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琐事(145)

作者:金桫椤

这痕迹如此招摇,怕是不能见人了。不过谢珝如此做,怎会想不到后果呢!桓玄从来没有想过,这从不表露意图之人,竟然会如此直白的方式,把想要据为己有的留在身边。

不就是几个日日夜夜的厮守么,正合我意!

只是,此刻,怎样从这秋千上下去,成了关键,总不能一直在这么高的地方亲亲我我罢!怀中之人已然习惯了这样的高度,可是自己万一保护不好他,可就大事不妙了。

况且这一块小小的地方,也不够桓大相国发挥的呀!

既然被吊上去,就会让从人看到这激情所致的印记,倒是可以选择放下去,避人耳目。

可是不曾想,二人刚刚整理了衣襟,被从高处缓缓放至一层大厅,就有人找上了门。

谢重和陶姜因为有要事商议,又满府里找不到人,打听了才知,是来了这里,于是便只能追到了六|四阁。

只是刚进正门,就看见二人旖旎之态,从秋千上下来,这未来的天下之主,还挂了彩。

避之不及,谢重回身挡在老师身前,捂住了陶姜的眼睛。桓玄则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谢珝藏在了身后。可是,自己脸上的印记却明晃晃的摆在了人前。

谢重忙高声道:“老师与我什么都没看见,既然主公不适宜见客,我们先退出阁外,等待召唤。”

桓玄收了收神色,道:“请陶姜先生,谢公稍等片刻,自有人来请二位。”

谢重道:“是。”

便推搡着老师先到阁外避一避。

听见正门吱嘎一声,重新合上,桓玄叹了口气,却听到背后之人,笑的花枝乱颤。

于是他转过身来,看着谢珝那得意的模样,狠狠的在这奸诈之徒的腰际上拧了一把,引得一声惊呼。

陶姜与谢重并未走远,就听到里面的打情骂俏之声。陶姜便沉下了脸色,深深叹了口气,道:“大事不妙。”

谢重道:“这桓玄此刻正是两厢圆满之际,连谢珝也被他安抚了,老师何时才能出手?”

陶姜道:“听闻谢珝曾有一副顾将军为王恭所绘制的画像,可在你那里?”

谢重道:“谢珝所藏的那些,老师所著之书,闻记的一些藏书还有王恭的画像,一些财帛,都在我的府邸。”

陶姜道:“全部取出,送到这阁来。”

谢重道:“徒儿这就去办。”

陶姜道:“不急,此事还要等待时机,听我命令即可。”

谢重道:“谨遵老师安排。”

陶姜道:“不能让此二人单独在这里呆太久,这样,今日我便借朝堂之事,留在此处,明日你将送往相府的文书奏本全部搬来。”

谢重道:“是。老师还有什么要安排的么?”

陶姜道:“你认为呢?”

谢重道:“不如放出口风去,就说这新任相国刚刚执政,就沉迷声色,连日不入朝堂。”

陶姜点点头,道:“再将这阁中以往之事渲染渲染。”

谢重笑着道:“老师放心。”

二人还在说着,只见有一从人,打开了阁门,请他们上楼一叙。深深的对视了一眼,陶姜便与谢重,登上了阁的四层。

这阁本是谢重花费重资,命人修造而成,于是对此阁的格局十分熟悉,引导老师来到顶层会客之所。这次,他聪明了起来,在门外等待了片刻,有从人打开厅门,这才走了进去。

屋内的窗子已经被关了个严实,帘帐也都拉了起来,外厅里点起了烛火,内堂却没有,并且分隔二处之地,也挂了纱帐遮挡,不像是议事,倒有些垂帘听政之态。

陶姜毫无尴尬之色,先施了礼又向纱帐内的桓玄道:“午时已近,行刑台已经就绪,您还要带珝公子去观斩么?”

桓玄道:“不必了。”

陶姜道:“刘牢之已经暗中打点了行装,出城去了,他所残留的余部,共计不到五百人,已出城三百人,其余已被暂扣各城门。”

桓玄道:“一个不留。”

陶姜又道:“主公何时追赶刘氏逆贼?”

桓玄道:“不急,给他三日时间折腾,要他知道自己走投无路,有个三日也就够了。”

陶姜道:“可快马通知殷仲文,让他先行斩杀刘敬宣。再设法告知刘牢之即可。”

桓玄点点头道:“全凭先生安排。”

陶姜道:“主公身体可是有何不爽,要不要在朝堂之上告几日假。”

桓玄一愣,道:“啊,无妨,只是小伤,不劳先生挂怀,朝堂之事,有劳先生了。”

陶姜道:“如今朝堂之上,人心浮动,还是小心为好。军政大事,还是要主公亲自下决断,方可抚慰朝中文武之心。”

桓玄想了想,道:“先生以为如何?”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