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种田奋斗史(185)

作者:方瑜

想法被采纳了,杨稔很高兴。

陈如松思索着,“这次过去,房子收拾好后,我就买几套床被,左右如今咱们的东西也不会拿多少过去,那些房间也是空着,拿来挣银钱也是不错。”

“一日七十五文,十日七百五十文,二十日就有一两半,便是有一家住咱们也就不亏了。”便是最坏的结果,大家都不住,也就是多出了几张床的银钱,被子那些自家日后也能用。

“要是住满了,就能有十二两,这可真是太挣了,不如咱们在贡院附近买一间房子专门做这个,不,还是算了,会被定为商人的。”还没说完,陈如松就觉得不妥。

“难怪那些商贾宁愿入商籍自家不能科考也要当商人,原来这样挣钱。”经自家男人这一说,杨稔突然明白了。

陈如松也附和道:“是啊,读书人寒窗苦读十年都不一定有什么收获,但经商,若是运道好一两月家里就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还是读书好,那些商贾都得敬着秀才举人。”经商虽好,可还是不如科举。

“这确实,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最低。”陈如松很是赞同,不然自家也不会因着顾忌这个,少挣了不少银钱,若是不用顾忌,这会自家不说远了,在县城也算是殷实人家。

挣钱的法子想到了,只挣这一次,免得被看不惯的人给举发了。

将房子收拾好,各个房间都铺好床铺,父子俩的行李也拿到府城的房子,没多久,不过眨眼间就到了七月中旬。

陈如松踩着点回来,接着儿子以及另外两家一块去了府城。

到了府城后,他说道:“我家在府城有座房子,有多余的房间,可以按七十五文一间租给你们,不知你们两家是否需要?离贡院不远,院试当日也会送到贡院去。”

两家欣然同意,而听说这两家要租陈如松的房子,一同而来的几家也打算租,大家一个地方的,总是住一块的好,于是不用等第二次载客,府城的房子就住满了。

这真是意料之外的火爆。

解决了这个,陈如松心里也松了口气,第二趟载客,就只是单纯将他们载到府城挨着贡院的客栈便是。

第二趟载人送到府城,陈如松想着帮人帮到底,到了地方,就帮着这些行李多的书生拿东西下来,已有先下车的书生去订房了,停留多了一会他就发现,今年贡院附近的客栈价钱上涨了,如今是一百文一间,而前些日子则是九十文,比三年前贵上十文一间。

陈如松恍然大悟,难怪那些人那么爽快地要住下自家的房子,原来不只是想一块,还有价钱合适的原因,一日就少了十五文,十日一百五十文,住上二十日就便宜了三百文钱,不住才是傻的。

都是精的,不说那些人全都知道今年客栈的价钱,至少一半都是知道的,陈如松失笑。

也是这两年儿子没有院试,他也没去关注客栈,以为还是八十文,不过七十五文也不低了,挣得不少,房钱都收了,就不用太在意。

载完这一趟,陈如松就回到府城的房子住下,剩下几日就要开考了,他得给儿子准备一日三餐,让儿子能一心念书。

院子里陪着孩子来府城的房客见有灶台,也借了来给自家孩子补补,一时间灶台还紧俏起来,一日都能在厨房看到忙活的身影。

都是为了家里的读书人,陈如松体谅着,只要自己做一日三顿饭的时候不会被占,就不多收钱,柴火和油盐也让用,至于大米是不行的,人太多了。

很快,院试就开始了,陈如松既期待又忐忑地将儿子送进考场。

县城的杨稔这会也是心思复杂,不出意外,今日儿子就开考了,距离第一次院试已过了三年,不知儿子对于考试的流程是否还熟悉,能不能答出考卷的题目,杨稔想着,就有些心焦。

这还有个小的过几年也要参考,日后担心小景的这些时段,还得从壮壮身上再经历一番,这样想想杨稔更心焦了。

不过紧张是无用的,杨稔只好尽力调整心态,将心思放到别的地方上,比如说买田地,比如说什么挣钱又不入商籍的法子。

还有娘家她也得操心操心,等儿子考中秀才,自家就没那么紧绷了,她想想法子帮扶一下几个弟弟,一直当佃户总是不好,都是亲弟弟,如今自家虽供着两个读书人,但让几个弟弟好过一些只是小忙。

若是他们有自己的田地,每年就能给爹娘一部分粮食当做孝敬,这个她是不怀疑的,不管如何,弟弟们总是会孝顺爹娘的。

这样一来爹娘就能过得衣食无忧,若是儿子考中秀才,自家去府城后,娘家她就照顾不到,还得弟弟们照顾爹娘。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