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执太子的掌心娇(39)
而方晏儒在谁也看不清的角落,像是劫后余生那般,松了咬得死紧的牙关。
同一时间堰都皇城,东宫。
垂落的画帘当去屏风那头隐约烛光,药香伴着轻咳声,有人从床榻中起身。
“殿下。”下一刻,暗卫的声音从阴影中传来。
一道清冷的声音淡淡道:“说。”
“回禀殿下,慕姑娘已经顺利从辅国公府撤出,现在是去往永安侯府的路上,一切顺利。”
那跪在灯烛暗影下的暗卫,想了想又补充道:“方家世子在签下和离书后,有对慕姑娘说,若慕姑娘身亡,就要从族中给她过继香火。”
烧着温暖地笼的东宫,刹那间冷了下来。
花鹤玉浑身寒气,慢悠悠踱步到窗前,他盯着外头沉沉雨夜,冷笑了声,用几乎只能自己听到的声音道:“我家时漪好福气还在后头呢,至于日后,那定当是儿孙满堂。
“下去吧,不惜任何代价,护送慕姑娘出堰都!”
黎明前,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
青帷小车犹如街巷里杀出的幽灵,冒着雨夜,最后悄无声息停在永安侯府后门。
“可是时漪回家了?”门内,有人轻轻开了一条缝隙问。
“婶娘,是我。”慕时漪深吸口气,急急跳下马车上前。
此时的她,眼角眉梢都带了一层薄薄水汽,那双手冷的有些吓人。
永安侯府二夫人崔氏,她连忙开门迎了上去,一叠声朝外道:“快,快些进来,外头风大雨大,家中都等你半宿了,却迟迟不见你来。”
“心肝啊,你若是再晚些,你二叔就要提刀去方家寻人了。”
慕时漪下压心里泛起的涟漪,声音问道:“二叔也从书院回来了?”
崔氏掩嘴笑了笑:“这么大的事,他能不回来吗?再说书院的事,哪有我们永安侯府最娇贵的掌心明珠重要。”
“你二叔说,就算拿命去拼,也要护着你在堰都的平安的。”
慕时漪握着崔氏的手:“婶娘我……”
“没事的。”崔氏打断慕时漪的话,拉着她的手,穿过层楼叠榭回廊曲折的永安侯府花园,指着夜色中的每一处庭院,感慨道,“你虽在堰都,你却因朝堂的枷锁,三年未曾归家。”
“依着你二叔的吩咐,家中无论是修剪花木,整理庭院,我们都按照你离家时的样子弄,就怕你日后回来觉得陌生。”
“可惜这夜里也瞧不得清楚。”崔氏有些遗憾,她紧紧握着慕时漪的手,“家中的人,无论大小都在花厅中等着了,离家之前总归是要再见一见的,毕竟日后……”
崔氏红了眼眶,极力忍着泪花:“我也不知,日后你何时能回。”
永安侯府慕家祠堂中,里头已满满当当站了近百亲族,这其中大多是女性,成年男子极少,因都去了苍梧边陲,要么活着、要么死了,就像崔氏死去的长子那般,至今连尸骨都未曾找到。
站在祠堂最里面的是永安侯府二爷,慕时漪父亲的弟弟慕重书,他一直在书院教书,不曾入朝为官,却也是慕家军师一般的人物。
慕时漪缓缓抬眼,望向祠堂墙上,那一排排祖先牌位,心中波澜肆起。慕家人刻在骨子里的血性,慕家的荣耀门楣,这些都是慕家无论男女老少,硬生生用命拼出来的东西。
慕家百年,不是到此为止,她要的是更进一步!
若实在不行,那就掀翻了这天地,拔地而起。
“二叔。”慕时漪声音晦涩,坚定道:“慕家不会输的!”
慕重书看着三年未见的侄女,他拍了拍慕时漪的肩头,声音平静:“离开吧,离开堰都,回到苍梧去,雏鹰终要归巢。”
“朝堂束缚不住你,慕家也不行,你不要有任何顾忌,想做什么都放心大胆的去,就像堰都这三年一般,妙春堂很好,暗堂也很好。”
这夜如打翻的墨砚,黑沉得连雨水都浇化不开。
慕时漪紧了紧身上的大氅,只带镰伯和山栀二人,青帷马车缓缓消失在黑沉暗色中。。
巨慕时漪离开,还不出半炷香时间,永安侯府门外便马蹄声彻响,有人高声嚷道:“我乃奉太后之命,捉拿反贼慕时漪!”
“慕家众人,若是抗旨不从,那就是连诛之罪!”
永安侯府禁军团团围住,满城肃杀之气。
堰都街道,青帷小车撕开氤氲雨幕,马声嘶鸣,身后无数刺客在和慕家暗卫厮杀,粘稠的空气里,是浓到几乎化不开的扑鼻血腥味。
出城的门就在眼前,似乎只要坚持片刻,就能毫不犹豫厮杀出去。
堰都城门百尺高墙,巍峨高耸,一连数日的暴雨,哪怕是官道也依旧泥泞难行,青帷马车犹如陷入深不见底的泥潭那般,已被无数黑衣杀手团团困住,暗中不知有多少人头涌动,相互厮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