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夫人在种田(445)
元华有些着急,又叫了声:“皇上!”戚明远的病已经越来越重,她知道,这是因为儿子的事情,他怨恨上了自己。然而这事她又有什么办法呢,索性还有一个张大丫,她知道,这也是病急乱投医了。可
是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戚明远的心结慢慢打开一些。
然而,她却很快的就失望了。
“不是朕不应允姑母。”拓跋宏缓缓开口,声音飘荡在空无一人的金銮殿上空,有些虚无。”想必姑母也知道,当初救朕的人,乃是她的二妹,而朕也早已经纳她为妃。只是张大丫已经是李家妇,姑母执意要惩治李泾之,没道理放过其中一个儿媳。若是旁人
知道,朕又如何服众?”
元华讪讪道:“总是有办法的,不过是一个妇人。”
“除非,姑母有更好的理由。”
拓跋宏双目威严的看着她,有些狡黠:“或者说,姑母可以在朝堂之上亲自为她求情,那又另当别论了。”
自然不行!
元华深知此事之重,更别提她的身份,随便的一个举动,便能引起无数人的猜想。
她有些失望的望着上面的侄子,若是这个时候还不明白自己之前是被他刻意营造的样子欺骗了,那她也就真的是傻了。
“我知道了。”
元华一下子似乎是苍老了许多:“这件事,就按照皇上说的去办吧。”
她放要转身,却突然听到身后人的声音:
“姑母!”元华的心中瞬间腾起一股期冀,转头后,见拓跋宏淡淡道:“姑丈身患重疾,姑母里外忙碌,每日健康每况愈下,朕心中甚为痛哀。今日起,不若姑母就在家中好好养
着身子吧,朝堂之上,就不劳费心了。”
两人明明是面面相对,然而元华却瞬间觉得那位置好远。远的甚至,她几乎看不清楚侄儿的脸了。
许久,元华的喉头微微一动。
第351章 进山
天边还麻麻黑,某处的农舍便已经开始有了声响。
煤油灯里面升起了豆大的火点,渐渐的,莹莹的灯光照亮了整间屋子。
有人在门外喊道:“灵玉,该起来了。”
屋里的人忙不迭的回了声:“知道了。”
她麻利的穿好衣裳,嘘嘘索索后,吹灭了灯,从里面走了出来。
借着微弱的月光,外面的人瞧见了她的样子,不禁惊讶:“这么冷的天,你还把小燕带上啊。”
她扶了扶身后的竹篓子,里面她的小女儿正熟睡着。
“嗯,这进山没准要好几天,孩子还小,自己在家里我不放心。”
见她如此,门外的女子叹了口气,颇为同情的道:“那多给带着点,天寒地冻的,别再给冻着了。”
魏三娘点了点头。
没错,她就是半年前失踪的魏三娘。
那一日,她滚下马车之后,落入一个沟渠。原本以为自己必死无疑,没想到,命不该绝。天降大雨,雨水漫过了沟渠,将她弄醒。
她连忙低头,看着怀中的小女儿因为包裹严密毫发无伤。便咬紧了牙,抱着孩子一绝一拐,不敢再去大路,向着密林走去。腿上的剧痛,每走一步几乎都在刀尖上。然而,怀中的小女儿让她求生欲爆棚。就这样,魏三娘饿了就吃些浆果,渴了喝点河水。偶尔极了,便是水洼里面的泥水也
将就着来几口。
而鼓鼓囊囊的面前也被小女儿给吸干了――肚子里面没有粮食,她的口粮也开始稀少,终于,再小女儿一滴都咂不出来之后,扁着嘴嚎啕大哭。
说也奇怪,小孩子的哭声是这样的有力,声音穿透了密林,引来了救她的人。
这个庄子是避货的南人,再次已经很多年了。大家逐渐习惯了山林的生活,对于这个外来的女人,有一些的防备。却在看到她怀中的小婴儿时,卸下了一丝警惕。
魏三娘编了个借口,说自己的男人战死在沙场,她带着女儿来投奔亲人。没想到亲人却早已经离去,不知所去。
这个借口,打动了这些善良的人们。
庄子很多年已经没有外来人口了,正巧有一户老人于半年前离世。老人无儿无女,只留下了一间破败的窑洞。
她改名换姓,从前的名字是不能用了,甚至明玉都不能用。然而又不愿意彻底的跟过去割舍,索性谐音叫灵玉。
嫣儿也用这个办法,谐音小燕。
毕竟长公主权势滔天,若是听到到风吹草动,她和女儿就性命难保了。
就这样,她在这个地方逐渐养好了伤势,并且住了下来。”灵玉,现在这个季节,正是进山的好时候。汉子们都进山去围猎了,熊瞎子和老虎都猫冬呢。小点的恨不得见人就躲着,才不敢出来。咱利用这个时间,多挖点药材,来年的种子啊,盐巴啊,就都靠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