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京梦闻录(527)
“嬷嬷?”凌萧微微一怔。
“唔,嗯?”钱嬷嬷颤巍巍地抬起头来,铅灰色的眼珠有些涣散。
“嬷嬷方才说了什么,晚辈未曾听清。”凌萧道。
“说什么……说什么……”钱嬷嬷又低下头去,默默嗫嚅了半晌,忽然又抬起头来,愣愣地看着他,用一种梦幻般的声音道,“春开了,雨落了,山腰上的那株海棠开得正好,你回来时记得折一枝给我。我要把它插在卧房的银瓶里,日日看着,就是睡梦中也能闻着香……”
“什么?”凌萧又是一怔,看着钱嬷嬷恍惚的眼神,忽然想起先前赵菁芜的话,猛地意识到那也许不是客套,钱嬷嬷年纪大了,头脑可能真的出了些问题。
“啊……哦……”钱嬷嬷又发出几声意义不明的声响,接着就像回魂似的,忽然又清醒了过来。
她抬起头望着凌萧,像是被他面上的表情吓了一跳,反问道:“哥儿这是怎么了?怎么这么看着阿嬷?”
“呃……”凌萧有些失语,想了一下,他还是决定不让钱嬷嬷心忧,微微一笑,道:“没什么,嬷嬷这是要带晚辈去何处?”
“去何处……”钱嬷嬷喃喃重复了一句。
就在凌萧以为她又开始神志不清的时候,她忽然笑了一下,面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欣喜以外的情绪。
“除了那个地方,老婆子还能去哪儿呢……”她讪讪苦笑道,“这府里又还有什么地方,是我这个疯老婆子能去的呢……”
闻言,凌萧不由想起方才门口处小厮婆子的碎嘴,大概这个地方是钱嬷嬷平日里常来的。
“哥儿啊,随嬷嬷来吧。”他正想着,钱嬷嬷叹了口气,又紧了紧他的手,引着他往前行去。
第357章
瑰园
主院与客院一般风格,都是廊桥曲折,移步易景,加上是开山所造,有些地方还保留着千年前的模样,的确是在别处看不到的风景。
前院有一片大水,里面一样种满了粉荷。后院的水面稍小些,荷花也少了许多,岸边的垂柳映在湖面,微风拂过,枝叶轻摇,无端有些清冷。
“二老爷和三老爷的院子都在前面……”钱嬷嬷道,“后院清净,大老爷在时就住在这儿。只不过如今他人在京城,这儿就空下来了。”
“四房的院子也在这儿,但十几年前四老爷闹着分家,后来没分成,他就自请搬出去开府另住了。”
“这两日他不知为何又回来,还死皮赖脸地住在府里不走。四房的院子空了这十几年,平日也没个人打理,早就破烂得不成样子,也不知道他是怎么住下去的……”
钱嬷嬷一路絮叨着,领着凌萧又拐了几个弯,二人越走越深,终于在角落里一间破败的小院前停了下来。
小院面积不大,从外面只能看到一座二层小楼。飞檐翘角,颇为精致,即便年久失修,也不难想见当年风姿。
凌萧将风灯往上照了照,只见院门上方一块石匾,上刻「瑰园」二字。这次倒不是古篆,想来是今人给取的名字。
钱嬷嬷哆哆嗦嗦地从腰间取下一把黄铜钥匙,插进锁孔,将门锁开了。
大门吱呀一声向内开启,她回过头来看着凌萧,道:“萧哥儿,到地方了,随阿嬷进来吧。”
凌萧点点头,伸手扶住她。钱嬷嬷忙一翻手,又将他的大掌握在手心。
这次的力道比方才更大,握得他的手都有些隐隐发痛了。但他没说什么,依旧任由她握着,随她一起进了院子。
小院从外面看着破败,没想到里面倒是颇为整齐。
庭院里只在中央有一条压实了的石板路,两旁皆是土地,想来以前也是载满花木的。
如今花木虽已凋零,但剩下的土面十分平整,也未生杂草,一看便知是有人时常清理。
二人行过短短一条青石板路,来到小楼的木门前。此处倒是没上锁,钱嬷嬷上前一推,扇门对开,里面隐隐飘出些久无人居的尘气来。
她拉着凌萧进去,熟门熟路地从门边的小几上取了个烛台过来,从怀中掏出火石点了。
昏黄的烛火亮起,凌萧打眼一瞧,只见室内陈设依旧,除了颜色稍褪,并无半寸灰尘。
这一路行来,他的左手都被钱嬷嬷大力握着。而他右手的割伤未愈,一路上只能用手臂夹着风灯,如今已经有些酸了。
他想将左手抽出来,把风灯放下。无奈钱嬷嬷没有半点松手的意思,他只能弯下身去,十分别扭地将风灯放在了方才放烛台的小几上。
钱嬷嬷注意到他的动作,回头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看小几上的风灯,没说什么,过来将扇门掩了,又将风灯吹熄,拉着他来到窗边,让他在矮榻上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