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底(85)
脱了外套,时骆从兜里掏出烟盒,递到两人面前,“抽吗?”特意掀开按扣,上下颠了两下。
为着这个炫耀的时刻他等了一天。今天在办公室,本来准备先在曲暄面前闪一闪,结果刚问要不要抽,就被人翻着白眼“你想我被这个警报器撒一身水吗”给拒绝了。时骆非常遗憾。
邢储顺手从里面抽出一根,“你怎么随身带烟了?”
都简哼了声,洞察一切地说:“人家是让你抽烟吗?明显是让你看装烟的东西。”
时骆一脸“兄弟你很懂喔”跟都简干了一杯。
邢储后知后觉,喔了下,接过木头烟盒瞅了瞅,“弟弟送的?”又因为职业关系顺口评价道:“料子不错”
“那可不,他自己亲手做的。”
邢储点点头,“弟弟手工挺好啊,字也刻得不错。”
达到目的,时骆满意地收起烟盒。
都简好笑地瞅他,摇头道:“出息。待会儿我把弟弟叫来让他看看你这样儿。”
日子慢慢过,两人都有空的时候便一起吃顿午饭或晚饭,不然就是在俞北兼职的那天,时骆忙完了也顺便去坐坐;有时候再顺理成章一起回时骆家,想着法儿地多在一起待会儿。
一月八号,学校开始分组进行开题答辩。一组五个导师和学生若干,每人准备五分钟的答辩,再接受十分钟的提问,导师根据学生表现和对材料的理解作出评价,以此决定是否能够通过答辩。论文开题占总成绩的40%。
做足了准备,也得到金柏水的肯定,俞北对这次开题还算有信心。提前两天做好PPT,又练习了几遍。
轮到俞北的那天下午,他按时找到教室。挑了个不挡道的地方站着,检查一遍待会儿要上交的资料和导师签字。
时间一到,大家根据分组名单进入各自的教室;俞北排在第二个。
他在位子上坐着,金柏水忽然伸头进教室,样子像是跑过来的。原本应该在额前的头发有些乱蓬蓬支在头顶,眼睛在教室扫视一圈冲俞北招手示意他出来。
跨步走出去,俞北疑惑道:“金老师?怎么了?”
金柏水面色焦急,语气恼火地问:“你最近得罪谁了吗?”
“……,没有吧。”
扒了把头发,金柏水皱眉叹气:“算了先不操心这个,你待会儿不要着急,把准备的内容讲清楚。东西带齐了吧,要交的报告和USB?”
“嗯,都带齐了。”
金柏水又看看俞北,“我得先过去,到时候万一有什么事儿你赶紧跟我说。听见没?”
“出什么事儿了吗?”
“暂时不清楚,你好好答辩,别的先不管。”
“好。”
俞北的论文主题是“如何从审美的角度翻译英语文学的诗歌和抒情描写片段”。在金柏水的推荐下,重新着重阅读了很多经典英语原著,以及经典版本的翻译;又在冷门和新兴作家等没有现成翻译的作品中选取喜欢的篇章进行了翻译。
对金柏水突然的到来有些纳闷,不过这不至于影响他的发挥。俞北逻辑清晰条理清楚地进行了五分钟的阐述。
点评的时候,坐在第一排的冯老师先说话了:“首先,主题就有些模棱两可,以审美的角度到底是个什么角度呢,主题不清楚那么相关的文献翻译是怎么完成的呢?”
“刚刚在研究方向里我有说过,这个主题的意义在于,普通对于翻译的要求更偏向于‘懂’,即把源语言,转换为目标语言。帮助想要了解原本内容的人以能看熟悉的形式读懂那些内容。但是,如果只是进行这样一种简单的转化,文字或者文学的审美感很可能会大大减少;尤其对于文学作品,可能有的人读过粗制滥造的翻译版本后会怀疑原作为什么可以会被称之为经典;抛开作品本身的立意,注重审美的翻译,意在保持原作的韵味或者用本土的文化传递出那种美感。我的文献翻译就是基于这个立场,挑选了一些近代的诗歌和我感兴趣的一些其他英语语言国家的优秀作品进行翻译。”
冯老师用一根手指撩开报告的一角,不知道看了还是没看,又抬头蔑了俞北一眼,“你说是基于美感翻译,那这些翻译谁来评断是不是有你所谓的美感呢?”
“美感可能不会有具体的标准限定,文化背景的不同更是导致理解的不同。目标语言不仅需要清楚转述源语言的意思,更是要融汇源语言的文化习惯,再用目标语言受众能感受的方式加以润色,当然也不能曲解原意。一些例子可以很好地说明,其中一个经典就是‘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两种语言文化的审美性都被很好地囊括。显而易见,这些经过打磨和修饰,深刻理解原作后贴合我们文化背景的翻译,通常被认为是有美感和令人印象深刻的优秀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