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那池春水(149)

作者:春生玉兰

闻言,郑少卿上前一个巴掌重重落下:“胡说八道!都何时了,你还维护那贼人。”许是太过着急,倒让他真想起件事来。

“殿下,您之前抓的那个张先生,就是与恒王勾结,在我府上挖密道那个,他好像与天师关系甚好。”

“郑少卿、郑夫人,节哀保重,早日让贵公子入祖坟,落叶归根吧。”目的已然达到,李知憬起身离开,留下那个装着尸骸的木匣子。

“慢着。”郑夫人疾走两步,跪在李知憬脚下:“请太子殿下看在他与您乃是表兄弟的份儿上,留他一点名声吧。”

*

恒王之案了结后,张先生已定于今年秋问斩,现下关押在大理寺中,因是重刑犯,看守森严,牢房内只有他一人。

此地终年不见阳光,甚是潮湿,可张先生从不闹腾,不言不语,对着墙打坐,狱监省心,偶尔也会关照一二。

到了饭点,有一佝偻着背的老妪提着食盒过来,笑得谄媚,露出的牙齿明显少了几颗,她颤巍巍将食盒放在案上,转身要走,却被狱监叫住。

狱监打开食盒,里面的菜色与平时相差无几,“我见你面生,老王头呢?”

老妪说话有些漏风:“回大人的话,老王头今日病了,身子不爽利,托老身过来帮他送饭。”

“行吧,大娘您回去路上慢点儿。”说完话,狱监在食盒里挑出两块肥肉,几筷子白菜,又往上搭了个馒头,装在案角一个不怎么干净的碗中,端着往里头去。

他把碗推进牢房中,向着背对他的张先生喊道:“反正我吃不完,分你点儿。”随即转身回去,听见身后铁链拖动的脚步声,他嘴角微扬,可还没走远,就听见犯人喊他。

“等……等等!”声音嘶哑难听,还带着些发音的不习惯。

狱监不解,又往回走了两步,见张先生蓬头垢面捧着馒头闻,疑惑道:“怎么了?”

“毒……里面有毒。”

李知憬一行人来时,便见到不少人围在门口,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你是没瞧见,那老妪前一刻走路还踉跄,见狱监冲出来,抬腿就跑,速度快得就跟天上的鹰似的。”

“要不是狱监心善,分那见多识广的囚犯一口吃的,现下早就躺直了。”

“狱监在哪儿结的仇啊,这下手也忒狠了。”

青岚高声道:“太子殿下到。”

众人回身望,见正是李知憬,忙让开路,站成两列躬身行礼:“臣请殿下安。”

“诸位口中见多识广的囚犯可是恒王案中的张姓书生。”

正好狱丞也在,赶忙上前回话,将狱监饭菜中遭人下毒的事情道出,而原本送饭的老王头,已经惨死家中,周遭邻居从未见过他与旁人相交甚密。

“他这消息倒是快,杀手是来灭口的。”李知憬冷哼一声,撩开袍子,大步流星往关押张先生的牢房去。

张先生仍旧对着墙打坐,哪怕青岚喊了三遍太子殿下有话要问,他还是纹丝不动。

李知憬抬手,示意青岚歇会儿,只要张先生耳朵没聋,他说的话自然明白。

故事从吴哲年和天师的互通有无开始,直至讲到天师扮做道长,让吴家之子顶替郑府幼子一事,张先生还是一动不动。

“……说来吴家阿竹也是心狠手辣,道长给他正经身份,又抚养他长大,一身本领也毫无保留,筹谋多年,眼看时机成熟,再回长安,却连青城山都没能离开。”

“阿竹徒手扭断了他的脖子,这就算了,死后还给郑家幼子做陪葬。”瞥见张先生缓缓转过身,似是不敢置信,李知憬继续道:“想不到曾经受万人敬仰的天师,竟沦落在此地步,实在唏嘘。”

“胡言乱语!”张先生几乎是冲了过来,枯瘦如柴的手死死握着铁栏杆:“竖子!休得折辱我师弟,他明明是急病……对,急病……休想诈我!”

青岚从怀中取出一根玉簪,递给张先生:“此物你可眼熟?”

张先生紧皱眉头,好似在说这般普通之物,有何眼熟,可渐渐他瞧出些不对来,颤巍巍在玉簪一角抚过,指腹感觉到凹陷感后,眼睛犹如充血一般,吼得撕心裂肺。

狱丞带着人跑过来,他们也是头一次见张先生如此暴躁,生怕他伤到太子,可丁臣元挡住他们去路,“你们在外头等,这里有我。”

“狗贼,你们竟敢掘了他的墓!”张先生一把抢过玉簪,紧紧攥在手中,另一只手伸出铁栏外试图去抓李知憬。

“他哪里来的墓?不过几年光景,那棺材都烂了,可见阿竹有多恨他。”李知憬看了丁臣元一眼,后者拖来口木箱。

李知憬指着箱子道:“这就是你师弟的尸骨,他是怎么死的,你一看便知。”

上一篇:宰辅庭前雪 下一篇:长公主和离之后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