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卿(345)

作者:松松挽就

禁军面面相觑,为防事情闹得下不来台,江舵开口吩咐道:“弟兄们今晚都多操点心,万不能再出差错。你,还有你,各领一队,巡视禁中。”

黑暗里,无数双眼睛盯着浮深一帮人。

胆大的宫嫔跑到北落门前,扒着头望前朝那边。禁中的风声不比民间慢,耳朵尖的已经知道夜叩宫门的正是浮云卿。对于这位素未谋面的公主,她们直道可怜,祈求她能度过此劫。

后宫还算得上平和,前朝那处却已经炸开了锅。

因着走得快,环境暗,慌不择路间,谁都没注意到浮云卿的变化。

知道前情的婆子与护卫军被拒在宣德门外,他们忽然想起浮云卿说过的一句话。

“我不是疯子。”

一味掩饰,其实是变相的承认。

一桩又一桩的事几欲压断了浮云卿的脊背,她变得扭曲,癫狂,偏执。

每个黑夜,她被心事撕得四分五裂,面目全非,却总在次日清晨,小心翼翼地把自己拼凑好,掩饰逐渐加深的裂痕。

谁都不知道,她是什么时候攥来一把长剑,悄无声息地逼近启和殿。

而后,用脆弱的身子猛地砸开殿门。

作者有话说:

①效用:宋代军士名称,又称“效用士”。

②宫端:太子詹事。

如果能赶在高考那几天正文完结,那就太好啦=v=

粗略算了一下,还有大概3万5可以正文完~

第116章 一百一十六:启和

◎那一箭,是谁射的?◎

启和殿位置偏僻, 亘在北落门前头,是离宣德门最远的议事殿。所以除非有殿直报信,启和殿内诸位根本听不到宫门被叩响的声音。

想来真是凑巧。殿直前脚报公主夜叩宫门, 浮云卿后脚就冲了进来。

说是“冲”,其实一点都不为过。

殿内东西南北四方都有禁军把守, 将数位文武朝官拥在中间。这晌殿门“砰”地被撞开,殿内霎时安静下来,大家一齐朝殿门口望去。

这一望,差点没吓个半死。

来的路上, 浮云卿悄摸将鹤氅解下, 扔在雪地里。朔风一阵接一阵,刮得她发丝凌乱。所以踅进殿时, 她裹着一身缟素色的衣衫,披着长长的黑发,枯眉耷眼, 活似女鬼降临。然而比她女鬼般的装束更吓人的是, 她竟提着剑进了殿!

殿门外,浮深与袁行也几人瞠目结舌。

禁军拔剑出鞘,拥在浮云卿身前,剑身泛着寒光,毫不客气地指着她。

满殿岑寂,最先反应过来的是新上任的谏官丁伯鸣。他持着笏板出列,肃声道:“官家,门禁是祖制, 不可不严。公主不仅叩了宫门, 还提剑上殿。此乃大不敬!连逆贼都不敢与您正面交锋, 公主此举, 意欲何为?必须严惩!”

丁伯鸣是丁伯宏的兄弟。丁伯宏被查出与韩从朗有书信来往,半月前处以绞刑。丁伯鸣呢,继承了他的官位,一并继承了他的执拗与大胆。丁伯鸣恪尽职责,这会儿又趁乱参起浮云卿的状,“叛军皆以伏诛,公主虽不知情,但毕竟与逆贼相处一年有余。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臣奏请降公主罪,并同违逆门禁之制,持剑上殿,数罪并发,一道处决!”

他心知这话会戳中官家的逆鳞,故而说完话后,跪倒在地,重重地磕了个头。

话音甫落,有几个爱跟风的朝官附和说丁伯鸣的话在理,一并跪在他身旁,奏请官家降罪。

剩下那些朝官来回张望,站在殿里一言不发。

今晚商议燕云十六州的后续治理,事关重大,三位皇子穿着朝服,站在队列最前,时而反驳朝官的奏请,时而献出自己的想法。皇子嚜,向来只会纸上谈兵。真遇上什么事,星点经验全无。因此窥见今下的危急场面,三位皇子都愣在原地。听罢谏官的话,才迟迟回了神。

太子浮宁侧身瞥浮云卿一眼,见她怔忡憔悴,心里愈发不是滋味。浮云卿被逼成这副模样,还不都是他们这帮人造成的。浮宁并未劝浮云卿放下剑,反而厉声回怼丁伯鸣。

浮路与浮俫紧随其后,痛斥丁伯鸣武断行事。

官家呢,窝在椅里,不迭揉着眉心。他心知浮云卿会来禁中见他,可万万没想到这小姑娘竟是命也不要了,错事一桩接一桩地做。

几只出头鸟叽叽喳喳,笏板磕在地面,砰砰作响。无凭无据,不能滥杀士大夫。所以这些谏官与学士,话语愈发猖狂,竟都讨论起怎么让浮云卿走得体面了。

官家拍巴掌叫停,“我看诸位是在暖和地待久了,头脑不清醒。现下殿外雪絮朔风不绝,诸位不如站在雪地里清醒清醒。惯得诸位无法无天,要不要把朕的脑袋也砍下来,以泄诸位心中之愤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