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澜歌(14)
檀母转身去了自己卧房,檀喆看着她的背影,觉得她的背似乎都弯了下去。
檀喆喉咙一哽,一时间觉得无法成言。
嫁檀铖之前,檀母也是前朝名门之女,出身望族。当初檀铖还没闯出什么名堂,檀母就相中了他,下嫁给檀铖这样的武将。后来檀铖随着先帝征战四方,檀母就为他守住家业,教养儿子。
后来先帝登基,檀铖得封虞国公,是开国公里出了名的怕老婆,几乎事事都要听一听檀母怎么说。可即便如此,当初檀铖征战十年有余不在家,那些年檀母的含辛茹苦不言自明。
谁也没想到,刚过了没几年好日子,檀铖竟然又犯了这样的事,如此十年来是比以往更艰辛的日子。
檀母是一个性格温和的人,檀喆印象里,母亲性格贤淑温柔,连说话十分柔和,鲜少有生气的时候。但她依然治家有方,兴许是自名门出来,天生带了不怒自威的劲儿。
就如刚才训斥檀喆的檀母,就是严肃起来的母亲,这在檀喆和她的相处中从不曾有过,可见这次她有多生气。
檀喆深吸了口气,他把菜又热了一遍,随后敲门叫了叫房间里的母亲,没想到檀母异常坚持,叫他把菜放在门口她一会去拿,轻轻柔柔的语气,却告诉檀喆,她怒气未消。
檀喆把饭菜放在门口,他再一次敲了敲母亲的门,这次不等檀母说什么,檀喆郑重的对母亲说道:
“不触诡计,明理明义,恪行其道,母亲,儿记住了。”
无论檀喆究竟是不是想凭借高大人上位,但州学考试之前,洛阳城里最优名气的学子确实是檀喆。
一来檀喆本人确实有一定文采,所做《欢宜赋》在洛阳城传开,此篇和以往文人墨客的作品不同,文笔方面没有什么华美辞藻,但胜在凝练简洁,观点独到。
当然,还有就是檀喆本人的俊美风流,让他除了在众多学子中脱颖而出之外,尤其在教坊司里得到诸多女郎赞美。这一点虽然众人都不说,但也是心照不宣。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檀喆的身份。
檀喆为虞国公幼子,昔日虞国公因谋逆罪被先帝斩首,但也强调先父之罪不涉厚待。即便如此,檀喆的身份还是让朝野忧虑,且不说檀喆罪臣之子的身份,算起来这檀喆和如今皇家可是有杀父之仇的,如果他真的参加科考,那要不要准许,能不能中第,这都是问题。毕竟朝中还有不少老臣,这都是当年先帝旧部。
最为这件事儿挂心的就是礼部尚书上官庭。某个夜晚,他把那篇《欢宜赋》看了一遍又一遍,看久了不由得眉头紧皱。不由得把文章放在桌上,站起来看向窗外一轮明月。
上官庭和虞国公檀铖交集不多,倒是与檀喆母亲赵氏的母家交情颇深。想想这赵氏拉扯檀喆长这么大,上官庭重重的叹了口气。
--------------------
第8章
=================
转眼到了八月,州学考试。
玉澜知道檀喆要参加这次考试,不过她不甚在意,直到州学半月后玉澜才知道檀喆通过了州学考试,不过排名中游,并不靠前。
对此玉澜心里也没什么波动。
当初她拜访檀喆,是出于年少时对檀喆的记忆,可以后能到什么地步,看的还是檀喆自己的本事。甚至对玉澜来说,她更想静观其变,看看这檀喆,究竟值不值得她那次的登门拜访。
此刻于她来说,她更关心的是如今朝局。
上官家族和张太后双方如今倒依然维持着某种平衡与和谐。这也不奇怪,毕竟舅舅他们从来没有公然反对张太后,本身就不是敌对状态,只不过上官氏是忠君为民,而不是忠于如今摄政的太后,若双方是一样的目的,自然也就没有冲突。
想到这,玉澜皱了皱眉,放下书,用力摁了摁太阳穴。
所以,这张太后是真的摄政于朝,但心怀天下?其实历来君王都有是非功过,更多的是看大政于民。就算这张太后真的做错了什么或做一些利己的事,完全是情理之中,只要不耽误朝政举措,这就是一代贤明。
玉澜如今甚至怀疑是不是自己当初判断失误——玉澜承认,她对这位张太后印象不佳。
因为她还记得,母后去世前的那几年,张氏正受荣宠,靠着能歌善舞博得父皇欢心。
玉澜不是傻子,虽然张氏受宠她不开心,可她母亲是上官皇后,作为皇后,本身就不仅仅是因为被圣上喜欢而坐上这个凤位的,身世修养能力手腕等等才是考虑的重点。
作为皇后,就算不受宠,也会获得敬重,更何况母亲上官氏是父皇做皇子时的嫡妻,本来就有一段情投意合的恩爱时光。后来做了皇后,母后也是母仪天下,管理后宫协助君上,朝堂内外无一不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