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寻坡[种田](157)
谭帅帮着他下定决心将这件事情彻底查清楚之后,联合了其他人,在工程上不敢有丝毫马虎的国企牵头,这次美国之行, 甚至加入了一些有声望的工程师。
从国内的港口到美国, 货轮在海上航行的时间十分漫长, 有一部分人跟着货轮出发, 黎阳和剩下的人则要等到货轮抵达美国后, 再坐飞机去。
因为飞机票的价格比在美国生活一个多月的费用要低多了。
参与这次检测的企业和工厂一共有十三家, 除了谭帅和黎阳,全都是大中型的企业, 他们当然不是随便听了谭帅的话, 而是在国内实验室检测过, 察觉确实跟材料数据不对,所以要进一步去核实。
送走装载了材料的货轮,俩人跟这些企业和工厂的人坐在一起简单的吃了个饭。黎阳还认识了两个母校毕业出去二十多年的师兄,他们已经在自己的企业成了中流砥柱,拍着黎阳的肩膀让他好好加油。
在几天短暂的接触中,有一些企业负责人看好谭帅,还要挖他去自己单位,后来知道农机一厂已经私有化,笑着打趣道:“哎呀,没打听清楚就挖人,结果挖到厂长身上了……”
相聚总是短暂的,尤其是这种因为偶然原因凑到一起的人们,吃完饭,大家因为各自的生产和工作,四散分离。
在离开之前,黎阳已经向学校申请换实习的工厂,杨烁对此十分不满,但是接到了袁应龙的电话,不得不放黎阳离开。
不用再往那边跑,黎阳和谭帅一起坐火车回海城。
从穗城到海城的铁路是最繁忙的,毫无意外,俩人都没有座位,动作熟练的坐在两节车厢间的空地上。
谭帅闭着眼睛靠在厢壁上,脑袋随着火车的晃荡时前时后,偶尔会装在结实的铁壁上。
黎阳有点担心的看了半天,伸手垫在他的后脑勺,“这样晃还晕不晕?”
“不晕了。”谭帅睁开眼睛看他,“放心吧,黎医生。”
因为黎阳对他受伤的脑袋太过于关心,谭帅对此给他起的绰号。
白天的时候,每节车厢不论是座位还是走路的地方都是人,到了晚上,就会看到一些奇景。
譬如有些人会钻到座位底下躺着,有的人骑在座位上,手抓着行李架子睡觉,车厢连接的地方也在困极的夜里变成了一张床,竖着躺着好多人。
黎阳一直挺到凌晨一点多,也坐不住了,身体一直倾斜,在睡着之前,他还记得把外衣脱下来,团成一个团,给谭帅当枕头。
所以,等到黎阳和谭帅下火车时,身上的衣服都是皱皱巴巴的。
俩人直接去了农机一厂,正是上班的时间,在厂子里没有碰到工人,到了办公室,才开始洗漱。
终于回到了农机厂,黎阳想着随便吃口饭就去车间里找陈泽默,结果旁边办公室却给了他一份信件。
这份信非常大,是国际邮件,来自俄罗斯的帕维尔。
信件是俄语的,黎阳看不懂,他把嘴里的包子咽下去,给涂林实习的工厂打电话。
涂林这个时候正在车间里,肯定没办法接电话,黎阳只是留个信。
然后他把信拿到外面的邮局,加急邮寄走。
陈泽默他们没在车间,而在试验田那边做实验,黎阳过去的时候,他浑身都是泥巴,手里的本子倒是挺干净的。
“怎么样?”黎阳拿过来实验数据看了看,比第一批生产出来的插秧机好太多了。
经过了标准时间的实验检测,这批插秧机在晚稻之前出厂,现在二车间的不少人已经不在工厂了,去往一些大小的农机销售店,卖插秧机的同时,也教农民们使用。
农机厂的工人们早都习惯了,农闲的时候在工厂,农忙的时候下乡。
中午回去,黎阳他们一起去吃食堂,海城的食物和陈泽默老家吃的完全不一样,不过看他吃的津津有味,并没有什么不习惯,黎阳稍稍放了心。
做为农机一厂第一个招进来的技术人员,陈泽默的宿舍就被安置到了办公楼,因为陈泽默来的时候啥也没带,行李什么的都是厂子里的后勤给置办的。
黎阳回来,谭帅就能去忙车队的事情,白天的时候在南山,晚上才回工厂的办公室坐一会儿。
听说黎阳要在农机厂实习,邵然很高兴,厂子里有黎阳和陈泽默这样的大学生,又有老师傅,对生产研究都有莫大的好处。
“我之前听你说陈泽默多么厉害,还以为夸大其词。”邵然一脸的服气,“人到了工厂之后,才知道,人家的各种手段都是科学的,标准的,跟我们这些全靠摸索出来的经验不一样。”
“我啥时候跟你提过他?”黎阳想了半天也没想到。
“就是去年。”邵然提醒道:“你不是给谭帅打电话,一直在说陈同学的事情,当时我们在开会,你也知道,这个老电话机声音就是大,我坐在旁边听到了……”
黎阳愣了一下,他当然记得这事,还因为谭帅挂他电话的事情做梦了呢。
只是没想到,谭帅接电话的时候,他们这边正在开会。
回到海城的第四天,黎阳收到了涂林的第二个电话,他已经收到了那封信,在电话中翻译信的内容,“帕维尔爸爸工作的压缩机厂经济紧张,想要卖机器度过难关,但是那些买家给的价格极低,他写信想问问你,咱们国内有没有更合适的工厂,他们的机器设备现在很便宜……”
“黎阳,你应该知道吧,现在俄罗斯的通货膨胀很厉害,不少工厂都停工了,没有工资,很多人的生活都很困难。”
“这个我还真不是很清楚。”黎阳道:“这阵子我都在忙活实习的事情。”
“现在知道也不晚。”涂林兴冲冲的在电话那边说道:“B市很多人都背着货去俄罗斯卖,听说能挣不少钱,我也想去试试。”
因为帕维尔信中的语气很急,俩人很快又说回了压缩机厂的事情,“他们工厂生产几十种压缩机,大多是工业上使用的,虽然不算是最先进的,但性能也还行,他们现在想出售一整套螺杆压缩机,代表的型号你拿笔记一下……”
涂林在那边照着信件翻译,旁边时不时传来他爸爸纠正的声音,黎阳飞快的在纸上记录着。
在信里,帕维尔说那些商人只愿意花几百美元买价值几千美元的机器,其实他们根本不懂生产,买设备只是想转手高价卖掉……
虽然很愤慨,但是听着信里的意思,如果黎阳不能给他们找到合适的买家,依旧还要卖给这些中间商,因为工人和他们的家里人也要吃饭。
“他说的这个价格很便宜啊。”涂林道:“只要美元,这个有点麻烦。”
对于这个价格,黎阳也有点心动,而且,这些机器设备是一整套的,拆开运送回来,装上就能生产压缩机出来,十分的便利。
放下跟涂林的电话,黎阳立刻给谭帅打过去。
说明了帕维尔信里的内容,黎阳问道:“哥,你觉得咋样?”
谭帅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反而问黎阳,“你觉得呢?”
“我觉得稳赚不赔。”黎阳道:“我记得去年轻工部发了一个协调生产的规定,说是压缩机要选择使用国产的,这是个利好的消息。”
一边说着话,黎阳一边翻看报纸,果然找到了那篇报道。
“那就去看看。”谭帅这般说道。
谭帅既然说了,动作就很快,第二天,他们俩把海城的事情安排好,就一同去了B市。
谭帅去换美元,黎阳则找到B市能打国际长途的地方,往俄罗斯打电话。
信已经发出去有些日子了,一直没有得到黎阳的回复,帕维尔以为这件事情已经没有希望了,就要放弃的时候,结果峰回路转。
在电话中,黎阳了解了一些事情,没想到,他们现在的处境比涂林在广播中听到的还要更严重。
听说黎阳要过来,帕维尔连忙说他可以让工厂发出邀请函,但是得等上些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