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氏女+番外(133)

作者:舍自不甘心

姬姝敷衍应答:“不喜欢不搭理私下换了人陪着就是,谁能给我委屈受呢?”

那珠儿总是说,这是娇宠太过的缘故,没受过委屈便受不得委屈。

“嗳,”吴妪眼神悠远,像是看见了久远的从前,“这就和公主从前养在谢府的猫儿一样,当初那猫儿被谢八郎扔池里淹死了,公主哭了半个时辰,一天没吃喝,郁郁不乐。郡主晚间知道了,连夜把谢八郎叫来与公主致歉。可公主还是伤心,第二日八郎的母亲再带着他来赔罪,公主当时是怎么说的?”

——叔母你带着八弟回去吧。我今天就是把八弟打死在这儿又能如何呢?阿娘那我会去说的,不必八弟受罚,怪不好听的。

姬姝想起当时的场景,叔母尴尬极了,八弟也无措的跪着。最后清河郡主抬手让人出去了。

长兄寻摸了只毛色同样雪白、更漂亮、还有一双鸳鸯眼的小猫来,可她没要,有些东西还是不一样。十来年间她再也没亲近过八弟,总是记着那只雪白灵动的模样,八弟后来懂事很多,她也喜欢不起来。

“世上的东西但凡有的、能得的,公主都唾手可得。可是啊,伤心就是伤心了,有些东西它还是不一样的。就和公主再没有养猫一样。”吴妪眼里多了很多东西,姬姝看不清楚,只知道她伤心了。

有些事还未曾经历过是很难共情的,姬姝无法安慰。

“说远了,公主可别被奴婢带偏了。”吴妪用袖角擦过眼角,其实没有泪水,但是还会觉得很苦,“奴婢希望公主洒脱些,哪怕多情也没关系,风流些也好。”

“嗯……有圣人和长姊在没人敢对不起我的,自记事起基本上都是我横着走。”姬姝实话实说,对得起天地良心。

吴妪被她的话逗笑了:“公主说的是,反正公主以后是出宫建府的,养三五个美郎君也是美事。”

这下子轮到姬姝扯开话题了,“那一沓请帖里都是些什么?”

吴妪道:“多是喜事,有一张是谢祭酒做东请儒学大家的茶会,算不上宴会,公主可要去?”

儒学啊,姬姝来了兴致。

听说《竹书纪年》卖得不错,不知道谢祭酒听说没有?

这可是少有的机会,她送一本去,和他们一起谈论谈论啊。

儒家的东西老生常谈几百年了,搞点新鲜的,吵一吵。

作者有话说:《黄帝论》更是虚构啦。

第74章 再现端倪

按照请帖的时日,姬姝穿着新做的留仙裙,驾临谢府。

谢家儒学世家,来往的儒生也是同等的高门子弟。

其中有十数年未出山的名士崔梓。

一朝露面,引得众人瞩目,再一看身边随着三五出色后辈,纷纷了然。

“十年未闻崔公语,再见已白首啊。”有感慨者。

“人生在世再洒脱者,也不能弃子弟于不顾啊。原以为崔公已成山中仙,现在看来,仙人也不能褪红尘啊。”有调侃者。

崔梓一概笑纳之,施施然坐下,正是姬姝左手侧的位置。

跟着坐下的学生中有一人男生女相,肌肤赛雪,白到了姬姝一望即知对方有病的程度。而且,样貌似乎有些眼熟。

姬姝收回视线,专注听谢祭酒讲述规则。

这一场茶会,玩的是曲水流“书”。

每人压上一本书,并不只限于儒学著作。书放在木托上,随水流到谁面前,那人不可翻开书籍就要说出个二三来。等闲的歪理在儒学大家面前可是过不去的。

姬姝命侍女送去《竹书纪年》,收书的书童认不出,只当是什么孤本收起来。

第一本书顺水而下,沿着弯弯曲曲的水流勉强拐了三个弯,停在萧氏老者面前,他信手拿起,将书名展示在众人眼底:《论语》。

老者笑:“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我等闲居无事,相聚在谢祭酒的家中,怡然自得,悠闲自在。难道不符合君子的心境么?”

他青年入仕,三年就挂印而去,不为仕途不顺郁郁,在家中钻研诗书,始终自得其乐。多年过去在士林中名声不小,很是符合。

众人纷纷表示认可。

书童接过老者手中《论语》,在托盘上重新盖上新书,轻轻推送木托盘。

晃晃悠悠走了两道,落到崔梓斜边上,对着他的学生。

崔梓指着那个学生笑道:“可见此书与我无缘,就让孩子来吧。子青捡起来看看。”

姬姝猛然想起,从前是有那么一个名子青,体弱多病长得好的人,可他不是被长姊送去钟山书院了么?

被师长换做子青的貌美郎君伸手拿书,手背上青色的脉络清晰可见。

翻过来一看,是《春秋公羊传》。

他笑道:“松柏之下,其草不殖。弟子随老师一路自钟山到鼎都,旁人一看弟子身边的是名士崔公,再无人过问弟子的姓名,时至今日,遇见的人何止数百,都只唤我‘崔公弟子’,老师的盛名太过,完全盖住弟子,做弟子的虽然受益良多,但也难以突破‘崔公弟子’的称呼,这样算得上是茂密的松柏下小草无法繁殖生长吧。”

上一篇:公府佳媳 下一篇:拯救偏执废太子后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