师住处道谢,之后并偷偷窥看琵琶入浴的身体,想发现异状,

这事却使琵琶感到羞辱极了。

任何人读了母女间这样的对话后,都要毛骨悚然:

再开口,声音略显沙哑。“比方说有人帮了你,我觉得你心里应该要有点感觉,即使他是个陌生人。”

是陌生人的话我会很感激,琵琶心里想。陌生人跟我一点也不相干。

“我是真的感激,妈。”她带笑说,“我说过我心里一直过意不去。现在说是空口说白话,可是我会把钱都还你的。”

“我知道你爸爸伤了你的心,可是你知道我不一样。从你小时候,我就跟你讲道理。”

不!琵琶想大喊,气愤于露像个点头之交,自认为极了解你。爸爸没伤过我的心,我从来没有爱过他。

——《易经》(第一二一至一二二页)

这是一个多时不见母亲的女儿,巴巴地转两趟公交车到浅水湾饭店的对话。何等扭曲的关系,父亲叫作“二叔”,母亲叫作“二婶”,比陌生人还紧张防备,时时记得还钱还情,永远看到母亲在整理行李。琵琶从父亲和继母的家领受到寄人篱下的羞辱,从母亲和她不断更换的男友感到另一种无靠。最后母亲告诉她当初被自己的母亲逼迫结婚,并暗示了她为何不能如此有所图报,母女间的信任决了堤。

琵琶不敢相信自己原先居然还想依靠她,在狂奔回宿舍之后,噩梦追逐,痛楚圈禁,一辈子都没有回过神来。在荣华表象下,她只像小猫小狗般地妆点着母亲应有的华美生活,还不如保母何干在厨房絮絮叨叨边弄吃的边骂乡下来的不成材儿子,让他睡在厨房地上住了个把月才赶他回去。母亲没有爱过她,母亲怪别人还来不及呢!

张爱玲在《造人》这篇散文里曾说:“父母大都不懂得子女,而子女往往看穿了父母的为人。”《易经》里琵琶是这么说的:“我们大多等到父母的形象濒于瓦解才真正了解他们。”这难堪的华袍长满了蚤子,张爱玲第一次近距离检视自己的生命伤痕,离开了她的上海和前半生后,在自己憧憬的西方世界自我监禁了四十年,与外在环境全然无涉,连与赖雅的婚姻也不能改变这事实。她聚精会神反复改写那没人想看的童年往事,在更换旅馆的不便里,在蚤子的困扰中,在絮絮叨叨问候宋淇和邝文美的琐碎里,直到生命的终结。“许久之前她就立誓要报仇,而且说到做到,即使是为了证明她会还清欠母亲的债”。

这是一个太悲的故事。繁华落尽,往事成烟,只留下一个活口来见证它曾经的存在。由于伤重,过早封闭了心灵的出路,张爱玲的创作生命实在萎谢得太快,像她自己形容的,如同看完早场电影出来,满街大太阳,忽忽若失。她的写作不仅速度缓慢,也算得上坎坷,六年写了二十余万字,再压在箱子底四十年,和《粉泪》(Pink Tears)这部英文小说一样无人问津,也几乎要白写了。

真实人生里,另有一桩更不堪的事,发生在弟弟张子静身上。

一九九五年孤居上海晚景凄凉的张子静,骤闻姊姊去世,呆坐半天,

找出《流言》里的《童言无忌》再读“弟弟”,眼泪终于忍不住地

汩汩而下,在《我的姊姊张爱玲》书里说:“父母生我们姊弟二人,

如今只余我残存人世了。……姊姊待我,总是疏于音问,我了解

她的个性和晚年生活的难处,对她只有想念,没有抱怨。不管世

事如何幻变,我和她是同血缘,亲手足,这种根柢是永世不能改

变的。”(一九九五年张爱玲去世后,季季于上海访谈张子静,与他合作写成“我的姊姊张爱玲》一书,一九九六年台湾时报出版公司出版,二〇〇五年台湾印刻出版社再版。)这个事实,在《雷峰塔》里被无情地推翻了。在这部自传性很高的小说里,张爱玲笔下的弟弟不但早天,而且“眼睛很大”的他,很可能血缘和舅舅一样有问题:

“他的眼睛真大,不像中国人。”珊瑚的声音低下来,有些不安。

“榆溪倒是有这一点好,倒不疑心。”露笑道,“其实那时候有个教唱歌的意大利人——”,她不说了,举杯就唇,也没了笑容。

这是张爱玲八岁,弟弟七岁,母亲(露)与姑姑(珊瑚)刚返国时的对话。在《雷峰塔》卷尾,琵琶逃出父亲的家后未几,弟弟(沈陵)罹肺结核,在父亲和继母(荣珠)疏于照料下猝逝,才十七岁。琵琶觉得心里某个地方很迷惘,“将来她会功成名就,报复她的父亲与后母。陵从不信她说这话是真心的。现在也没办法证实了。他的死如同断然拒绝。一件事还没起头就搁起来了”。

弟弟的死,显然不是事实。真实人生里的张子静一生庸碌,念书时办了个刊物,向已成名的张爱玲邀稿被拒:“你们办的这种不出名的刊物,我不能给你们写稿,败坏自己的名誉。”熬过文革时期,他中学教员退休,落寞蜗居在父亲唯一留下的十四平方米屋子里,在季季访问他两年后(一九九七年)去世。或许血缘之事只是虚构的波澜,我只想着张爱玲这么早就下笔这么重了,假设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这部小说在美国“功成名就”,或一九九五年她去世时与其他作品一起出版了,一直仰慕着她的弟弟读了,那恐怕就是震惊,而不是眼泪汩汩而下了。因此我不相信张爱玲一九九二年致书宋淇“《小团圆》要销毁”是因为顾虑舅舅的儿女或柯灵的感受(季季,《张爱玲为什么要销毁(小团圆)?》,《中国时报》二〇〇九年四月二十三至二十四日。),她的作品更早就无情伤害过父亲、继母、舅舅许许多多人,以及……弟弟了。

写作是何等伤人伤己且妨害正常生活的行当,回忆,就是那劈伤人的,沉重的枷锁。如今张爱玲的第一炉香和第二炉香都已经烧完,故事也该完了。在炉香袅袅中,那个童女仿佛穿越时空异次元,仍然圆睁着四岁时的眼,怀疑一切,并且相信文字永远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与一切证据。

(本文作者为台湾逢甲大学中文系教授)

编辑说明

一、《雷峰塔》为张爱玲于一九五七年至一九六四年间创作的英文自传体小说,原书名为:the Fall of the Pagoda。

二、台湾皇冠文化延请译者赵丕慧翻译,于二〇—〇年九月出版《雷峰塔》中文版定本,本书则以此为底本进行修润。

三、译者采取的翻译原则为:对英语原文亦步亦趋,并参考张爱玲特有用字及语句习惯翻译,期能忠实反应英文版内容。

四、内容除明显错字予以更正外,在编辑上尽可能还原作者特殊的用字习惯、方言用法,以及人、地、物之旧时译名。



琵琶把门帘裹在身上,从绿绒穗子往外偷看。宾客正要进去吃饭,她父亲张罗男客,他的姨太太张罗女客。琵琶四岁母亲出国,父亲搬进了姨太太家,叫做小公馆。两年后他又带着姨太太搬了回来,带了自己的佣人,可是吃暖宅酒人手不足,还是得老妈子们帮着打点。从不听见条子进这个家的门,可是老妈子们懂得分寸,不急着巴结姨太太,免得将来女主人回来后有人搬嘴弄舌。亏得她们不用在桌边伺候。正经的女太太同席会让条子与男客人脸上挂不住。

张爱玲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