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无意成仙(878)
作者:金色茉莉花
“原来是这样!”
“哈哈哈……”
“即使如此,傅公这一生也算精彩至极了,傅公所著之书,更是不知让多少人痴迷沉醉,能见傅公,实乃在下之幸。”年轻书生说着,这才想起自己还在江上受了别人之托,于是又说:
“对了,在下走水路过来之时,路上遇见一名道人,只说姓宋,自称与傅公曾是旧识,托我向傅公带一声好。”
“旧识?何时的旧识?”
“在下问他,他也不答,只说在下来了这里,问及傅公,自然就知道了,颇为奇怪。”
“道人?姓宋?”傅公不由得深深皱起了眉,“长什么样?”
“模样……”
年轻书生不由皱起了眉,水上才刚分别几日,竟然就已经有些想不起来了,只得努力回想形容:“看着年纪不大,可神情却很沧桑,具体什么模样倒是记不得了,只记得颇有些不凡,怕也是有些道行修行的。”
“傅某认识的道人可不少。”傅公虽然如是说着,心中却隐隐有种感觉,“那名道人可带了一匹枣红马、一只花猫儿?”
“并没有。”
“难道孤身一人?”
“那倒没有。而是带了一名女童,大概十岁左右的样子,酷爱钓鱼,喜欢煮饭,还有一名刚会说话的女婴,船到半途才学会走路。”年轻书生说着又顿了一下,“对了,他自称是从逸州来游历天下的,如今要回去了。”
“……”
傅公顿时一惊,几乎坐直。
虽然书生口中神仙模样模糊,身边带的人也与他记忆中并不同,可一句“从逸州来,游历天下,如今要回去了”,还是让他瞬间明白了。
当年江上初见,如今已二十年。
自己当时还说今后要去拜访来着。
既说要再去拜访那传说中的阴阳山伏龙观,也说要去拜访江上那名道人,如今看来,是时候了。
“傅公怎的这副表情?”
书生见状不由看着他,关切的道:“那人可是傅公的旧识?”
“是……旧识……是……”
傅公连连点头,这才放松下来,又看向年轻书生,眼中闪过复杂神色:“贤弟啊,你与我当年的经历,真是一模一样啊。”
念平渡口。
三花娘娘一手提着褡裢锦袋,一手夹着小江寒,像是带了一只小猫崽子一样,很轻松就下了船。
小江寒也真像是一只听话的小猫一样,老老实实,双手双脚自然下垂,连眼睛都不乱晃,直到三花娘娘将自己放在江滩上,又乖巧站着,望着三花娘娘回去拿别的行囊与交付船钱。
道人走在后面。
“先生当心一些,如今世道很乱,过了念平渡口,往逸州走,山路很多,小人常在江上跑,常听船上客人说,那边贼匪也是不少。”
“多谢船家。”
“客官慢走。”
船家从三花娘娘手中接过船钱。
道人也下了船。
念平渡口是一片浅滩,满地鹅卵石,空气中飘荡着纤夫的吆喝声,似乎比起当年更沉重了几分。
“呼……”
道人呼出一口气。
不知不觉,空气中已多了明显的暖意,四周山林中也是春意渐浓,就连脚下浅滩石子之中都有青草冒出头来。
水路固然比陆路来得舒服,是这年头长途旅行的最好交通方式,可逆水行舟也不见得比陆路走得快,三次中转下来,几千里的水路,除了第一次顺着玉曲河而下是顺水以外,都是逆流而上,加上中间找船等船的时间,算算竟也花了一个多月。
已经是阳春三月了。
道人回过头来,三花娘娘与小江寒站在岸边,小江寒努力站直,三花娘娘又拿起了小竹杖,贴在她背后,要看看她站直后有没有那么高。
燕子飞在旁边,悬停盯着看。
道人也走过去看。
不出意外站直后的小江寒的身高不仅达到了小竹竿上道人划线的刻度,甚至因为这一个多月的良好伙食,还超出了一小截。
只超出了很小的一小截。
可千万别小看这一点。
三花娘娘第一次在长京小楼木墙上划下刻度,游历几年归来,第二次再划刻度,也就比这一小截多一点点罢了。
“……”
宋游明显看见三花娘娘睁大了眼睛,露出不敢置信的神色,连忙低头仔细看,看小江寒有没有站在平地,自己的竹杖有没有拄在坑里,甚至检查了下小江寒有没有踮脚,如是重复量了好几次。
直到确认小江寒确实长了这么多。
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
“轰!”
三花娘娘脑中一声闷响,愣在当场。
“小孩子就是这样的,刚开始会长得很快,一段时间就一个样。”宋游终究是于心不忍,开口对她说,“等以后就会长得很慢了。”
“真的?”
“不敢欺瞒三花娘娘。”
“什么时候会长得很慢?”
“什么时候会长得很慢?”
“长得和大人差不多高的时候。”
“……”
三花娘娘愣愣盯着他。
“三花娘娘~”
这小东西还跑过来抱她。
大约几刻钟后。
三花娘娘面无表情的背着小江寒,拄着自己拄起来已经不太方便的小竹杖,跟随道人往山上走。
山间有一片空地,有几名商旅行人等在这里,身后的纤夫号子仍在空中隐隐飘来,这些商旅行人一见到他们,便全朝他们投来目光。
“先生,可要等一会儿,人多一些一起走?”
一名行人朝他问道。
“怎么了?”
“先生没听说吗?前方山路上有贼人,颇为凶悍,而且还有人曾在山中听到虎啸声,人少过去恐有危险,人多便保险一些。”
“原来如此。”
“先生可要等待?”那名行人问道,“如今这世道,山匪可是连道人僧侣也要害了。”
“那便等等吧。”
道人扭头一看,随便寻了一块石头,便坐下来与他们一同等待。
三花娘娘则依旧背着小江寒,面无表情的站在他身边,道人叫她坐她也不坐,脸上看不到一丁点表情,正处于怀疑猫生的过程当中。
先前说话那名行人来找道人:
“道长可会卜算?”
“在下不会。”
“那么可懂武艺?”
“在下不会。不过在下身边这名童儿却是颇有本事。”宋游正好趁着三花娘娘怀疑猫生之时,在外人面前吹捧她几句,“别看她小,却有着很了不得的本领,应能保证我们安全。”
“先生莫要哄我。”
“不敢不敢。”
行人仍是将信将疑退了回去。
陆续又等了两名商人。
加起来差不多有七八个人了,其中有一名配了长剑的书生与一名拿了长刀的武人,应是觉得差不多了,心里有底了,众人这才出发。
道人揉揉女童的头,也起身跟上。
此去多是熟悉的道路。
翻过一山,又是一山。
宋游可以明显感觉得到身边人的紧张,并且随着经过荒山,越来越紧张,不时有人仰头往密林中看,也能明显感觉到来自密林中的目光。
对于这些,身边的三花娘娘比他感受更为清晰,尤其是后者。
三花娘娘仍旧背着女童,面无表情,有时走在他前面,有时走在他后面,却时不时停下脚步,仰头往密林某处看过去,目光久久不动,片刻后才将目光收回来,又扭头看向道人。
身边有人在窃窃私语。
“就是这边了……”
“过了这里就好了……”
然而只听密林中一阵晃动,走在最前面的人被吓得大叫一声,最后面的人也大叫一声。等到众人回过神来,已经有十几名提刀拿枪的山匪贼人从他们前后冒了出来,堵住了山路。
“啊!!”
有妇人被吓得大叫。
就连那名佩剑的文人与提刀的江湖人也十分紧张。
山贼太多了。
“山贼爷爷莫要冲动,好说好说,你们求财,我们求个安全,我们都是长期从这里过的,愿意留个买路财孝敬诸位。”
“王某乃是金刀门外门弟子,师承金刀门‘砍风刀’高化,师祖乃是金刀门的‘斩月刀’禹正青,明年开年就是柳江大会了,王某奉师门之命来与逸州的西山派送个信,都是混江湖的,望诸位好汉行个方便。”
上一篇:打工吧!魔王大人
下一篇:我成了天命之子的替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