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卿与我开太平(109)
他整理完书案,阖眸歇息片刻,便听见外面脚步声沉沉响起,随即有人隔门唤道:“大人,属下求见。”
成静回身淡道:“进。”
那人抬手推门而入,一眼便看见了窗前身姿挺拔的男子,上前走至三步之遥,右膝蓦地一落。
这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身着厚重铠甲,因参军多年,肤色黝黑,一双眸子却明亮摄人。
成静淡淡睥他一眼,“何事?”
少年喉间滚了滚,急道:“大人,属下想随大人回洛阳。”
“起来说话。”成静慢慢坐下来,自顾自地倒了一杯茶,声音凉如玉石,“洛阳无战事,但门阀并立,势力交错,非你用武之地。”
少年起身,僵立半晌,突然狠狠一咬牙,“可大人回去,也将面临诸多危险,属下去了,至少也可以照顾大人一二。”
成静眼色暗了下去,“便是陛下不召我归京,我也会寻机回去。”
“大人?!”少年惊道:“您如今在荆州大权在握,为何不愿在此韬光养晦?”
成静轻瞥少年一眼,忽然笑道:“宋匀,你的志向是什么?”
少年宋匀不假思索道:“属下希望护得一方百姓安居乐业。”
成静又道:“那你说,如今胡人被退,荆州无恙,荆州百姓又过得如何?”
宋匀嘴唇微动,不知该如何答,垂在身侧的右手却狠狠攥起。
成静笑道:“你看,你也知晓,武力无法让百姓安居乐业。杀敌,杀的不过是敌军,敌军没有克扣百姓赋税,没有以权谋私,没有相互掣肘,勾心斗角。”
宋匀浑身僵硬,只怔怔看着成静。
眼前这位最年轻的刺史大人,不过刚刚弱冠,五官隽秀,俊美无俦,除却通身沉凝从容之气,如此一看,像是洛阳来的贵公子。
宋匀清清楚楚地记得,这些年,初来乍到的俊秀少年,如何从不喜喝酒、只会微笑,变成擅于喝酒、算计,以及杀人。
良久,宋匀才艰难道:“属下……在京中等着大人。”
成静转回头去,低声道:“把我桌上的舆图拿去,其中要塞俱已标注,你将它交给陈谊。”
宋匀闷闷道:“是。”
成静起身,大力拍了拍他的肩,“按着我说的,好好坚持下来。”
“属下遵命!”
后来,宋匀依成静的命令,设法投身去了大都督宋让麾下,几次战役之中出生入死,英勇无双,终于引来宋让的侧目。
少年本是跳脱的性子,却在众将喝酒说笑时默默坐在一旁,沉默寡言,只低头擦着自己的刀。
宋让出帐,众将士纷纷唤道:“大都督!”他颔首,站在了这个少年身边。
沉默许久,他问:“你叫宋匀?”
宋匀将刀用布条裹好,声音低低的,“回将军,属下是叫宋匀。”
宋让看了看这年轻的少年,沉默一会儿,又问道:“昨日之战,是你以一人之力隔断绳索,切断敌军退路?”
宋匀起身,单膝跪地道:“是,属下不遵将领,请大都督责罚!”
宋让深深地看了他一眼,薄唇淡淡一命,“那……就罚你,明日为跟在我身边,共伐子午谷。”
宋匀抬眼,惊道:“大都督!”
宋让拍了拍他的肩,“明日一役,看你表现。”
宋匀微微一震。
肩上的那只大掌,沉稳有力,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道。
成静于他,是兄长与恩人;而宋让于他,却更像父亲与老师。
他这一路走来,并没有用许久,可他抵达洛阳之时,却如置身于梦中。
宋匀咽了咽口水,急切道:“大人!属下早在宫宴之时就想与您说话,可周围人多眼杂,实在不好暴露你我关系,如今总算有了机会……您这几日过得怎么样?”
成静笑道:“我一切都好,倒是你,跪在御书房外,是何意?”
“魏凛他们虽性格鲁莽,却是良将,陛下若因失仪处罚他们……那该有多少将士为此愤愤不平?”宋匀低头,黯然道:“属下无能,虽得以升迁,却依旧人微言轻,无法为他们求情。”
成静眼色微沉,淡淡道:“宋将军如今品级上升,不必口口自称属下。”他话中微顿,又叹道:“你可知,你跪在外面,不仅仅是在求情,还是在逼迫陛下?”
宋匀不解其意,茫然地摇了摇头。
成静道:“如今谢族独大,其余世族紧随其后,陛下要抓人要放人,并不能肆无忌惮。虽说陛下继位已有三年,可如此外戚之局面仍不曾改善。”
宋匀问道:“那应如何?”
成静道:“先勿轻举妄动,任凭事态发展,待到一发不可收拾之时,自有转机。”
宋匀似懂非懂,只好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