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万安(260)

作者:九月轻歌

佛家、道家现在已经在明里暗里较劲了,前者怕地位不保,后者有皇帝支持,想声威更盛。

于是,太皇太后、太后和皇后于心不安,带头提前缴纳粒子田的赋税充实国库——粒子田是赐田的官样说法,呼吁宗亲响应她们,缴纳赋税后,由朝廷贴补处境艰辛的百姓军兵,惟愿此举能换得苍天对太宗的原谅。

以国寺、朝天观为首的寺庙道观,开始忙着做法事,帮朝廷祈福。

最终,舆论集中到问题的根本:佛家道家都在各司其职,朝廷会做什么?三宫母仪天下的人表了善心是好的,却也是远远不够的。太宗从来是有功有过、争议太大的一位帝王,文臣士林恨他大兴文字狱,武官恨他杀了很多开国功臣,小太后恨他恢复殉葬制。

现在,人们希望小太后再接再厉,继续推翻、废除太宗定下的劳什子的祖制。

官场还好些,到底都顾忌着言多必失,想说什么,斟酌好了写到折子里进谏便是了,百姓则是群情激愤。寻常的规矩是勿谈国事,但现在到了满城热议的地步了,官府想让他们噤声是不可能的,只能遵循法不责众。

这本是裴行昭和亲信之人自导自演自产自销的一场戏,却真的唱成了大戏。

流言、舆论当真猛于虎,也正是太了解这一点,裴行昭才加以利用。原本想来只觉荒诞的事,只要用对了造势的人,荒诞便会演化成铁一般的事实。

裴行昭心里真的舒坦了。

在她授意下,颜学开派人煞有介事地传消息回宫里:皇陵地宫第一层机关被损毁了多处,恳请太后、内阁指派堪舆、布阵高手前去查看,酌情修复。

废除祖制是应该的,秉承孝道也是必须的——小太后有什么法子呢?她既然已身在皇室,就得暂时摒除为天下人鸣不平的心,替先帝和今上向他们的太宗老祖宗尽孝。

——颜学开一想到外人看待这事儿的心思,就笑得不轻。

堪舆高手,工部就有不少,只看谁最出色,至于布阵高手,天下公认的,唯裴行昭一人而已——将狼的凶悍、虎的威猛、豹的敏捷、人的智慧天衣无缝结合在一起的军事奇才。

内阁与英国公不知道小太后在唱大戏,一门心思要去皇陵。皇陵不过是规模特别大的坟地而已,还有陪葬的无数冤魂在内,谁吃撑了才会想去那种晦气的地儿,而且机关只是被损毁了一部分,进去仍旧是杀机重重,万一出个闪失可怎么办?他们都是这么想的,都不想让她去。

但是,比她更懂布阵、机关消息的人,在京城是没有的,逊色于她但足够御敌的名将,最近也是在北直隶忙得不可开交的马伯远,其他的都在边关镇守。

许彻是锦衣卫指挥使,查案期间接触见识过很多机关暗道,但也只能做到全身而退罢了,要他说出个一二三来,让他布阵、破阵,是做不来的。

这种事,总不能用人命试出一条路吧?那不更作孽么?小太后就第一个不答应。

所以,他们商量半晌,到末了都是满头大汗,认为最适合的人是太后,但她也是最不适合前去的。

裴行昭那边在等消息,他们到了她定的时辰,准时去了清凉殿,期期艾艾地说了实情,最终的意思是,先放放吧,寻到高手之前,继续让重兵看守。

裴行昭否了,“太宗已经入土为安那么多年,如今仍旧耗费兵力的话,倘若被百姓获悉,只会生出更重的怨愤,事态激化,都跑去皇陵闹事可怎么办?甚至于,军兵也心怀不满,军中哗变怎么办?”

“……”大家不是没词儿了,只是在寻思:你让禁军和我们闭紧嘴巴有多难?消息怎么会传到民间军中?这是料定了谁大嘴巴?

张阁老有时候是把裴行昭当亲闺女的,一听这话音儿,就转过弯儿了:这小虎崽子根本就想去皇陵看看!可不是么,对她而言,皇陵中的机关犹如她不曾见过又满心好奇的宝物,她要是不想去才奇怪。

英国公先得罪过裴行昭,又得了她的撑腰、照拂,早已站到了她那一边,又都是行伍之人,这上下也参透了她的心思,心生笑意,想着行吧,就让你这出了名的小虎崽子、狼崽子去看看心仪的事物好了,他上前一步,率先表态:“太后娘娘的顾虑极是,只是,这样一来,最适合前去涉险的人,便只有您了,您能确保全身而退么?”

“是啊,”张阁老附和道,“臣等最担心的是您的安危,不论如何,还请您思量清楚,权衡轻重。”

要说权臣之中最擅长察言观色的,非宋阁老莫属。他听得首辅和英国公这样说,便知晓了他们的心思,一时间还想不通关节,却不妨碍他附和:“国公与首辅说的甚是,眼下唯一需得太后娘娘三思而后行的,便是保全自己。”

上一篇:废物美人 下一篇:玉羽拂华枝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