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鬓楚腰(132)
想到这里,江晚芙面上泛红,久久压不下去,始作俑者的陆则,倒是如和往常一样淡然,甚至表现得很“体贴”,等江晚芙缓过来了,才抬步走出屏风。
用过早膳,陆则便出了国公府。到了南午门外,下马车,离卯时还有一刻钟,南午门东西两侧掖门外,文官列东,武将列西,已经站了不少人。
卯时正,钟鼓司钟鸣三声,文武百官便从东西两侧掖门,依次入内,走了一段不短的御道,便到了崇德殿。
主持早朝的照旧是内阁首辅张元。他立于文官队列之首,手中执象牙笏,说话不快不慢,将近十日的朝政缓缓道来。
宣帝照例是没什么意见的,只道,“内阁商议就好。”说罢,环顾殿内,“若无别的事,今日就到这里吧。”
张元退回班列之中,垂首执象牙笏。
连他都没话说了,宣帝自然以为今日的早朝就到这里了,负责唱“退”的鸿胪寺官员刚准备开口,一个年迈的声音,打破了崇德殿内的寂静。
“微臣有奏!”
出列开口的是左都御史谢纪。宣帝一见开口的是他,顿时皱起了眉,但却没说什么。
能让皇帝这么讨厌,又连训斥一句都得忍着的,也就只有都察院的御史和言官了。这群人最是牙尖嘴利,且个个不怕死,还个个都是进士出身。尤以谢纪为首,固执己见,偏偏谢纪是先帝提拔的,宣帝还不好动他。
没人开口,谢纪却是毫不在意,当即洋洋洒洒一长串话。
“臣参銮仪卫指挥使胡庸,越职弄权,干涉三司,坏祖宗百年只之基业……”
谢纪是正正经经的进士出身,言辞不饰,却句句尖锐,以胡庸抓捕刑部尚书周桓为例,指责銮仪卫不该插手刑狱之事,名义上是为了查案,实际上就是为了构陷罪名,陷害忠良,排除异己。骂的虽是胡庸,连带着宠信胡庸的宣帝,也没落得什么好,得了句“长此以往,奸佞弄权,祖宗基业,毁于一旦,还请圣人自省”。
宣帝一贯算得上好脾气,被这么指着鼻子骂,也沉了脸。
崇德殿内,一片死寂,文官之首的首辅张元,却是垂眼执笏,眼观鼻,鼻观口,不置一词。
直到被弹劾的銮仪卫指挥使胡庸出列开口,一句“微臣有奏”,打破大殿的寂静,张元才无声叹了口气。
第57章 (捉虫)
早朝后,长春宫暖侧殿里,陆则闭目坐着,內侍匆匆进来,殷勤道,“世子,陛下宣您入殿觐见。”
陆则颔首,起身理了理官袍,踏出门槛。
今日是个晴天,早朝散后,旭日初升,举目望去,重檐黄瓦,红墙雁楼,庑殿顶的皑皑白雪初融,雪水顺着屋檐瓦道滴落。天很冷,倒是没有风。
到了暖阁外,恰好碰见从里面出来的首辅张元。
方才在朝堂之上,谢纪忽的发难,矛头直指胡庸,都察院众人自是陆续跪下,言官也跟着上,一副要死谏的阵仗,不少官员也有动容,唯有张元,身为首辅,从头到尾,一言不发。
后胡庸出面,将刑部尚书周桓当年伪造证据一事爆出,顷刻间又引得朝堂上下震动,谢纪的弹劾,本就是以胡庸陷害忠良为引,眼下周桓身为刑部尚书,捏造伪证,自然算不上忠良,弹劾自然站不住脚,也就不了了之了。
如今回头看,着实像场闹剧。
……
陆则神色淡淡,拱手,“张大人。”
张元自是不敢轻视陆则。二人官衔高低有差,但陆则背后是卫国公府和永嘉长公主,且自己也是骁勇善战,日后便是第二个卫国公,大梁上下都知道,谁都可以得罪,甚至朝堂上骂骂咧咧几句,都无妨,但唯独卫国公府,是分毫动不得的。
他也颔首回礼,“世子。”
二人不属同一派系,素日也没什么交往,也只寒暄一二句,并无其他话。御前太监高长海出来,先朝二人行过礼,才转向陆则,抬手朝内,恭敬示意道,“世子,陛下宣您入殿。”
陆则颔首,拱手同张元告辞,入了暖阁。
宣帝见他,倒是十分温和,待他如自家子侄,道,“坐。”
陆则行过礼,起身谢恩,才撩开官袍坐下。
宣帝细细打量他,片刻后笑道,“瞧着倒是比以前还沉稳了。成了婚,是不是同以前大不一样了?”
陆则略思忖片刻,颔首道,“是不大一样。”
宣帝听得哈哈大笑,半晌才停下,摇头道,“你倒是实诚。古人言,成家立业。成家在前,立业在后,如今你喜得新妇,日后可就要好好替朕办差了。朕对你委以重任,你可不许同你母亲叫苦了!”
陆则颔首应下,“臣愿为陛下分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