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227)

作者:道玄

孟诚心底一抖。

董灵鹫将手里的信交给瑞雪,让她递过去,孟诚接过来看了个大概,跟着有点冒凉气——真跟母后说得差不多,郑玉衡这人根本不受教训,这种事,他也敢做?!

孟诚刚要开口,就听见董灵鹫说:“你给的兵,倒是让他做出一番事业来了。”

这话泛着凉气,似乎是夸,但似乎又不是。

孟诚心里有点儿没底,欲言又止。

要是没有他的诏令,郑玉衡会跟很多其他粮道的督运一样,会被武臣以势逼压,在洪天关边缘的村镇上留下,并且从此运输路线也就截至到此处,可以说是按住了一切事端的开始。

但若是如此,他也就带不回什么有效信息。

董灵鹫转动着手里的珊瑚珠,沉默了片刻,又道:“无论能否大胜,乱军丛中,稍有不慎,恐怕就是殉国裹尸而还的下场……这岂不是如了皇帝的意?”

孟诚百口莫辩,从未这么期望郑玉衡别出什么事——这人胆子也太大了!

小皇帝也不曾想,胆子不大的人,哪有在他跟前把他气得无可奈何的本事?

“母后,”他连忙澄清,“儿臣绝没有要害他的意思,儿臣是为了……”

“你不必说,哀家知道。”

董灵鹫制止了他接下来的话,叹道:“换了别人,但凡是你朝中哪一个圆滑知进退、长袖善舞的官僚,早就退下来了,哪还有以身犯险、在三军之先的这一套。”

孟诚也感觉不可思议,按照他的想法,到了离州城之后,他怎么着也该安安分分地算账算数、干他该干的活儿吧,这人的路线怎么越走越跑偏了?他还想杀两个北虏的兵,把人头拎回来当礼物不成?他母后又不喜欢!

郑玉衡的脑回路奇特,谁知小皇帝的脑回路也不怎么正常。董灵鹫咳了一声,孟诚才仓促收回思绪,低首道:“是儿臣的错,如此忠勇之士,儿臣以后一定善待,绝不再有苛责疑虑之心。”

“那也得等他回来。”董灵鹫按下心口的忧虑烦乱,维持着平静无波的神情,一边看了看其他的回报,一边道,“可惜,哀家原本以为能晚一些才用上,恐怕这就要动用了。”

孟诚怔愣了一下:“……母后说得是……”

董灵鹫道:“神机营,还有……”

她的话也顿了一下。

在这短暂的停顿当中,孟诚脑海里千回百转,突然想到麒麟卫指挥使因病告假多日的事端,加上京中两卫最近的动向,他猛然心惊,不确定地问:“……麒麟卫……?不是派出去到京郊巡查……”

如果说精锐部队,恐怕没有比麒麟卫更精锐的部队了。而且由于他父皇的默许,他们名义上属于护卫“帝后”的京卫,但实际上却人数众多,并且几乎是直属于太后的。

“明面上,它们是还在京。”董灵鹫低声道,“并且明面上,他们永远在京。”

“母后,”孟诚道,“既然如此,那紫微卫要不要调过来一些?儿臣实在——”

董灵鹫摇头。

这样的决策曾经他们也做过很多次。她和孟臻都不是什么按部就班的人,这支京卫名义上永远在京,实际上,他们早就不止是京卫那么简单,他们的刀锋沾过匪寇、反贼、甚至旁支藩王的血,麒麟卫指挥使蒋云鹤,更是干了不少说都没法说的残酷之事。

有时是为了平乱,是为了四海安宁,但更多的时候,是为了权力。

这也就是说,在战场上,董灵鹫其实还有着另一只眼睛,只不过他们没有表露、化整为零,也许就装扮成因乱而逃亡的某地流民,蛰伏于大寒江的某处,等待里应外合的时机,只待一个命令、一个标志——

郑玉衡将这个时机送来了。

事到临头,她不能不用。

董灵鹫手中的珠串停了,她放下一概回报,稍微闭了下眼,轻声道:“瑞雪。”

瑞雪低首回应:“太后娘娘。”

“六百里加急,传旨至洪天关,让守兵务必在天亮之前,点起关外烽火。”

“是。”

作者有话说:

小郑:我超勇的!

然后被娘娘拎着后脖颈提溜起来。

小郑:QAQ

第96章

夜风凛冽。

如果在京, 按照当下的节气,应当是温暖和煦之春风、山花烂漫之丽景。

只可惜, 没有人来得及思念故土。

恢复了最初配置的御营中军运粮队, 何成飞磨着自己的后槽牙,看了看在他出城不久就快马追上来的郑大人和张大人。

郑大人面无表情,依旧骑在马上,由于他外表与内里不同, 在这么个荒芜之地里, 看起来简直就像是一根放雪地里冻过的甘蔗, 凉飕飕甜丝丝的, 浑身上下写着“肩不能扛、手不能提”这八个大字。

道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