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平年少(118)
“知道了。”他已听见自己说:“你回去吧。”
宝珠回到西苑时,戏还没散。太后与乔太妃说笑间,随意瞥了她一眼,诧异道:“怎么脸色这么难看,别是中暑了吧?”
宝珠勉强笑着摇摇头,说不碍事,太后到底让杏儿陪着她,往一边茶水房里歇会儿。
她大约没有离开太久,故而太后丝毫不曾察觉。然而宝珠自己却觉得,她好像一路不停地走了几个昼夜,不知道来路,也没有去处。
皇帝是什么意思,她猜不透。
直到六月十五,望日大朝上,皇帝加封了一众勋爵——太'祖时候封王拜侯的不少,许多草莽豪杰因为立下了赫赫战功,“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定'国'安'邦后,又因为种种缘故,未得善终。
皇帝此番施恩的,既有旧臣遗孤,亦有外戚新贵,可谓一着一筹,皆有深意。
在朝为官的哪一个不是七窍玲珑行,耳中听着宣旨,心里就飞快地琢磨开了。
只有一个人,诸位大人再绞尽脑汁,也想不明白他哪来这般运道。
宝珠原不知道这些,不过依稀听闻皇帝于麟德殿赐宴。太后却特意叫了她去,指着一套鹅黄绣兰草的衣裙,让她换上后随徐姑姑往前头走一趟。
宝珠一时糊里糊涂的,面前两人看着都不预备告诉她缘故,徐姑姑犹笑得颇有玄机:“姑娘信不过别个,还信不过我吗?”
她们当然不会存着害她的心。可宝珠一路被徐姑姑拉着走,内里总有种不踏实的感觉。
待跨过一道小门,眼前便是间灯火煌煌的宫室。她们被一道九扇黄底绣屏挡住了视线。
宝珠才要开口,徐姑姑已经比了个噤声的手势,示意她往绣屏外面看。
她突地觉得那绣屏上端的镂花异常繁密伤眼,她不情愿看。
有轻声的谈笑传来,夹杂着颂圣词句。她已然猜得身在何处,心里却是木木的。
高居殿中最上首的人目光投来一瞬,旋即又收回了。宝珠虽低着头,但没有错过这刹那的停驻。
她真没料想过,皇帝会这样为她安排。
徐姑姑多番暗示,她终于抬眼望了过去。
他挑中的,自然是好的。她这样对自己说,是因为众多仿佛的面孔中,实在辨不出她们要她看的是谁。
七月换庚贴的时候,宝珠知道,这就是定下了。
那回相看返来,太后与徐姑姑私下谈起,徐姑姑说宝珠臊得厉害,当时也就罢了。如今不一样,总不能因为姑娘家脸皮薄,连婆家是什么样的心里都没本谱。
夫家姓傅。上辈儿的傅公曾是燕朝时守内城门的小吏。太'祖皇帝攻来的时候,傅公深感此乃明主救世、天命所归,遂大开城门,领着未出逃的百姓们跪拜相迎,齐呼“万岁”。
太'祖一时龙心大悦,金口玉言,封其为靖宁侯。
傅公一朝发迹,也不见他飘然忘乎所以,不过从南城迁到离禁宫更近的西城,新宅是太'祖皇帝御赐的,奴仆也是现成的。
此外更不曾纳小,守着结发老妻,日子还跟从前一样过,无非是天下太平了,过着更安生些而已。
膝下拢共只一儿一女,长子今年才及弱冠,幼'女是老来得的,刚满九岁。
“…说是个俊秀斯文的孩子。脾性也好,诗才也好,若不是袭了爵,走科举的路子都使得。”太后随手关上红宝匣子:“这些太碎,留着将来赏人吧。自己头面上戴的,要好的。”
原本到了傅横舟这一代,爵位是要降等的,他自己不过还领着个朝请郎的散官头衔,是皇帝决意将他定给宝珠后,方又将他封回靖宁侯,领四品正议大夫衔儿,一气升了三品六等。
宝珠进了门,不日必然也要有诰封,自立门户,哪一桩哪一件离得了钱财?
起初皇帝来同她商议,说在朝的无论文官武将,仕途难保没有起落,若当真犯了十恶不赦的大罪,还能碍着宝珠不处置不成?到底勋贵之家稳当些,又在眼跟前,不至于受了委屈都无处诉苦。
他说得再合情合理,太后也疑心他没这么轻易想通,指不定要作怪。
然则傅家看来看去,确乎最为合适。老辈儿里没有乱七八糟的妾室通房,如今府中就少了许多勾心斗角,日子清净。宝珠毕竟在她身边这么多年,自己怎会不愿她好?
备了六十四抬嫁妆,珠宝衣料、玻璃瓷器、古玩药材…抬抬满满当当,手都插不进去;两架拔步床、十二间铺子,只田地少些,唯有京郊的两处庄子。
便是太后亲生的二公主、六公主,当年出门子时,也没有这样的手笔。一则是国库充盈了,民间娶嫁风气也不同于十几年前;二则,太后总防备着皇帝,不能叫他挑了疏漏,又借机做下什么令人侧目的事来。